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 第三十四章 收服李岩

第三十四章 收服李岩

    见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李岩微微思索了片刻,便大着胆子据实相告。

    “既然陛下问起,草民就实言相告。”

    “草民是开封府杞县人氏。”

    顿了顿,李岩继续道;“子不讳父名,草民的父亲原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名唤李精白。”

    “可由于朝堂上奸臣当道,不明不白的给草民父亲的头上扣了一顶结交近侍的帽子,令草民的父亲被陛下削职为民了。”

    说完,他低着头,准备承受陛下的雷霆之怒。

    刘宗周闻言,也是大惊失色。

    “想不到这个叫李岩的,竟是山东巡抚的儿子?”

    “想不到他竟如此大胆,敢直言陛下的不是?”

    王三哥也一脸震惊的看着李岩,“想不到啊想不到,这位李兄弟竟还是原山东巡抚的儿子?”

    “看来,我是看走眼了啊?”

    “李精白?”

    朱元璋皱着眉头思索着,“咱怎么对这个名字这么熟悉?”

    “难道这是咱干的吗?”

    “不对!绝对不是咱干的!”

    他摇摇头,又点了点头,“这一定是朱由检那个灰孙子干的!”

    “真他娘的,老子才干了两天的皇上,就让老子给你顶这么大的一个包,你可真是不孝子孙哪!”

    心中恼怒不已,脸上则一脸平静,丝毫也看不出他内心掀起的波澜。

    “都怪咱。”

    朱元璋首先检讨自己,“咱刚刚登上皇位,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任由朝臣们的弹劾,将你父削职为民,这是咱的过错。”

    “等咱回到皇宫,再派人好好调查。”

    “若查出你父亲确实是冤枉的,咱自会还他一个公道。”

    听着朱元璋言辞恳切的声音,屋内几人都惊呆了。

    “这是我们认识的崇祯皇帝吗?”

    “自古至今,就从来没有听说有承认自己错误的皇帝?”

    看着屋内几人复杂的表情,朱元璋暗道;“他娘的,老子身边现在就差可信之人,否则老子还会认错吗?”

    “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老子认个错又能咋的?”

    “要是等大明灭亡了,老子就算认错,天下还有谁会相信老子呢?”

    李岩错愕之余又感激莫名,他猛地跪在地上,哽咽着道;“多谢陛下!”

    “起来吧。”

    朱元璋笑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还像小女子那般哭哭啼啼的呢?”

    李岩赧然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几分感动与欣喜。

    “家父年岁已经老了。”

    李岩躬身道,样子比原先恭敬得多。

    “他老人家在官场沉浮了几十年,也厌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如今他老人家在家乡自得其乐,没事就与乡老们下下棋、钓钓鱼,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对于身后名他老人家早已看得淡了。”

    “故草民请陛下还是不要打扰他平静的生活为好,望陛下成全草民的一番心意。”

    “好。”

    朱元璋叹息一声,“既然你父亲有此心境,那咱也就不打扰他平静的生活了。”

    “那你是如何考虑咱的提议的呢?”

    李岩挠了挠头,沉思了一下,才拱手道;“草民何德何能,竟得到陛下的垂青?”

    “今草民唯有万死不辞,才能报效君恩!”

    说着,便郑重的跪了下去,又恭恭敬敬的对朱元璋叩了一个响头。

    朱元璋大笑着站起身,走到李岩的身边,亲自将他扶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又大笑道;“好!”

    “李爱卿有此心意,吾所愿也!”

    说罢,又看向王三哥,笑着问道;“你呢?”

    王三哥低垂着头,偷偷瞥了一眼李岩,见李岩正看向他,眼神中满是鼓励。

    于是心一横,也跪倒在地,大声道;“草民愿跟随陛下!”

    “好!好!”

    朱元璋难得的连说了两个好字,又将王三哥扶了起来。

    “今日咱收了你们两人,大明又多了两名为百姓、为朝廷办实事之人!”

    朱元璋打量着两人,“不过……。”

    他话风一转,“王三哥处事圆滑又得体,故咱已想好了怎么让他施展才能。”

    “李爱卿,对于你,咱到现在还没有想好让你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

    “不知李爱卿你是如何考虑的?”

    还没等李岩回答,王三哥就急忙拱手道;“陛下,草民万万当不得陛下您称呼草民为王三哥。”

    “草民本名王甫,头上有两个姐姐,故乡里乡亲的都称呼草民为王三哥。”

    “这样啊。”

    朱元璋哈哈一笑,“那咱就暂时称呼你王甫吧?”

    对于朱元璋这种随和的态度,李岩与王甫都暗自称赞不已。

    想不到平日里难得一见,又高高在上的皇上,竟有如此亲民的一面。

    刘宗周与王承恩也面面相觑,朝堂上杀伐果断,一言而决的陛下,对这两人会这样和蔼可亲?

    沉思了片刻,李岩才缓缓的道;“陛下,草民是这么想的。”

    李岩于是将他心中所有的想法都毫不保留的讲了出来。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思索着。

    随着李岩的讲述,时间很快就到了酉时。

    眼看着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街上已是灯火点点。

    王承恩提醒道;“陛下,您看天色已经不晚了。”

    “要不……?”

    朱元璋这才发觉现在确实已经很晚了,就站了起来,笑道;“走了。”

    “明天下午咱派这个奴婢接你们进宫,好好商谈一下你们将任何职。”

    离开了客栈,朱元璋抬头望着天上飘落的雪花,高大巍峨的紫禁城与顺天府的大街小巷都被积雪覆盖着,好似铺上了厚厚的一层棉被。

    各处璀璨的灯光闪耀其间,使顺天府变成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今日网罗了两名可信之人,朱元璋非常得意,看来自己在以前的那个年代招揽人才的手段到现在还有用啊。

    一行人踩着厚重的积雪,气喘吁吁的回到了谨身殿。

    满身疲惫又意气风发的朱元璋走到御书房门前,才发觉御书房门前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焦急的在门前来回的走来走去。

    而保卫紫禁城的大汉将军与一群太监们则离那名老者远远的,似乎很害怕老者的样子。

    “这人到底是谁?”

    朱元璋慢慢走了过去,“是何人能让这些人也惧怕老者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