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首辅娇妻重生后 » 第330章毛遂自荐

第330章毛遂自荐

    自古以来难得有几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今年不是南方暴雨成灾,便是北方干旱,土地龟裂。

    要么就是蝗虫来袭

    总的来说就是有了天灾后,田里颗粒无收。

    最终导致老百姓饥寒交迫,卖儿鬻女。

    活下来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不仅如此,还导致瘟疫流行。

    一般,小的灾情地方自己可以处理,开府库的粮食赈灾。

    遇到的大的灾情就需要上报朝廷,朝廷根据情况从国库调拨粮食银子到地方去赈灾,如果离朝廷太远或者国库的粮食不够,就会让附近的几个州调拨粮食过去。

    最重要的就是派得力的人去赈灾,一般粮食从户部出去恐怕就会被贪污,比如皇帝说调拨一百万担粮食和一百万两银子,刚出户部就剩八十万了

    到了地方再贪一点,最后到百姓手里就所剩无几了。

    比如遇到洪水,百姓房子没了,就需要给百姓盖房子,还有田里庄稼的种子。

    大灾就会有疾病流行,还要给百姓治病。这些都用钱。所以赈灾要粮食也要钱。

    最主要的还是要一个有能力的清官去赈灾才行。

    江南宁州这几日气候反常,夏天日头出的早,往常这时候天色已然大亮,现下是天空阴沉沉的,厚厚的云层沉重地压在头顶,迫得人喘不过气来。

    一阵燥热的大风携着尘砂刮过,给天空罩上一层浅黄的沙雾,便听急促的雨声由远及近,转眼豆大的雨点就泼了下来。轰隆隆的雷声中,雨点急急地砸在屋瓦上,冰雹似的咚咚响,雨如瓢泼,一瞬间就把庭院淹没了。

    暴雨连下几日未停,河道里的水位猛涨起来,大雨冲垮房屋淹了田地

    宁州的灾情迅速上奏朝廷,呈到皇帝跟前。

    魏子骞知道宁州发生灾情后,立即进宫请求前去赈灾。

    陈潇紧蹙眉头道:“魏爱卿,此次赈灾朕想启用新人,用来锻炼他们的能力,考察他们处理事件应变的能力。”

    “可,万一他们能力不行,岂不叫老百姓多遭受不必要的磨难?”魏子骞不赞同地摇首道。

    “魏爱卿,想当初你只有十四五岁就去军中历练,上战场杀敌,十八岁高中状元,二十岁南下惩治贪官污吏,查私盐.你如今也不过刚二十有五。你放心,你跟朕一起挑选适合人选,然后着户部跟工部等几个部门处理灾情的熟手官员跟着一起去。如果他们不堪大用,魏爱卿,到时候只能辛苦你日夜兼程赶过去可行?”

    皇帝已经这样子说了,行也行不行也行。

    第二日早朝时,元宝公公把宁州八百里加急呈上来的奏折念给朝臣们听。

    “沉有本奏!”立时见太和殿外身着青色官袍弱冠出头的少年,生得眉目如画,鬓若刀裁,远看好似芝兰玉树,走近了更是风流倜傥神采飞扬。

    不用说这少年郎便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郎丁思宇。

    丁思宇只是个五品官员,是不够资格进大殿里。

    由于今儿是大朝会,他只能站在殿外上朝,

    只见他手捧笏板,低垂着脑袋稳步走到帝王坐的髹金雕龙龙椅前,躬身道:“禀皇上,微臣自荐前去赈灾。”

    丁思宇话音刚落,立即引起周围一片议论。

    “这么年轻难堪大任。”

    “又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小郎君去干啥?”

    “年轻人知道怎样处理灾情?”

    “嗬,别去了哭鼻子回来,耽误赈灾”

    魏子骞看了看小舅子,再抬首看看皇帝。

    心中顿悟:小舅子就是皇帝想要的人选。

    陈潇很是满意他的毛遂自荐,温声问道:“丁爱卿,说说看你的计划。”

    “禀皇上,皇上先着许州知府先行一步,运送粮食去宁州救急,且命宁州总兵派兵前去用麻袋灌沙土堵淮河决口,加固河堤,修泄洪渠。搭建帐篷安顿流民。召集那里所有的大夫跟郎中,以防瘟疫发生”丁思宇有条不紊,头头是道地说道。

    昨晚知道宁州灾情后,他立即去户部连夜翻看历年来处理水灾的处理办法。

    不仅如此,他想起大哥待的许州离宁州不远,且大哥前年去赴任时,那里也是发生水灾,大哥圆满地处理好灾情。

    因此,大哥对于处理水灾很有经验。

    有大哥在其中相助,会少走许多弯路。也叫灾民能及时得到救助。

    站在太和殿末位的夏醇即为小儿子勇于自荐而欣慰,也为臭小子拉大哥一起去赈灾的小聪明而鼓掌。

    不过,等臭小子回来肯定要罚他去跪两天祠堂。

    大哥好好的待在许州,再怎麽公派也轮不到他一个地方官员去办公差呀?

    万一赈灾时出了岔子或是赈灾不力,自己的两个儿子岂不要都赊在上面?

    政绩倒是其次,两个儿子的声誉首要啊!

    至于做父亲的脑子里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赞成。

    “好,说得不错。不管是纸上谈兵也好,总归他有这份胆识自荐,朕欣慰!”陈潇说完,觑了眼底下只会耍嘴皮子的少数几位老油子一眼。

    收回目光时跟魏子骞对视一眼,见魏子骞点首。也就放下心来。

    瞟了眼元宝,元宝立即会意。

    元宝手执佛尘,迈着八字步往中间走几步,展开明黄的圣旨尖细着嗓子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户部知事丁思宇为钦差大臣,两日后带领户部跟工部侍郎跟主事,粮食石,另着太医院太医十名.”

    嗬,原来皇帝早就属意新科状元郎去赈灾。

    也就是说,不管丁思宇是否自荐,他都是不二人选。

    临散朝时,皇帝还不忘把魏子骞跟丁思宇郎舅二人以及户部尚书跟工部尚书四人叫到御书房商谈。

    谁都知道大灾面前,粮食药草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小商家捂着不卖,大商家拼命加价,平时百文一斗的米,短短几个时辰竟翻了五倍!

    饶是这样,米铺前也排得人山人海的。

    因此,首先就要当地官府开仓赈粮,跟着附近的州城送去粮食支援救急,以确保等到朝廷的赈灾粮食到来时,老百姓不至于被饿死。

    皇帝:此次赈灾启用新人。

    丁思宇:微臣自荐去赈灾。

    魏子骞:呵呵,正合皇帝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