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四十七章 毕业的日子

第四十七章 毕业的日子

    二零零七年的初夏,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以准备不充分的状态,在母亲的陪伴下,前往廊坊师范学院参加了接本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分数没有进入基础线,这意味着接本考试失败,从此我的学习生涯彻底结束。

    对于这样的结果,完全在我意料之中。我并不沮丧,我已满心期待着自己早日找到一份工作,尽快赚钱,缓解母亲的经济压力。

    当时学校里鼓励即将毕业的学生走出去实习,并且也为大家对接了一些实习单位。李培就曾到BJ一家星级酒店当实习生,做服务员的工作。

    紧接着,赵娜也将去另一单位实习了。在她离开学校的那天,她的舍友杨智娇和我一同前往长途汽车站,为她送行。

    与以往我们在一起闲逛不同,那天,赵娜提着许多行李,我和杨智娇也帮她提着一些。三个人走在熟悉的校园里,沐浴着和煦的柔风,却谁也不想开口说话,莫名的酸楚与伤感在心间一阵阵翻涌。

    到了汽车站,我们帮赵娜将行李安置好。她从衣兜里掏出四元钱,意思是给我和杨智娇来回乘坐公交车的路费,我们自然推辞掉了。她转身上了车,望着长途汽车缓缓开动,我的心一阵酸。

    再次回到空荡的宿舍,孤独感瞬间袭来。我思念着赵娜,想起我们一起打水吃饭,聊天闲逛,跳舞读书,说说笑笑,而如今却已分别,心里有无法言说的落寞。我将她写进了日记,留作我一生祝福的好同学。

    没几天,我也收拾了行李,准备返回唐山,去寻找自己未知的前程。我提着行李走出宿舍,舍友张晶将我送到了宿舍楼下。我执意不让她再送了,我们在宿舍楼下就此分别,我朝她挥挥手,她也招手回应,同时我看到她的眼睛湿润了。

    我转头向前走,迟迟不敢再回头。凭直觉,我知道她伫立在那儿目送我,可我却没有勇气再回头看她,分别的苦楚已令人心碎。

    陈曼得知我乘坐高客返家,当天执意要来送我。她的家人正在忙着为她安排工作的事情,她应该有着光明的未来,我在心里祝福她。

    当我买了车票,在候车大厅落座时,陈曼赶到了。她一如既往的清新可人,只是那天她脸上的笑似乎少了许多,她交给我一对藕粉色的发卡,我送给她一个韩国化妆镜,这是我们互为分别向对方赠送的礼物。礼物虽轻,但情谊实在太浓。以至于今天,我俩还保留着各自送给对方的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

    她坐在我身边,用手臂紧紧缠着我,表情十分严肃,总是喜欢盯着我看。很快开始检票了,在我站起身提行李时,陈曼长长地谈了口气。她帮我提着行李,并陪同我坐在了车上,“走吧,和我回唐山得了。”我打趣说。

    “哈,我看也行,这样我就不会整天想你还见不着了。”陈曼笑着说。

    说完,陷入了好一阵的沉默。车子在即将开动前,陈曼才不舍地下了车,她站在车下,眼睛一刻不离开我,我也瞧着她,不时地彼此挥挥手。车开动了,她目送着车子离开。我回头望她,见她手正抹着眼睛。我回过头,也是一样的动作。当我再回头看时,她已小得模糊不清了。

    每年的六月,当栀子花香满校园时,不知类似的情景会在多少人身上重演。这个美得令人欣喜若狂的季节,却总是伴随着点点离别的酸楚与凄凉的伤感。多少人说过分别那天,我们不应该流泪,可真的到了那一刻,又有几人不因回味真情而动容呢。

    说到底,人是情感动物。埋藏在心底的情感,积聚多时总会在某一刻爆发出来。我们是多么不愿意这一天的到来啊,更不想让它那么快地终止我们的交往。前路漫漫,仍可再见,但再见又是何时呢?唯有互道珍重,将这份思念化作一纸诗篇,珍藏在记忆里,永远伴随着我走在轮回的四季中。

    客车行驶至七一高速路口,保定学院的大门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我将脸贴近车窗玻璃,眼睛一刻不眨地望着她。回想起两年前的九月我与她初相识,心情激动而欣喜。两年里,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点滴恍如昨日。而转眼间,再经过这扇门前,我已是从这里走出的一名毕业生了,对她的留恋与难舍之情溢于言表。

    客车渐渐提速,我依然回眸凝望着那一片蓝灰色屋顶。我在心里默默向她告别,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再次回到她的怀抱,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回忆那一段与她有关的青葱岁月。

    时光如水流,两年的大学生涯转瞬即逝,还没有机会瞻仰她新建后的全貌,就要匆匆说道别。两年的时间,我收获了什么呢?有美丽的校园环境,有与同学朝夕共度的欢乐,有刻骨铭心的同学情谊,有此生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这些就是我大学全部且无比珍贵的收获。

    只是,面对前途未卜的明天,我好似一只羽翼还未丰满的鸟儿,面对浩瀚苍穹,即将独自勇闯天涯。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在你我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时,命运就已经催促我们奔赴下一程山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