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 第九十九章 钱谦益被贬

第九十九章 钱谦益被贬

    见群臣们都不说话,朱元璋又道;“咱自认为魏忠贤的种种行径,也实在该杀!”

    “可咱最终还是没有杀他,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没等群臣们回答,朱元璋又继续说道;“他结党营私、打压异己,其实不是因为你们这些东林党、复社、齐党、浙党、楚党等等什么党派所逼的吗?”

    “你们依仗着朝廷重视文人,就按照自己的属地,喜欢的学派,纠起一些不明真相的狂热学子与文人,对付与打压另一学派!”

    “难道你们这样不属于结党营私吗?”

    “不属于打压异己吗?”

    他环顾了群臣一眼,冷冷一笑,用手指着群臣,“还用老子将你们一个个都指出来吗?”

    群臣们顿时傻了眼,再也不敢吭声。

    朱元璋又用手指着钱谦益,“你不是属于东林党吗?”

    “又有何胆子敢质疑咱?”

    “敢质疑咱所作出的决定?”

    “咱看你礼部侍郎还是不要当了,到国子监去当一名先生去吧!”

    钱谦益大惊,原本他以为礼部尚书空缺,而自己又深得文人士子们的追捧,礼部尚书之职可谓是手拿把掐。

    可偏偏他今天顶撞了陛下,想必是陛下怪罪他不懂世务,不知进退才将他贬为国子监当一名小小的教书先生?

    这让他如何甘心?

    他本想向陛下求情,能饶过他这次的莽撞,可文人的风骨又让他踌躇起来。

    “我该不该向陛下认错?”钱谦益心中暗自思忖。

    随即偷偷瞥了一眼同僚们,见同僚们眼神里几乎都是同情之色。

    “罢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既然陛下要我去当一名小小的教书先生,那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陛下辞去所有的官职,回家去当一名闲家翁也是好的。”

    “要是陛下见自己宁愿辞官,也不愿去国子监当一名小小的教书匠,而改变了主意,就算保住原有的官职也是好的呀?”

    “这样既可保住我一世的清名,也可让陛下与同僚们佩服我等文人的傲人风骨?”

    想及此处,钱谦益躬身试探的问道;“陛下!”

    “既然您有意将臣贬为一名国子监的教书匠,那臣甘愿辞去所有的官职,不如回乡去当一名闲家翁,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钱谦益所有的表情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也知晓他和自己玩弄以退为进的小把戏。

    “咱可是千年的老狐狸!”

    朱元璋暗道;“就凭你们这帮小崽子,也想跟咱斗?”

    “你们还嫩了点!”

    “呵!”

    朱元璋淡淡一笑,可随即脸色便阴沉了下来。

    “你当咱是一个软弱可欺、任人拿捏、不黯世事的皇帝吗?”

    “你以为咱的旨意是随便让你几句话说更改就可以更改的吗?”

    钱谦益与众臣闻言,皆慌忙双膝跪地,战战兢兢的叩首道;“臣等不敢!”

    “不敢?”

    “呵……!”

    朱元璋又冷笑了几声,用手指着钱谦益,大声道;“你们不敢,他敢!”

    钱谦益这时心中惶惶,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连连叩首,“陛下,臣确实没有这个意思啊?”

    “那你是何意?”

    “臣……?”

    钱谦益正想犹豫着开口,哪知朱元璋继续追问,丝毫不给钱谦益犹豫的时间。

    “咱就知道你答不上来!”

    朱元璋走到钱谦益的面前,眼睛死死的盯着钱谦益。

    “你以为你还玩你们酸腐文人的那一套,想倚仗着朝堂上大多数都是文人,想逞口舌之利,给咱施压,对也不对?”

    “想以退为进,对也不对?”

    “想咱瞅瞅你们文人不畏权势的傲人风骨,以博取天下文人学子对你的敬佩,对也不对?”

    “呵呵!”

    朱元璋继续冷笑,“你也不看看现在坐在这皇位上的是谁?”

    “是咱!是朕!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

    “你以为你玩的那套把戏搁在咱身上还有用吗?”

    说着,他凌厉的眼神扫向群臣,大声道;“你们都给在咱听好喽!”

    “现在有任何想辞官还乡的都可以站出来!”

    转头又望着钱谦益,冷声道;“就是你不准!”

    “你得老老实实的给咱到国子监好好教书!”

    “若让咱听到你三心二意,或有什么抱怨之类的话,你不妨试试看!”

    群臣霎时静默,大殿内针落可闻。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位皇上不像以前的皇上了,而是一位有主见的皇上了。

    只是可怜了钱谦益,敢当着同僚们的面忤逆陛下,也算他咎由自取了。

    见群臣们战战兢兢、噤若寒蝉。

    朱元璋心中暗道;“他娘的,这帮酸腐的文人,看来还是只有施以雷霆手段,方才使他们产生畏惧之感!”

    “只要他们产生畏惧之感,才能在自己的官位上兢兢业业,不敢再耍什么小心思!”

    他慢慢的回到龙椅边,手把着龙椅的一只把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微一笑。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

    群臣缓缓的爬了起来,在各自的班列站好,只有钱谦益仍瘫软在地上,已没有了往日气定悠闲的风采。

    “说起魏忠贤擅专朝政,这一点也让咱深恶痛绝。”

    朱元璋望着群臣,徐徐开口,“他作为先皇的秉笔太监,要对得起先皇对他的器重,而怎能对不起先皇呢?”

    “在咱还在当信王时,对这一点也让咱一时无法理解?”

    “后来咱坐上了皇位,立即就免除了他秉笔太监之职,随即在短时间内,又将他安排在朝堂上的爪牙几乎一网打尽。”

    “相信这一点,各位爱卿也都有目共睹吧?”

    “可经过了这两三个月的朝堂混乱,咱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群臣们都有些好奇,魏忠贤有什么良苦用心?

    他擅专朝政,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他的一己私欲罢了。

    “而你们可知,他就是咱皇室养的一条狗。”

    “离了咱给他的权力,你们哪有一人再正眼瞧他?”

    朱元璋继续说道;“所以啊,他为了自保,也由于先皇的不作为,才不得不做出此事。”

    “而他为何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成为你们口之笔伐之人,你们难道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

    “要不是你们这帮文人逼他太甚,可能在这朝堂上变成了另一种风景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