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九天十界志 » 找洞府,拜师兄

找洞府,拜师兄

    “我天墟峰的弟子不多,所以空着很多洞府,只不过灵气浓郁的洞府大都已经有弟子了,你只能选一个稍微差一点的。”白若仙将瀛洲二人带到半山腰,又说道:“越往山下灵气程度就会越低,你就从这里挑选吧。”

    瀛洲思索一下,问道:“白师姐,这挑选洞府有什么说法吗?”

    白若仙道:“洞府,修炼之地,自然是灵气越浓郁越好。当然,作为一个居住的地方,舒适性和方便性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白师姐,还有一件事,”瀛洲又喊住白若仙,道:“该如何知道洞府里面有其他师兄修炼,若是误闯了,那岂不是太过冒犯?”

    “空着的洞府没有结界……”白若仙说完这句话便想到似乎有人即便入了洞府也不喜欢打开结界,于是又说道:“有人的洞府一般会有信物。”

    然后又想到也有人有不挂信物的习惯,比如她自己,随后又改口道:“有人的洞府,灵力的颜色会有变化。”

    说完后马上又意识到这与修行的功法和修者的特性有关,不能一以概之……

    “罢了!”白若仙无奈道:“我陪你们一起觅一处洞府吧。”

    “多谢白师姐!”瀛洲向白若仙行了一礼道谢。

    “我们师出一门,你称呼我师姐就好。”白若仙道。

    “好,瀛洲记住了。”

    白若仙在哪里都引人注目,即便是在这仙家祖地的昆仑也不例外。瀛洲察觉到,有很多目光在注视着他们,他能感觉出在他和若儿身上的目光大多是好奇,更多的目光是集中在白若仙身上,甚至,这些目光大都不是来自天墟峰。

    白若仙带着瀛洲又返回了山顶,停在离天墟殿还有一段的路上。白若仙道:“既然是带你们觅一处洞府,那么带你们认识一下其他师兄的洞府也是有必要的。”

    白若仙带他们走入了另一条路,边走边道:“从刚才那条路上去就是天墟殿,路旁的那些宫殿洞府是元郢师伯和元崖师伯的住处——你应该喊师叔——还有我师尊的也在那里。即使没人,也不能去那里造次。从现在的位置到山腰的洞府,大都有人,你都称呼师兄就行了。”

    “那我们现在是去哪里?”若儿不禁问道。

    “见几个师兄——他们……”白若仙欲言又止,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都有点毛病!”

    瀛洲和若儿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既然有毛病,不应该躲着吗?虽然疑惑,但瀛洲也懒得发问了,到时候便知道有何深意了。

    白若仙带着瀛洲二人来到了一处草庐前,恭敬道:“大师兄,我带……我带瀛寰师伯的儿子来拜见你。”

    瀛洲与若儿知道是师兄,便立即也躬身行礼,不敢怠慢,道:“瀛洲拜见大师兄。”

    “来啦来啦……”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草庐后面传来,待到露面时却发现这笑声是一个农夫的。

    农夫身着麻葛,右肩扛着一把锄头,左肩搭着一条不干净的毛巾,憨厚黝黑的脸上还沾着汗珠与泥渍,与穿着白色道袍仙气飘飘的昆仑弟子形象格格不入。

    农夫见到瀛洲三人,连连点头,右肩一塌,锄头便滑落一旁靠在草庐的墙边,随后又扯下毛巾随便往脸上一糊,便是擦完了整张脸。然后顺手拿起一个黑黢黢的瓦罐给自己倒了碗凉茶,一饮而尽。

    “坐,坐……”农夫说着便从草庐内搬出一条长板凳放在瀛洲三人面前。瀛洲看着面前的板凳,又看了看站着的农夫,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坐。

    白若仙在一旁道:“师兄客气了,我们还忙着的,就不坐了。”

    “那喝杯水吧。”农夫闻言又急忙去倒茶。

    白若仙又连忙打断道:“师兄不必客气,我们不渴。”

    “哎呀!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这还有小师弟,又不坐又不喝,我这里又寒酸,没有准备,我都有点挂不住脸了。”农夫急道。

    白若仙又道:“师兄何时在意起这些了?师弟也不会在乎的。”

    瀛洲在一旁连连点头称是,抬头正好和农夫的目光对上,这才发现虽然面前的农夫看着脏兮兮的,还是大师兄,但是年龄似乎并不大,估摸二十多岁,十分有精神,尤其是那双眼睛,格外有神。

    “哦,对了,我还没有说我叫什么呢!”农夫来了精神,向瀛洲三人微微躬身行礼,言语也变得严肃郑重起来,“为兄谷若游,师从天墟城渊行师祖座下三弟子元辞真人,是为天墟城天墟峰天墟殿若字辈大弟子。”

    谷若游说完不待瀛洲他们开口就冲着瀛洲问道:“小师弟还没有拜师吧?”

    瀛洲木讷地点了点头,不知其意。

    谷若游长吁一口气,“那就好,我跟你说,千万得赶快拜师,趁我师尊不在昆仑的这段日子赶紧拜个师,元郢师伯也好,元崖元幽师叔也罢,都行,就是千万别拜我师尊,谨记!谨记啊!”

    瀛洲对谷若游的苦口婆心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得看向一旁的白若仙。

    白若仙看出了瀛洲的窘态,出口解围道:“师兄,我们在你这也不少时间了,就不叨扰了。我们还要去别的师兄那里,今日就聊到这里吧。”

    谷若游有些无奈,絮絮叨叨道:“话都没聊起来呢就要走,好不容易来一趟,还没坐呢,水都不喝一口……行吧,行吧,你们走吧,我还要挖地呢!”

    白若仙微微欠身,带着瀛洲二人便要离去,但是突然又被叫住。

    “小师弟啊,你来的突然,师兄真没什么准备,也准备不起什么,你就把这顶草帽拿去吧。”

    瀛洲本想拒绝,但是却被白若仙制止了,瀛洲只好顺势接了过来,然后又道谢一番这才离去……

    望着锄了一半的地,想着离去的瀛洲,又想了想自己的草帽,在田里的谷若游不由得感慨唏嘘:“哎!怎么有比我还惨的,啧啧啧……”

    在路上白若仙便给瀛洲解释了缘由。这草帽乃是一顶法宝,能够护身辟邪,若论品阶,相当于涅槃境。瀛洲也没有想到师兄随手送的一件东西竟然这么珍贵,更加有些不敢要。

    白若仙又解释了一下。原来这草帽还是谷若游的伴身法宝,跟随谷若游一同修炼成长,待到将来谷若游大道有成,这法宝也会成道。法宝有灵,谷若游将这法宝赠与瀛洲,一方面可以护佑瀛洲,另一方面也可以跟随瀛洲成长,因为谷若游现在正被禁足……

    “没想到大师兄看起来憨厚老实,竟还有这般打算。”瀛洲不禁感慨出声。

    “憨厚老实?”白若仙听了瀛洲的话,不由得浅笑出声,这一笑,整个闻道峰的景色都黯淡三分,就连若儿都不禁咽了咽口水。

    瀛洲没有问白若仙为什么笑,白若仙也没有打算解释,于是三人就这么沉默着来到了一座宫殿前。

    还没看见宫殿的模样,但是却已经能看到从宫殿里冲天而起的蒸腾的白气,只是有结界隔着,那氤氲白气剧烈翻腾也不过在宫殿上方五丈之内。

    “若仙携小师弟前来拜见二师兄。”白若仙在结界外恭敬道。瀛洲和若儿也如是躬身行礼。

    “师妹来了,进来吧。”一个身着白色道袍的美男子从宫殿中出来,扬了扬手,将结界开了个口子,露出一条路来。瀛洲这时抬起头来,看见了宫殿的名字——玉膳宫。

    瀛洲看向二师兄,又行一礼道:“瀛洲拜见二师兄。”

    “我这里规矩不多,小师弟不必拘礼。”二师兄不但人长得俊美非凡,声音也富有感染力,动听得很,让人很容易生出亲近之感。

    瀛洲不禁问道:“敢问师兄炼的是什么丹,我在结界外都能看到灵气翻腾。”

    二师兄本来在前面带路,听到这话,不禁回头看了一眼瀛洲,又看了看白若仙,面色不改,道:“包子!”

    瀛洲怔住,有些不知所措,但一想到宫殿的名字,也就能够接受。他看向二师兄,但二师兄只是带路,没有回头,也没有开口。从二师兄一尘不染的白色道袍到他那梳得一丝不苟的发丝,从二师兄谦谦君子之风的言谈到他那优雅大方的举止,瀛洲很难将二师兄与厨子联系在一起。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进了宫殿瀛洲还是被几百步大的厨房和一丈见长的蒸屉而震惊。宫殿里有不少女子,她们放在凡间都是一等一的美人,然而在此处,有的剁馅,有的和面,有的擀皮,有的鼓风,有的添火……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小师弟初来乍到,我这里也没有什么准备,不如尝尝刚出笼的包子吧。”

    盛情难却,瀛洲和若儿便答应了下来,只是这一吃,便是没完。谁知道那一屉包子竟有三百六十个,而且个个馅料不同。瀛洲打算浅尝辄止,但是架不住那些美人送到嘴边的投喂,就连白若仙也没躲过,吃了几个。

    从二师兄宫殿出来,瀛洲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有些后怕。回头再看对他们招手送别的二师兄,即便是温润如玉,瀛洲也不再觉得他的笑容和蔼可亲。

    “现在你应该知道大师兄为什么不让你拜元辞师伯门下了。”白若仙道。

    “二师兄也是元辞师叔弟子?我想我大概是明白了。”看不见招手的二师兄后,瀛洲忽然反应过来,问道:“师姐,我还不知道二师兄名讳呢。”

    “花若语。”白若仙答道。

    “这名字……与二师兄,般配!”

    “没拜师之前,他叫花不语。”白若仙补充道。

    “这……依旧很般配!”瀛洲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开口道:“师姐还是先和我说说三师兄有什么毛病吧,我好有心理准备。”

    “对啊,对啊,不知道三师兄又是朵什么奇葩,我都怕了呢!”若儿也在一旁附和道。

    白若仙看了一眼若儿,又看了看瀛洲,平淡地道:“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