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举世名医 » 第18章 生命不可儿戏

第18章 生命不可儿戏

    赵医生出于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考虑,只要能够治愈病人,为何一定要拘泥于采用某一种医疗技术手段呢?

    跟患者的生命比起来,医院的规定章程,又算得上什么?

    退一万步讲,现在患者家属对周辰的医术如此推崇。

    他竟然这么信任周辰的话,就算真的不出所料地出现了患者不治。

    自己和医院也不会受到太大牵连。

    一阵权衡之下,抱着让周辰试一试的心态,终于,赵医生点头应允了。

    “那行吧,周辰,生命不可儿戏,你要竭尽全力救治病人。”

    “来自主治医师的信任,获赞+40”

    随后,周辰被赵医生带入了急救室里。

    同时让他穿上了一件重达30斤的防辐射铅服。

    钱博涛见状,脸上露出感激涕零之色。

    急救室内。

    众位急救的医生、护士纷纷将目光落在周辰的身上。

    乍还以为这是病人家属被带进来向患者临终告别的。

    没想到,赵医生声音十分低沉而肃穆地说了句。

    “你们都不必多问,咱们就全力辅助这位小周医生为病人做接下来的抢救工作,要出了什么事儿?有我赵健担着。”

    众医务人员心头都疑惑万分。

    将如此危重的病人交到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年轻手上,这事儿未免也太草率了点。

    要是真的出了事儿,那可不仅仅只是他们几个医务人员的责任,恐怕整个医院的名声都要受到牵连。

    这种做法不仅大胆,而且破天荒。

    可既然作为急诊科主治医师的赵健都如此发话了,迫于他的职级身份和医疗技术经验。

    再说,眼下也确实没有对患者更加行之有效的紧急救治手段。

    所以,众医务人员也就没再多问什么,他们低着头,开始忙活了起来。

    周辰环视了一圈,不由心生感叹。

    这里不愧是江州市的三甲市立大医院的急救室,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一应俱全,居然还有台CT机。

    泰戈尔有句名言: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那就是抢救室和CT室的距离。

    其他医院的布局,急救室和放射科往往处于不同的位置。

    在遇到危急重患者的时候,需要行CT检查常常需要从一个科室到另一个科室,甚至一栋楼到另一栋楼的转运。

    这个转运过程,无疑就拖延了患者的急救时间。

    眼下的这张抢救床,就是CT检查床。

    周辰此刻也终于明白,为啥刚刚进门的时候张医生要给自己一件铅服了。

    几位医生看着正在发呆的周辰,心头不免又生疑问。

    “这年轻人确定会抢救病人吗?”

    “看上去完全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

    赵医生用手肘轻轻拐了拐周辰,提醒道:“周医生,咱们快开始吧。”

    说着,他还将一张显示颅脑内大片状低密度灶的患者CT片递给了周辰。

    众人不知道,周辰刚刚并不是在发呆,而是通过识海中的系统,对老太太进行了一番详细无误的查体。

    CT片周辰看都没看,就用一通略带责备的语气说道:“赵医生,你们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之前,有没有检测她的钙结合蛋白s100b?人基金金属蛋白酶-9(MMP-9)?”

    溶栓治疗前,s100b生物标志物如果显示高水平,那便可预测脑实质出血的可能性较大。

    这也是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当然,同时内源性凝血状态也同样可以预测出血风险。

    MMP9存在于人体血液中,患者处于疾病的超急性期,浓度一旦上升,可定为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赵医生解释道:“当时患者脑梗加重,情况危急,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做这些检测。”

    “这么说,sICH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预测评分也没有做了?”周辰继续责问道。

    此刻,作为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并且从医数十年,有着数十年临床经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的赵健,在周辰的面前,就像是一个被老师训斥的学生,恭敬谦卑,频频点头说是。

    这样的场景,让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都不得不高看周辰一眼。

    “这位年轻人究竟何德何能?可以让赵医生都这般谦虚态度?”

    有人心头已经冒出了一些奇异的想法。

    这年轻人不会像网络小说中的那样,顺手将随身携带的银针掏出之后,银针一扎,百病全消吧?

    那可真是太荒谬了。

    更有甚者。

    还会联想到接下来周辰会像武侠小说中一般,双手摊开,为患者注入真气,瞬间起死回生。

    周辰抬头看了看正在滴注的药水。

    “你们给她做的是静脉rt-pa溶栓?”

    “没错。”

    “患者nihss评分多少?”周辰再追问。

    “22分。”一护士上前回道。

    只要nihss评分大于或等于12分,就需要降低紧急重复影像学检查的门槛。

    对于像这样自然病程很差的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将近50%。

    而眼下,她还是位高龄患者,且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这样危重病患,死亡率简直高达99%以上。

    一番询问后,周辰以命令的口吻道:“马上停止静脉溶栓,每30分钟强化监测患者神经和心血管。”

    接下来,周辰便开始了他的急救措施。

    赵医生点点头便将周辰的命令吩咐了下去。

    所有医务人员都十分配合,无一不从。

    “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过没有?”周辰又问。

    “149mg/dL”赵健答道。

    “给予患者冷沉淀15U作为辅助治疗。”周辰说。

    rt-pa的半衰期非常短,对凝血机能的影响可能长达24小时或更久,用冷沉淀物代替纤维蛋白原是治疗的重点。

    “从容应对,获赞+20”

    这样一问一答下去,非常浪费时间。

    索性,周辰直接将患者的所有检查报告拿过来,从头至尾地仔细看了一遍。

    患者身体的所有影像学检查报告单和血液生化检查的数据通通,随之通通印在周辰的脑海中。

    这时,他才突然后知后觉地明白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赵健医师肯同意让自己一个外人,进入急救室对钱母这样的危重高龄患者进行治疗。

    确实,他们众医务人员已经“技穷”了。

    这危重病症,非同小可。

    处理起来,简直步步惊心,容不得有丝毫的闪失。

    现在自己的级别也就中级医士就面临如此高难度的医疗救治。

    若是再往后,晋升到了国医级别,乃至最高举世名医级别,那简直不敢想象,遇到的病患处理起来该是个什么天大的度?

    不会让枯木逢春?复活木乃伊?

    或者救治出土的千年女尸?

    一番短暂的遐思后。

    周辰肃然要求道:“同时给予患者维生素k和血小板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