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老吴传 » 第37章 眉山

第37章 眉山

    “世人因徐家而知我,却因她而知眉山虞氏。”这是徐超两年前对虞安安的评价。

    当时的虞安安,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眉山虞氏此前遭逢大难,家主糟人暗算,修行出了茬子,瘫痪在床,周围的世家便露出了隐藏在暗中的獠牙,都想来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虞氏是小世家,祖上或许有过圣人,但传至这一代时,只有虞安安的父亲,虞家家主踏入了仙境,可是此时却不省人事。

    虞安安修行颇有天赋,长得也十分标致,是虞家的掌上明珠,只是之前不显山露水,无人在意这个丫头。如今家族遭逢大难,眉山其他的家族群狼环伺。家族存亡之际,虞安安强行破境,身劫、魂劫、心劫三劫齐渡,跻身半步仙人境后,逆境伐上,斩了意欲分羹的三家仙人境的家主,杀的眉山血流成河。主谋的王家更是被虞安安血洗满门。

    赤练仙子之名,也由此而来。

    只是虞安安没想到,眉山的王家竟是金陵王家的远亲。金陵王家一门四圣同堂,更是世家之首。如今前来问责,纵使虞安安后来破了仙境,也扛不住王家传来的压力。而且虞安安破境太快,破境之后也未稳固境界,便就伤了根基,落下病根。所以九俊之中,她虽然突破的最早,名次却在最后。

    关键之时,徐超代表徐家出面,保住了虞氏。眉山距离徐家较近,金陵的王家不好插手,看在徐家的面子便就作罢。

    于是虞安安接任虞氏的家主,眉山也就虞氏一家独大了。

    徐家保住了眉山虞氏祖上的基业,虞安安身上也自然打上了徐家的标签。如今徐超以一株能医治虞父的仙草为聘礼,让虞安安和老吴结为婚姻,虞安安无法拒绝,也拒绝不了。

    她是虞家的家主,不再是小女孩了。

    虞安安答应了婚约,于是送来红笺一封: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共盟鸳蝶,此证。

    女:虞安安

    男方姓名空着。

    徐超让老吴把姓名写上。名字上连接着魂力,一旦写下,婚书便只认此人。

    虞安安的名字魂力盎然,她显然没打算弄虚作假,她也不能阴奉阳违。

    老吴不由得替虞安安感到心酸。

    但老吴写名字写得很畅快。财侣法地他四样全无,娶了虞安安就能得到三样。虽说眉山虞氏不是什么大族,却也是世家。徐超显然是帮他把养老的地方都找好了,他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一娶,就少奋斗了六十年呐。”老吴感慨万千。

    “只是世子为质这件事不好处理,京师好进不好出啊。”

    感受到自己的神识已经与婚书联结,老吴便收起了这些书信。徐超身为世子,为他谋这样一个好去处,估计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这三年与徐超的见面逐渐减少,可老吴心底依旧惦记着那一份患难之情。

    对于虞安安来说,老吴觉得自己也是个好选择。如果虞氏选择与大家族的公子联姻,得罪徐超不说,虞氏的基业更不一定能保住。老吴无家无业,虽说娶了虞安安后大概会待在眉山,但虞家依旧掌握在虞安安手里。至于虞安安的幸福,微末的出身注定她不能随心所欲。她若真想跨越世家之间的鸿沟,实力还远远不够,以后或许可能,但现在绝无可能。

    将书信收起,老吴又取出陆璃所赠的五三看了看。这些剑宗的教案之上,不仅有剑宗对于剑一到剑九的理解,还有着陆璃的批注。就比如在剑一章节的空白处,就有着陆璃工整清秀的笔记:论九死不悔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区别……

    老吴看着看着,颇感困意,总感觉是因为之前脱力导致的精神不佳。

    老吴在识海中演练了几下剑一,就被推门声打破了这种状态,抬头一看,曹文行色匆匆地走进来,对老吴说:“一群僧人正在接走吕素素,吕府上下有一种诡异的平静,看得我毛骨悚然。”

    “怎么这么快?不是说一旬左右才会将吕素素送去做佛女吗?”老吴大惊。

    “不知道,我只是在吕府外面打探,就感觉天地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可是现实中空无一人。而且吕府之中僧人来来往往,却鸦雀无声,极其诡异。”曹文的叙述中仍带着后怕,那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修行越高的修士,他的五感就越准确,模模糊糊就能感觉到福祸利弊。曹文化神中期的修为,刚才说的一番话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那些僧人把吕素素接走了吗?”

    “我离开时还没有。”曹文答到。

    老吴不知道那种诡异的感觉是什么,竟能把曹文震慑成这个样子,直接说道:“把陆璃陆仙子叫上,我们一起去看看。听你这么描述,感觉邪祟将出。”

    曹文呼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老吴直接走到房外,在陆璃的房间门口停下,敲了敲房门,事情紧急,老吴直接喊道:“城南吕府疑有邪祟,仙子道行高深,可否请仙子一观?”

    不久,深红的木门“嘎吱”一声推开,陆璃抱剑直接走出,道:“既有邪祟作乱,直接走吧,赶路要紧,邪祟之事路上细说。”

    老吴看着陆璃,澄澈的杏眸带着行事的干练,灰色的麻衣掩盖不了步履的匆匆,一时有些愣神。

    老吴原以为要好好解释一番才能请出陆璃,她毕竟是剑宗的嫡传,身份地位以及实力与徐家的世子差别无二。

    陆璃回头道:“无需多想,除妖降魔本就是修士本分。邪祟作乱,当然解决得越快越好。”

    老吴叫上曹文,三人直奔城南。城中不好御剑,三人又怕打草惊蛇,曹文便掐了个风行的术法,城中的人家只感觉上空一阵疾风,便又是天朗气清。

    荆门小城,三人从县衙到吕府只用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陆璃一马当先站在前方,看着吕府的牌匾。

    老吴问道:“陆仙子可看出有何异常?望气可能看出端倪?”

    “叫我陆璃便好。”陆璃仔细打量着四周,缓缓说道:“另外,我只是个剑修,并不会寻灵望气。”

    老吴傻眼,陆璃的言下之意,无非是她除了打架什么都不会。曹文若是能找到祸源,也不至于觉得诡异。

    “我凭感觉找一找吧。”陆璃似乎有些惭愧,小声说道。

    那您还来得这么积极?老吴顿时哑口无言。陆璃正在用神识排查吕府外围,看着她认真的模样,老吴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陆璃是渡过了三劫的大修士,眼界自然比自己这个小小元婴高了许多,或许能看出些什么端倪。

    “真是个直率的姑娘。”老吴心里想。

    四周寂静得吓人,老吴仔细听去,鸟声、虫声、风声、树叶声都停了下来,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自己的心跳与呼吸声。

    “呼”,曹文呼出一口气,小声说道:“之前我来探查时便是这样,直到跑到县衙附近才又听到了其他声音。”

    老吴看向陆璃,修士的目力极强,她正盯着一只树梢上的麻雀,那只麻雀也在盯着她看,圆乎乎的小脑袋左右摇晃,黑漆漆的小眼珠里能倒映出她的影子。

    就是没有声音。

    老吴突然回头,看向三人来时的路。晴空万里,阳光洒在石板石阶上,和煦的风无声无息,带不来一丝暖意,反而让人心寒。

    “我能感觉到,它似乎正在看着我们。”陆璃说着平平无奇的话,却引来了老吴和曹文的寒颤。

    “这种情况我也没遇到过。以前碰到的邪祟,无非阴气、戾气、血气、妖气,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那股子恶心的臭味,让人神魂不适。这次的情况,妖气很淡,府内那些僧人身上沾着死物的尸味,却又是活人。诡异的环境,又有点像修士的心劫。”

    陆璃的声音很严肃,又带着不容质疑的肯定。老吴问道:“邪祟还有味道?”

    “就是那种冥冥中的感觉。”陆璃回头看向老吴,自信说道:“下山以来我都是一人独行,也不会那些各种各样的术法,碰到匿迹的妖魔就凭感觉去找,到现在还未失手过。”

    老吴不再言语。过了一会,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老吴问道:“要不去请刘县令,让他用县印排查?”

    “不妥”,曹文摇了摇头,“县印不可轻动,用县印排查对于一县的气运消耗颇大,后续若真有妖魔现世,反而会酿成大祸。”

    “等着看吧。他们送吕素素走的时候,我们就跟着,肯定有妖魔会和他们接头的。”

    三人在吕府外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直到听见吕府内一声响亮的佛号,四个膀大腰圆的僧人缓缓走出,抬着一座金黄色的佛龛。透过佛龛四周摆动的纱帐,老吴似乎看见其中端坐着一名女子,佛衣释袍,虽有三千烦恼丝,却现出了几分宝相端庄。

    老吴认得那是吕素素,只是神情并不像自然流露。毕竟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哪有天生的佛尼胚子。

    三人屏息凝神,尾随明心寺一众出了城。虽说换了地方,可周围依旧静的可怕。

    “修佛者光明厚重,可这几个人总有那么一丝僵硬,有一种晦涩的感觉。”陆璃观察了许久,说道,“反而像行尸。”

    曹文摇了摇头:“阳气做不得假。”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妖魔到底是什么目的,一定要吕素素来做这个佛女。”老吴说道:“当前尾随为妙,不宜打草惊蛇。”

    就这样走了约莫三十里,周围的天色也黑了下来,老吴一行人更是与明心寺擦肩而过。明明是明心寺的僧人,却向着更深处的荒郊野岭走去,众人提剑,确定是妖魔作祟无疑。

    月黑风高,野外更是草木丛生,只见那一众僧人左转右拐,竟在一处空地消失不见。三人急忙赶去,陆璃仔细感知了一下周围气息流动,道:“这里藏有一片空间。”

    异度空间有大有小,老吴此前在徐家,也听说过徐家有一片人为开拓的空间,广袤无垠,称做小东海,到了仙人境的徐家人方可在其中拥有自己的一方洞府。眼前的这片空间并不厚重,说明内部并不是太大,只是三人对其中并不熟悉,对藏身其中的魔头也一无所知。

    正当老吴和曹文沉默之际,陆璃走出,道:“我先进去看看,若无危险就出来叫你们。”老吴想要跟着陆璃一起进去一探究竟,陆璃却否定道:“我只看一眼,随即出来叫你们。”老吴便也作罢。

    陆璃前进三步,身形便彻底消失。约莫半柱香后,陆璃的身形又显现出来,道:“空间内阴森莫测,看路径延伸的方向应当是明心寺地底。吕姑娘已不见踪影,但想必应当在地底尽头。”

    三人议定前行,陆璃仗剑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