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首辅娇妻重生后 » 第119章花名册

第119章花名册

    正值春日,外面春意嫣然。

    外祖嫌弃马车慢,既没骑马快也没骑马惬意。

    几位哥哥在外祖的带领下,俱是骑马的好手。

    因而,丁老将军把最小的夏思蝉带在他的马匹上,领着他们兄妹四人打马去了季家镇的庙会玩耍。

    庙会里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的人群。

    丁老将军深怕孩子们走丢,被拍花子拍去。叮嘱夏思文跟夏思威紧跟着他,随后,他一手抱着夏思蝉,一手拉着夏思宇的小手行走在人如潮水的大街上。

    大街上有卖艺耍杂耍的,夏思蝉被高大魁梧的外祖抱着,能看得很远的喷着火球的艺人,还有小猴子玩杂技等等。

    更不说,无数的卖各种小吃食的,卖小玩意的,叫夏思蝉看花了眼。

    当夏思蝉吃圆了小肚子,手中抓着各色小玩意时,一眼便看中一个眉开眼笑的弥勒佛,嚷着叫外祖过去买给她。

    只是,等到他们祖孙几个挤到摊子跟前时,那尊弥勒佛刚被一个小男儿买去。

    丁老将军在夏思蝉瘪着小嘴,红着眼眶下,哄着她道:“乖宝儿,看,这寿星老爷爷手捧仙桃多好呀!”于是丁老将军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下来给夏思蝉。

    这尊一尺大小的玉制寿星,别看玉质差,做工还算不错。

    夏思蝉到手后也只是新奇几日,便丢到脑后。

    不知道怎么就放到盒子里随着嫁妆一起带到魏府里来。

    夏思蝉眼眸一亮,指了指刚被孙嬷嬷打开的榆木盒子道:“嘿嘿,就它了。”

    “啊?”

    孙嬷嬷惊诧道:“小姐,这件礼物会不会太轻了些?”

    夏思蝉微微一笑道:“这件礼物我看不错,您看啊,是寿星呢!老太太过寿嘛,送寿星给她不是正好?您老给它重新找一只像样的盒子就行。”

    夏思蝉记得上辈子老太太过寿,像魏心锦这些孙辈们不是送她亲手绣的绣屏,便是手抄的佛经。

    有哪个跟她一样呆,花费不菲的银子去献好?

    话说,她们那些绣活跟手抄佛经都不值几两银子。她的这尊寿星好歹还花费几十辆银子买的。

    嘿嘿,就这么定了。

    夏思蝉说完,便拍拍手上的灰尘,举步离开。

    ······

    朱嬷嬷在老太太交代她弄花名册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心中打定着一定要给孙少爷纳进妾室的心事,把京城里二三流待嫁女子几乎弄全。

    不然,也对不住她挨了一顿板子!

    朱嬷嬷十几岁就跟在老太太身边,平素威风惯了,正常都是她替老太太惩治下人,甚至不听话的主子都是她亲自送到祠堂受罚。

    什么时候吃过此等瘪子,受过此等委屈?

    她把这次受罚的愁几乎全记恨在夏思蝉身上!

    这人也是奇怪,她不记恨罚她的人,却把恨记在不搭界的人身上。

    她这是不敢记恨强者,只能柿子挑软的捏。

    话说,给孙少爷纳妾,心中最膈应的就是夏思蝉。

    因而,她可劲的把适年的女子搜罗全。

    老太太担心全部都是适年的女子进府来,肯定会引起长儿媳关注。

    想她魏老太也不是没脑子的人,知道如此兴师动众的邀请年轻姑娘进来,肯定会被长房看出端倪来的。

    唯一的办法便是放话出去,说是借机给家里的孙女们相看人家。

    只是,家里适年的孙女难找几个。

    急得老太太拍桌问刘嬷嬷道:“你说这可怎么办?”

    老太太烦恼,她是打定了主意不叫长房听到风声的。

    再说,丞相府的门第于那些人来说,可都是不敢想的。若是为攀高枝儿折腾些幺蛾子坏了事儿,她还怎么给孙子找小妾室?

    呃?

    有了,曹妍妍也有十五岁了,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

    她虽说不是正经的魏家人,滥竽充数也行。

    再有,二房的孙女魏心锦今年也有十三岁,议亲也不算早吧。

    三房魏心柔比魏心锦小一岁,勉强算得上吧。

    凑凑数也算有三个,可以了,

    这样子一来,可以邀请适年的世家子弟前来,便不能引得长房的关注了。

    老太太想到她的娘家,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娘家那边姑娘也都大了,嫁人的嫁人,剩下的都是小子。想不露风声叫姑娘们来相看,可不好办呐!”老太太眉头打结。

    要是娘家有合适的给孙子做妾,会跟她一条心,到时,更好拿捏。

    往后,这个家后院不还是她说了算?

    只是,娘家的身份太低,庶女不行,只能看看有没有拿得出的嫡女。

    刘嬷嬷也知道难,她沉吟片刻,小心建议道:“不若你找二房媳妇说说。”

    老太太一想也是,她倒是把刘家给忘了。

    刘家虽说门第不及,却是百年书香传家。刘老爷子曾为当世大儒,最是讲究为身为读书人的高洁。如此,人情往来便不若勋贵看重门第,具是看学问品行。叫刘家找合适的女子倒是不错得很。

    因而着人去了翠绿苑,喊来刘氏相商,刘氏一听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她娘家恰好有适龄的姑娘啊,魏家现今位高权重,侄子不仅位至丞相且是仅次于范首辅之位的次辅。

    未来不好说,说不定用不了多日,便是梁国最具权威的首辅大人。

    她好回去跟母亲说说,就是她刘家的姑娘给魏子骞做了妾也是可以的。

    再说,她娘家的姑娘成了魏子骞的房中人,说不定会取代不受宠的夏氏之位,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因而,回娘家找俩个聪明会来事的侄女才是。

    到时,还担心中馈不乖乖落到娘家姑娘手中。

    自己得到的好处肯定是不会少了的。

    刘氏如今因为三房何氏的事,连累她失去大半分的管家全,收入较之前是一落千丈。

    有这等好事,她怎么不答应?这么一想,她更听了婆婆的打算。

    于是,刘氏立即便吩咐人套马,当日下午便回了趟娘家,跟娘亲还有几位嫂嫂相商。

    刘氏的母亲章氏听到女儿回来一说,顿时就叫三个儿媳去把各房能拿的出手的嫡女顺了一遍,找出其中几个佼佼者,待魏府老太太生辰宴时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