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首辅娇妻重生后 » 第137章老实的杨氏

第137章老实的杨氏

    马大夫哪有不知道丁氏喊他来给小姐把脉的心思?

    不用说,肯定是事关子嗣的事啰。

    果然,丁氏跟夏思蝉母女俩听到马大夫的话,俱展颜一笑。放下心来。

    机灵的小丫鬟送来笔墨,伺候马大夫写药方子。

    旋即,马大夫刷刷几声便写好了药方子,递给身旁的杨嬷嬷道:“一会儿跟着我去药铺抓药。”

    “好好。”杨嬷嬷也把紧吊着心放松下来。

    话说,杨嬷嬷虽不是夏思蝉的奶嬷嬷,也是从小抱着她,看着她长大的。对待她也是疼爱之极。

    “不用杨嬷嬷再跑一趟,横竖我也要回去。”夏思蝉对着杨嬷嬷展颜一笑道:“杨嬷嬷,把药方子给侍菊就是。”

    “好呀,侍菊,把药方子收好,记得去取药时,尊医嘱。”杨嬷嬷一边把药方子递给侍菊,一边叮嘱道。

    “杨嬷嬷放心,侍菊记住了。”侍菊接过杨嬷嬷手里的药方子,放在袖袋里。

    “夫人,要是没什麽事,在下告退。”马大夫收拾好药箱,转身对着丁氏拱手道。

    丁氏见女儿身体无恙,放下心来,点颌道:“嗯,杨嬷嬷送马大夫。”

    杨嬷嬷把马大夫送出门去,从荷包里掏出块碎银塞给马大夫:“马大夫辛苦了。”

    “嗨嗨,主子家的事,谈何辛苦?是应该的。”马大夫客气地说道,随手把那块碎银塞到袖袋里,拎起药箱举步跨出门槛,往外走去。

    “娘,女儿先回去,过几日再来看您。”

    “好好,宝儿下次来,先着人过来说一声,娘好早做准备你喜爱的菱粉糕还有胭脂鹅脯。”丁氏叮嘱道。

    菱粉糕是由菱角粉和糯米粉蒸制而成,颜色洁白,甜度适中,口感软滑,因皮面上撒了少许桂花,吃起来还有几分桂花的香气。

    夏思蝉打小就爱这一口,因而,每逢到了收获菱角的季节,都会叫城外的农庄时不时的送来自家荷塘里新摘的菱角,着人褪去壳,再晒干了收起来留着做菱粉糕。

    胭脂鹅脯则是在汤汁里头添了红曲,鹅脯的色泽红浓明亮,看着像胭脂般叫人嘴馋。

    “好呀,下次叫卢桃先过来跟娘亲回话,嘻嘻,娘亲记住做女儿爱吃的菜哦!”夏思蝉跟丁氏眨眨眼,调皮地说道。

    正当夏思蝉跟娘亲说话间,一阵脚步声从院外传进来,隐约还听见嚎哭声。

    母女俩惊讶地朝外看去,抬首便见杨氏不顾形象地一路嚎哭着跑过来,走到丁氏面前拉住她的袖摆哭哭啼啼道:“婆婆,儿媳求您了快叫公公去救救夫君吧!”

    母女俩猝不防及被杨氏这么一哭嚎,顿时懵住了……

    个什么回事?

    原本夏思文去许州叮嘱过妻子杨氏莫要跟声张,杨氏也听从相公的吩咐,对谁都没提。

    前儿杨氏因不小心把头上的簪子掉地上跌断了,送去街上的首饰铺子修补,今儿她身边的大丫鬟翠喜,替她去街上首饰铺子取修补的簪子。

    翠喜在首饰铺子里听见俩个前来买首饰的夫人唠嗑,其中说道:“这次的许州涝灾严重,唉,我家夫婿随着赈灾物资去许州,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另一位夫人道:“据说,要不是新任知府亲临受灾地区组织赈灾,更是不可想象……”

    “哎,水灾过后,便是瘟疫啊!”

    “是啊,好担心我家夫君……”

    翠喜一听,取了修补好的簪子便急急回来,跟杨氏这么一说。

    那还得了?

    原本想着夫婿去许州是为了以后能回京升官,不用说,对姑爷心存感激之情。

    哪成想,姑爷这是把夫婿往鬼门关里送啊!

    哦,好事轮不到她家相公,明知有灾情发生的危险地区叫夫婿去做什么劳什子知府?且险境重重,这算哪门子的亲戚?

    杨氏见到夏思蝉,头脑发热,冲口就把心中的怨恨说了出来:“唔唔,奴家相公真冤啊!待在京中好好的,被姑爷给骗去许州……想他位高权重,若是想相帮相公升职,何须送那么远的地方去?”

    杨氏哭嚎着,便要往夏思蝉身上倒去。

    “杨氏!”丁氏厉喝一声。

    她刚刚听见儿媳这一说,顿时像失了魂魄,许州不仅有儿子还有老父亲在那儿啊!

    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叫她往后可怎么活呀?

    只是,护短的她又不愿女儿受委屈,这才强撑着身子,打起精神,呵斥儿媳一声。

    杨嬷嬷见到夫人惊愕下身子晃动,忙上前一步扶住她,跟小丫鬟红梅一起把她护坐到圈椅上,一边帮着丁氏顺着背脊,一边打眼色给红梅,去倒碗温水来给夫人喝。

    夏思蝉懵住了,这情景莫名的跟上世重合起来。

    上辈子哥哥被人诬陷,拘在刑部大牢里,魏子骞又远在南疆。

    府中唯一能帮上忙的郡主婆婆又身在娘家琮王府多日未归,夏思蝉心急如焚,求救无门!

    待到魏子骞回京时,不但带着二哥的尸身回来,大哥也被砍头……

    那时候的杨氏就是如此嚎哭着指责她,夏思蝉无能为力地愧疚跟心如刀割。

    在老太太手中磋磨下心灰意冷加上亲人冤死,这才导致她被送到临山家庙后,身体急速溃败下去,扛不住饥寒交迫,死在魏子骞接她的那日……

    因而,出于上辈子对杨氏的愧疚,夏思蝉不但没恼,还弯腰扶住杨氏的身子,好言相慰:“大嫂,你先起来,放心,大哥吉人天相,定会无碍的。”

    侍菊被杨氏像泼妇的行为弄得惊呆住,回过神来跟夏思蝉一起扶她起身。

    “唔唔,他小姑,算大嫂求你,你去跟姑爷说,咱不求升官发财,只求平安顺遂。求姑爷把相公给调回来吧!”杨氏说完,竟是又要朝夏思蝉跪下。

    夏思蝉跟侍菊再次把杨氏扶起来,搀到圈椅上坐下。夏思蝉伸手也帮着杨氏轻抚脊背,一边给她顺着气,安抚着,一边答应道;“好的,行行!大嫂放心,待相公回来我就跟他说。”

    杨氏听到夏思蝉这么一说,从椅子上惊起:“什么?他怎么可能不在京中?你不会是在敷衍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