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 第六十九章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

第六十九章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

    “多谢李大人吉言!”

    范景文苦笑一声,不过脸上的表情比刚才轻松了不少。

    “李大人,若是等朝廷的批复下来,估计还要等多久?”

    范景文终究还是担心粮食难以为继的问题,不禁又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李岩也不好回答。

    他知道姚明恭出任户部尚书刚二十来天,直到自己带着一行人赶赴河南时,京师中也未传出河南的灾情如此严重的消息。

    有可能是上一任户部尚书来宗道直接将范景文递交上去的奏折隐瞒了下来,故意不让阁辅与陛下知晓。

    这中间是否是来宗道与范景文不对付,又或者是来宗道在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目的,等三法司审了来宗道才能知道。

    但他知晓姚明恭一旦看到范景文递上去的奏折,看见里面的内容,姚明恭势必第一时间会呈报与陛下。

    “范大人!”

    李岩不忍看到范景文愁眉不展的表情,忙劝慰道;“下官也不知晓。”

    “不过按照您先前的安排来看,下官估计您写给朝廷的奏折恐被来宗道束之高阁了?”

    “或适逢先皇病重,朝中同僚们人心惶惶之际,来宗道未来得及看到您的奏折也未可知?”

    李岩将范景文写给朝廷奏折石沉大海的原因一一分析了出来,接着又道;“范大人,不如这样。”

    “您再写一份奏折,而下官也写一份书信,一并交给姚明恭姚大人。”

    “另外,您派出与您先前派出送奏折相熟之人,沿他们行进的路线一路奔赴京师。”

    “如若他们在路上相遇,您叫后派出之人问明情况。”

    “若事情得到解决,让他们一并返回。”

    “若事情未得到解决,您让后派出之人直接前往京师户部,向姚大人递交我们书写的奏折与书信。”

    “这样一来,事情必可得到解决。”

    “只能如此了。”

    范景文无奈的笑笑,脸上的愁云倒是消退了不少。

    “那就多谢李大人了。”

    “应该的。”

    李岩呵呵一笑,“这是举手之劳而已。”

    “再说,下官已到开封,也要写一封书信姚大人禀报下官已安全抵达,正准备开展此行任务。”

    俩人写好书信与奏折,用火漆密封好,分别交给自己的亲信之人,交待了他们几句,随后令他们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师,因为难民可等不及啊。

    做好这些,李岩与范景文拱手告辞。

    …………

    就在李岩出京数天后,姚明恭才翻阅出范景文写给陛下的奏折。

    一看内容,他顿时吓得冷汗淋淋,忙朝御书房奔去。

    一路上,他在心里不知骂了来宗道多少遍。

    来到御书房,朱元璋见他火急火燎的模样,心知必出了大事。

    不等姚明恭参拜,朱元璋就直接问道;“姚爱卿,你急急忙忙的前来,所为何事?”

    姚明恭双手呈上奏折,王承恩接过,又小心的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着里面的内容,脸色越发阴冷,看到最后,他已抑制不住的勃然大怒。

    他猛地站起身,将奏折狠狠的摔在御案上,脸上青筋直冒。

    御书房的太监与宫女们吓得齐齐跪在地上,身体匍匐在地。

    “你是何时看到此奏折?”

    朱元璋冷声问道。

    “臣刚刚才发现此奏折。”

    姚明恭躬身道;“所以臣就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好啊!”

    朱元璋咬着后槽牙愤恨的骂道;“何为祸国殃民?”

    “此就为祸国殃民!”

    “如此有关成千上万难民的生命,来宗道竟然敢瞒报,真他妈的吃了熊心豹子胆!”

    “来人!”

    “命三法司即刻审理来宗道!”

    “特别是问问他为何将如此重要的奏折束之高阁而隐瞒不报!”

    一名锦衣卫在门外应了一声,就匆匆赶往刑部。

    朱元璋在御案后来回踱着步子,显得愤怒异常。

    姚明恭与王承恩俱躬着身子,眼睛盯着自己的脚面。

    过了片刻,朱元璋才停住了脚步,看着姚明恭。

    “姚爱卿。”

    朱元璋尽量压抑着自己愤怒的心情,缓缓的道;“你刚上任不久,而这件事也并不是你的过错。”

    “你不必为此事担心,也无须自责。”

    说着,他重重的叹了口气,又问道;“咱问问你,你看此事该怎样快速的办好,才能让河南的流民不至于冻饿而死或起兵造反?”

    因为他亲身经历过,要是没有吃食,那些流民就会像过去的自己一样,为了自己与家人不至于冻饿而死,他们将会高举义旗,起兵反抗大明,就如同自己反抗暴元一样,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席卷整个大明。

    到那时,外有建奴、内有反军,在内外夹击之下,纵自己有千般谋略、万般手段,恐也难力挽狂澜?

    “啊?”

    姚明恭闻言,不禁愣了愣。

    “对呀,自己怎会没有考虑缺衣少食的流民会起兵造反呢?”

    “若是长期让流民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被不法之徒蛊惑,他们会为了自己与家人的生命着想,肯定会听从不法之徒的蛊惑,而走上对抗朝廷这条路上来的。”

    “那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搞到粮食,尽量保证寒冬时节让那些流民有衣服可以御寒。”

    “回陛下!”

    姚明恭沉声道;“臣以为,现在就是尽快搞到粮食和冬衣为妥。”

    “不过和河南挨着的各个行省,只有南直隶与湖北没有受到灾情的较大影响外,而其它的地方都是自顾不暇。”

    “但据臣从各地的奏报来看,南直隶与湖北都有大量的难民涌入,想他们一下子能调拨如此之多的粮食与冬衣,想必也困难重重。”

    “那你的意思就是任由灾区的难民挨饿受冻,起兵造反而置之不理喽?”

    朱元璋对姚明恭大声吼道;“那咱还要你们户部有何用!”

    姚明恭当即吓得跪了下来,诚惶诚恐的道;“陛下,臣是将各地的实情禀报于陛下,而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究竟是何用意?!”

    姚明恭慌忙的回道;“臣以为,先以朝廷的名义向南方各行省发出廷寄,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准备粮食与冬衣。”

    “先准备多少是多少,然后按照各地灾情程度与难民数量的不同,分别拨付粮食与冬衣,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