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 第四十二章 得意的吴淳夫

第四十二章 得意的吴淳夫

    “臣和另外两位大人商议,在李大人的家乡河南作为第一个试点的对象。”

    姚明恭拱手道;“臣和两位大人商议过,今年河南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所以土地改革就应该在此地实行,也好让百姓们早日重返家园。”

    “具体的实施政策我们还在商讨中,可能有些政策还要到了当地看实际情况才能决定。”

    朱元璋微微颔首,看着桌上堆放的如山的奏折,“不早了,你们且退下吧。”

    “等明日上朝咱们再做决定。”

    看着他们离去,朱元璋才拿起一本奏折,仔细的批阅起来。

    直到子丑之交,朱元璋依然在批阅着奏折。

    王承恩实在看不下去了,忙走到御案前,哽咽着道;“陛下,现在已到丑时了。”

    “您这么熬夜,只怕时间一长,您的身子骨可就熬坏了?”

    朱元璋停下朱笔,看着王承恩,微微叹道;“也就是你这个奴婢,才敢在咱面前呱噪。”

    说着,他拍拍还未批阅完的奏折,又是一叹,“等明日,奏折又会是一堆。”

    “所以啊,今日事必须今日毕,要是日积月累的话,那咱的御书房岂不成了堆放奏折的仓库了?”

    “不过还好,这一点奏折,咱一个时辰也就批完了。”

    “你要是困了,就先在哪眯一会儿吧?”

    闻言,王承恩顿时感动得涕泪交加。

    他哽咽出声,但脸上却充满笑意,“谢陛下圣恩!”

    “奴婢侍候陛下惯了,陛下不休息,奴婢就不困。”

    “那你就陪咱一起熬夜吧。”

    朱元璋打了个哈欠,又专心致志的批阅起奏折来。

    …………

    翌日。

    早朝。

    群臣们在乾清宫大殿上议论纷纷,谈论的焦点都指向李岩。

    “陛下驾到!”

    随着王承恩尖利的嗓音在大殿内响起,群臣们这才止住了议论,而是毕恭毕敬的分两列站好,但脸上皆有不忿。

    朱元璋眼眶发青,但精神依然抖擞。

    他走到御阶上,扫视了群臣一眼,将群臣们的表情尽收眼底,方才坐到龙椅上。

    等群臣们山呼万岁结束后,朱元璋又扫视了一眼群臣。

    “各位卿家,今日可有本上奏?”

    群臣们相互看了一眼,工部尚书吴淳夫上前奏道;“臣有本上奏!”

    “讲!”

    朱元璋冷冷的道。

    对于这个吴淳夫,在原吏部尚书周应秋阻挠姚明恭出任户部尚书时,他就是蹦得最欢的一个。

    朱元璋的心里早有将这个吴淳夫踢出朝堂而后快的心思,现在看他蹦跶了出来,心中暗道;“他娘的,老子还怕你不蹦跶出来呢?”

    “现在倒好,你自己抢先蹦跶了出来。”

    “看你今日是顺着咱还是逆着咱?”

    “要是你跟老子唱反调,看老子今天如何收拾你?”

    “陛下!”

    吴淳夫躬身道;“臣闻现有举人李岩,本是罪人之后,而且还身无功名。”

    “不知是刘大人还是姚大人收受了他的贿赂还是怎的,不顾朝廷的规章制度,竟想提拔他出任户部左、右给事中?”

    “而且李岩不仅不学无术,还大言不惭的给朝廷出什么摊丁入亩的建言?”

    “还言辞恳切的同僚们说,这种国策一旦实施下去,必造福于大明,造福于百姓?”

    “呸!”

    吴淳夫狠声道;“一派胡言,真正是可笑至极!”

    朱元璋脸上带着笑意,向群臣们问道;“众爱卿,你们都听过李岩所说的摊丁入亩了吗?”

    只有几位年纪很大的官员摇了摇头,其余的尽皆沉默。

    朱元璋仍是笑道;“吴爱卿,既然话是你提出来的。”

    “那你说说朕究竟用不用李岩?”

    “而且他提出的摊丁入亩之策究竟有何不对?”

    吴淳夫似乎胸有成竹,他神情激昂,侃侃而谈。

    “回陛下!”

    “李岩既然只是个举人,就是给普通的县令当个师爷也要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何谈朝廷给事中这种举足轻重的官职?”

    “据臣与同僚们在早朝前的仔细观察,此子就是仗着有一张利嘴,口灿莲花而已。”

    说着,他朝同僚们笑着问道;“各位同僚,你们认为我说得对不对?”

    群臣们绝大多数都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话,这让吴淳夫更是得意。

    “而李岩提出的摊丁入亩之策,简直是荒谬至极!”

    吴淳夫的声音随之也激昂了几分,浑身好似充满了斗志。

    朱元璋眯着眼睛看着他,嘴角勾出一抹冷笑。

    心下暗道;“哼!”

    “咱看你到底要说些什么?”

    “你说得越多,罪责也越多,看到时有何人会出面救你?”

    “陛下,自有历史记载以来,您听说过有哪家王朝不是靠着地方上豪绅的响应与支持才支撑起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吴淳夫继续道;“而现在李岩竟提出摊丁入亩之策一旦施行,那将会使地方上多少豪绅对朝廷恨之入骨?”

    “又会使多少地方上的豪绅抵制朝廷?”

    “如此一来,朝廷收上来的赋税本就艰难,那不啻于让朝廷的户部雪上加霜吗?”

    朱元璋低头沉思着,暗道;“这个吴淳夫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竟将寡廉鲜耻的豪强士绅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好像朝廷离了他们就会瘫痪似的?”

    “不过他好像忘了,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首先就是要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只要百姓们有衣穿、有屋住、有粮食吃,淳朴而善良的百姓自然会心系这时的朝廷。”

    “要是让百姓们衣食无着,居无定所,对不起,百姓们自会奋起反抗。”

    “自己在暴元当政时期,不就是因为没有吃食而加入起义军的吗?”

    “而那时的豪绅又在做些什么呢?”

    “他们还不是照样花天酒地,天天醉生梦死?”

    “要指着这帮豪绅们帮扶朝廷,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姚明恭出列奏道;“陛下,臣不赞同吴大人的观点。”

    “你说来听听。”

    朱元璋沉声道。

    “臣以为吴大人的话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姚明恭沉着脸对吴淳夫说道;“吴大人,你为什么说李岩是罪官之后?”

    “难道陛下是将他父亲斩首了,还是发配充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