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 第一百零九章 文坛女泰斗·伪

第一百零九章 文坛女泰斗·伪

    山前村,赵文牧新家。

    赵文秋正低头伏案,奋笔疾书,偌大的书房里,只听见笔尖落在纸上的沙沙声。

    赵静和赵文牧搬了个小马扎蹲在炉子边烤火。

    炉盖上面放了一块厚厚的生铁片,赵文牧在铁片上放了一些花生、栗子慢慢烤着。

    不多时,赵文秋捧着一张纸满脸兴奋地走了出来。

    她脸颊上还沾染了一些墨水。

    看得出来,文豪都喜欢把墨水往脸上涂抹,或者往嘴里塞。

    “三哥,你看看这篇文章写得咋样?”

    赵文牧接过来,只见纸上工工整整写满了文字。

    标题《关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首批经济特区展望》,下面一行小字“1981年3月11日(农历正月初七)山前村广播稿”。

    继续往下,洋洋洒洒的文字介绍了什么是经济特区,设立经济特区的背景、目的,以及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的展望,对全国其他地方的影响等等。

    不得不说,赵文秋总结的很全面。

    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甚至期刊、报纸也很少的时代,能有这些理解、感悟,很明显赵文秋是下了心思的。

    光是搜集资料,就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写得很不错!你以前关注过这方面?”

    赵文牧把稿件递给赵静,又给赵文秋几颗花生。

    赵文秋一边剥着花生,一边回答着。

    “对呀,从去年3、4月份在报纸上看到新闻,我就开始关注这个事情啦!”

    “在京城的时候,又查阅了很多期刊报纸,还向一些老师请教过。”

    “三哥,我觉得经济特区会是未来二十年最重要的改革风向标,你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亲自去看看!”

    瞧赵文秋那一脸憧憬的样子,很明显是她自己想去看看吧。

    当然了,赵文牧也想去亲眼看一下。

    “国家为什么要把首批经济特区全部设在南方呢?尤其是深圳、厦门,有什么深意?它们对于香江、弯弯和海外华人华侨有什么特殊属性?”

    “我觉得你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一下,把相应的内容补充进去。”

    总设计师在南海边画的这些个圈,可不是随随便便画的。

    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术,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真正善于谋划的人,善于根据具体的事态状况来推动事情的发展。只有对谋略之术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苦苦算计。

    毫无疑问,因势利导这四个字,伟人玩得很明白。

    这些决策部署,都是有着极其长远的考虑。

    赵文秋闻言很快就陷入思索状态。

    赵静把稿件递还回来,若有所思地站起身回了书房。

    客厅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片刻后,赵文秋猛地抬起头。

    “我明白了!”

    她也跑回书房改稿子去了。

    赵文牧苦笑着看看小囡囡。

    “乖宝,爸爸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小家伙眨巴眨巴大眼睛,软软糯糯地说道:

    “好!讲古斯讲古斯!”

    赵文牧怀疑家里是不是有个粤省人。

    小家伙儿为什么说话总是不带h呢?

    赵文牧给小囡囡讲了半本西游记,两位美女学霸才相继从书房出来。

    赵文牧再次帮她审阅起来。

    “小秋,你这篇文章可以尝试着给你们大学的学报发一下。”

    “对了,要是能在学报发表的话,稿酬应该不少吧!”

    赵文牧突然想起来,前世跟一位教授闲聊时,对方似乎说起过,他第一次发表文章就是在学报上面发表了一篇论文,稿费足足70块钱。

    当时是什么时候来着?

    赵文牧仔细想了想,是的了,1983年。

    赵文牧仔细回忆了一下跟对方的聊天内容,当时这位教授饶有兴致地回忆了自己在80年代给各个杂志社、期刊报纸投稿的经历。

    赵文牧当时也给对方讲述了自己创业摆摊卖火烧的故事。

    二人忆苦思甜,相谈甚欢。

    1983年的70块钱稿费可是不少了。

    那会儿工资水平也不过50块钱左右。

    “还能有稿酬吗?”

    赵文秋还真不知道这事儿,光是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她就觉得心神激荡。

    更何况还有钱赚!

    赵家人,尤其是女性,有个共同的特点,财迷!

    “当然了,你这一篇文章怎么着也能有10块钱吧!”

    赵文牧不知道这会儿的市场行情,只好随口诌了一个数字。

    “这么多!”

    不只是赵文秋,赵静也经震惊了。

    他们家虽然不缺钱,但大家清楚,钱都是赵文牧赚的,俩姑娘自己亲手赚10块钱可不容易!

    “我待会儿就去誊抄一遍,下午去邮局寄出去!”

    赵文秋一听有钱赚,那是一分钟也不想耽搁。

    “你还可以尝试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闻晚报》发表一些经济评论文章,或者在其他大学学报发一些学术论文,还可以在《知音》、《读者》上面发一些散文、故事类文章。”

    万事开头难,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赵文牧把自己想到的一些报纸、杂志推荐给赵文秋。

    赵文秋眼睛亮晶晶的,仿佛有一条金光大道就在自己眼前。

    “不过,知音、读者是什么杂志?”

    她有些疑惑。

    “啊?你没听说过知音、读者吗?”

    赵文牧摸摸脑袋,他也不知道这两本杂志什么时候创刊的,难不成现在还没有呢?

    事实确实是这样,知音在1985年创刊,读者在1981年4月创刊,眼下还是1981年3月呢!

    “没听说过!我回学校再找找。”

    赵文秋没有多想,三哥说有肯定就有呗,自己回京城找找就知道了。

    “呃,总之就是诗歌、散文、小故事啥的也可以在一些杂志上面投稿,不一定非得这两个。”

    “嗯!”

    赵文秋蹦蹦跳跳回书房了。

    在这一刻,她立志要成为文坛女泰斗,梦想嘛,总还是要有的。

    人活着,不就是要经历一次次挫折嘛。

    “小弟,你看看我写的这个怎么样?”

    赵静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把打开着的笔记本递给赵文牧。

    纸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文字。

    开头是“重回1970:姐,请再爱我一次”,赵文牧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竟然是一本穿越重生题材的小说。

    赵静只写了个故事概况,大致就是一个人回到过去,重新经历那段光辉岁月,保护爱人和孩子的经历。

    赵文牧立刻就想起了自己看过的一本同类型小说,是一个叫做麻将君的扑街萌新写的,这家伙就跟生产队的驴一样,从来不停止更新。

    即便这样,还是扑街(gai)到了姥姥家,大过年的推荐票、月票寥寥无几……

    (感谢过年还在投票和看书的小伙伴们~)

    很明显,赵静的文笔比他好多了!

    情节也十分引人入胜,虽然只有一个故事梗概,赵文牧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住了。

    果然做什么都要有天赋啊!

    光靠努力,是做不出什么成就来的。

    新年第一碗毒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