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天途之清平乐 » 第一百九十章 不破不立

第一百九十章 不破不立

    国家大事,单单整顿了几个地方,惩办了一些不法分子,是远远不够的,这两年在三股势力的共同努力之下,衍武国力更加强盛,但却还远远不够,现在的衍武,若论人才接纳,不如靖国、安国;若论大族支持不如赵国、胡国;若论国家富裕不如南国、扶风……衍武现在除了武力最强,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抓起来。

    清平奉王命寻国回到汴梁后,便着手准备起新的草案,这两年她结合启泽留下的笔记,以及之前成功的变革家采取的措施做了许多准备,京城内与王上不断通信讲述想法,王上则将朝堂之内几个肱骨之臣的想法整理传递给她,京城外,随时联络千音阁,实时掌握伏清大陆各处动向,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又经过两年的准备,王上终于松口,同意清平和田煜明一起发动包括政治、经济、律法、教育、外交在内的大变革!

    衍武国一向提倡节俭,不准修建过多宫室府邸,禁止地方官和世家大族进贡,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那些大家族奢侈成风的习惯,衍武五千余万贫苦百姓平均每年每人仅有半两银的花销,可那些豪门大族的一个家丁就能随随便便一年花上十几两,于是清平他们第一步就将目标放在了那些世家大族上,但他们大都盘根已久,不便直接下手,于是从政治上,王朝新加了检察机构,同时设立建官,可越级上建,请明令法制,规范丧葬婚娶制度,严惩贪污纳贿。

    同时改进人才招揽制度,采取先梁王朝的科举制度,兴办学校,取消门第之见,能者皆可为官,大力培养人才,同时寒门子弟凡五品官者,皆称士流,鼓励清流学者在官府支持下治学。同设文武考核,从地方层层考取,每年各取一百人,此外还可自荐和试官,为平民和低阶官员提供更多的机会。

    此两项措施,这两年已经开始渐渐的渗透实施了,但因方案不够彻底,受到旧势力的反抗,这次清平他们准备跟他们来个彻底的了断!

    法律是治国根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过两年众人的推敲拟合,在衍武国既有的百条法律的基础上,有增加了劳役法,完善了税法和土地分配法度,同时将之前的法度通通细分,用词力求简洁完善,包罗万象,不给人钻空子的机会。尤其在世家世袭制度上,融合古代分封制,一层层分化他们的实力,无论政治、经济、教育,全部写入法制典籍,设定专门的审判官,限定三年草拟初案,同时下设法学,专设法务,推广法律知识,为民维权,监督贪官恶吏。

    而从王上开始下决心改善吏治的时候,就颁布了一道法律,减轻徭役赋税,全民农桑,国家出资兴修水利,在各个地方设武官,授民强身武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安抚百姓,促进安居乐业,限制土地兼并,提倡还耕于农民,同时鼓励商业发展,在各大城市设立专门的集市区。

    以上法度改革,经过三年使得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让衍武短短五年成为有识之士向往奔赴之地!

    国内安定团结,国外亦不可缺少联络,经过户部六人团队,加上他们府中谋士的共同磋商,在清平和王上的共同支持下,国家派遣专门的商官到各个边塞地区,与那些相对富庶的小国率先通商,派遣说客,游说四方,将衍武的善意带给各个周边小国,与之建立交往,让其安心,并组织民间交流会、商会,鼓励民众与外邦往来。

    三年时间,衍武国一片升平气象,之前因与赵国作战国内一切储备都未战争准备,劳财伤民,导致经济萎缩,民众贫困,世家大族却发战争财,这一次的整治让衍武整个富裕起来。

    但这还不够,三年民治法制之后,清平又联合田相和荐官百里相一起,设立了纳贤馆,清平辅助,田相选人,百里相实施,在整个伏清大陆寻得有能力但却不能为官的人,授予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和俸禄,让他们在民间寻找人才,授以技能。

    伏清大陆,以武为尊,以上种种清平都只是提出建议,加上辅助和站队支持来帮助制度的实行,接下来这个就是她独立完成的了。

    之前慕容家选人都是为自家选人,这次清平将慕容家的选兵法则与国家纳士制度融合,奉王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阶武者。

    为此,清平和慕容项泊两人一起,为了减少民众的辛苦,设定了十个报名点,让大家可以就近报名,而他们两个则派出十个小队的慕容家兵,由十个校尉负责在各地招人,由他们在各地选出两百个十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孩子,而清平和慕容项泊则会分头各到五个地方,去一一判定他们的选择,确认无误后,统一接到京城参训,每年在过年期间会有一个月的假期,他们可以回家见亲人,而且所有被选上的人家都可以收到五金,所以一时引起了民众的送子热,既能让孩子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又能赚到钱,谁不乐意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清平在之前巡视的时候见到一些流浪却十分有天赋的孩子觉得十分的可惜,所以想出了金钱补助。

    但全国上百万的少年,只选两千个,而且只从士族之下的平民中选择,还是让很多人都错失了机会的,但好在武举制度十分完善,不能加入国家护卫军,考得功名也是不错。

    所有被选上带回京城的人,清平会给他们安排统一的住房和衣物,提供吃住,并每月补贴一两银可自由花销,但同时每月也会有一次考核,全年考试三次不通过者,就会被淘汰,而每三年就会再选一批加入,所以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但有最好的老师在,这些人,只要能坚持下来,日后功成名就,便不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