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刘备一统天下 » 47 变化

47 变化

    “老秦,大生意!”

    “杨兄是我的财神爷啊。”

    丰县。

    杨猛和太史慈来到了老秦铁匠铺。

    接到刘备增加军备的命令之后,糜竺和陈登一方面扩充兵员,另一方面采购装备。

    考虑到老秦铁匠铺的军工品质,以及杨猛这一层关系。

    糜竺就把装备采购的任务交给了杨猛。

    “老秦,合作愉快啊。”太史慈和秦无双握了握手。

    “慈帅,玄德公任命我儿子为丰县县长,着实让我意外。没说的,玄德公要得东西,必须是最好的。”

    秦无双配合杨猛在丰县起义,对丰沛之战的胜利做出了了巨大贡献。

    反正丰县需要一个县长,用谁不是用?

    恰好秦无双在丰县树大根深,有实际掌控丰县的实力。

    所以刘备就把这个位子给了秦无双的儿子——秦剑。

    “三千张弓,一千架弩,一万把刀。”太史慈道,“老秦,有现货吗?”

    “嗯……虽然非常大宗,但如果调集全部资源的话,应该是有的。”老秦谨慎道。

    在没有准确统计库存的情况下,老秦不能打包票。

    毕竟,老秦铁匠铺的兵器一向畅销,虽然每批次出产量很大,但有不少都是提前预定的,所以目前的存量就需要仔细统计一番。

    即使当下不能满足,只要等到下一批次的成品,就能齐备。

    俗话说,一张弓,做三年。

    一批新弓诞生的同时,另一批也在有序制作。

    这样,一批又一批新弓诞生,就能保证总有成品。

    所以,即便是小规模的弓箭作坊每次开工也至少要做成百上千张弓。

    而像老秦铁匠铺这样的兵器龙头,一个弓箭作坊每一批次都是一千张起步,两三千张弓是常态,最高甚至一批过一万张弓!

    这样的弓箭作坊,老秦手里有十五家。

    所以,一次性产出三万张弓,对老秦铁匠铺的压力也不大。

    恰逢乱世,武器畅销。

    各大诸侯对弓箭的需求旺盛,所有就造就了弓箭市场的繁荣。

    老秦铁匠铺精良的弓箭品质,深受大河南北的诸侯青睐。

    实际上,不仅仅是诸侯军需,还有许多富家豪族也大量采购弓箭。

    乱世之中,手里有一把好弓,无疑会增加不少安全感。

    前不久投奔过来的刘晔,就持有一张上好的柘木弓。

    包括曹操方面的荀彧、陈宫等人,以及袁绍方面的沮授、郭图、审配等人,虽然作为谋臣基本不用身临一线战场去杀敌,却也有自己的佩弓。

    当今的汉天子刘协,也是有一把宝弓的。

    考虑到刘协目前只有十二三岁,又不是天生神力,能不能拉开御用宝弓,还很难说。

    弓箭持有者的身份越高,往往发挥威力的次数就愈加受限,但却价值连城。

    现在,太史慈采购的弓,当然不属于那些象征性的弓,而是作为弓箭手的制式装备,装饰不必太多,但一定要强悍。

    很快。

    统计结果就到了老秦手里。

    “四千二百张强弓,六百架床弩,环首刀五千余把。”

    “半个月之内,一定能补齐数量缺口!”

    老秦很有信心!

    老秦铁匠铺旗下作坊众多,这就是底气。

    “全要了!”

    “请尽快制作。”

    “另外,玄德公有意成立兵器工匠营,专门推进兵器改进以及新兵器研制。老秦是否愿意担任兵器工匠营的兵器大匠?”

    太史慈当即命人抬进来一万两黄金。

    “老秦,这可是个好机会啊。”杨猛道,“你不是一直都想研制出最厉害的武器吗?如今玄德公提供活动经费,你可以大显身手啦。”

    老秦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感谢玄德公的看重,我接受这个任命!”

    有了老秦的专业团队,刘备军团或许能够获得比其他势力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

    如此,将大大提升军团的战斗力!

    谯县。

    “主公要扩充骑兵?”

    “优质战马价格不菲,这恐怕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糜竺亲自携采购团队过来了。

    的确,当下的马匹非常紧俏。

    尤其是战马良驹。

    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要成规模组建骑兵团,单是马匹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但是,兵贵神速。

    来去如风的骑兵,是突袭利器,没有不行。

    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骑兵比步兵威慑的范围更大,灵活性更强。

    曹操有虎豹骑,公孙瓒有白马义从……

    放眼天下,诸侯大多有自己的骑兵精锐,即使有的名声不大,也是作战序列中极为重要的存在。

    刘备现在的领地已经有四郡,保持一支成规模的骑兵力量,就可以及时支援到位,从而大大缓解领地的防御压力!

    赵云驰援太史慈的三千轻骑,就是刘备整合了领地之内大部分骑兵的结果。

    不过,那些骑兵的战马品质大多不高。

    “虽然耗费巨大,但也该升级战马品质了。”

    刘备把糜竺带到金库,淡然道,

    “袁公路送来的十万两黄金,可以派上用场了。”

    看到刘备的决心,糜竺心中升起一股豪气。

    “主公,我一定做好这笔大买卖!”

    “不知主公中意什么马?”

    刘备思忖道:“素闻西凉铁骑之强悍,西凉马何如?”

    “不错。”糜竺表示肯定,“凉州产良马,临近的羌人部落更有优质的河曲马,吃苦耐劳,完全能够使用战场的高强度驰骋。

    “除此以外,天下还有至少三种名马。

    “伊犁马,汗血马,三河马。

    “此三者,皆不输于河曲马,且各有千秋。”

    刘备眼前一亮,速问:“如何?”

    糜竺如数家珍道:“先说伊犁马。

    “此马奔腾于高山之巅,身高腿长,步伐灵巧,速度力量皆为上乘。

    “更难得的是,续航持久,与河曲马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吾早年行商凉州,有幸识得此马,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绝对是马中良驹!”

    听到糜竺这样说,刘备立即叫好,再问:“另外两个呢?”

    “汗血马,产自西域乃至更远地方。此马速度尤其突出,可日行千里而不殆,十分惊人!当初董卓赐予吕布的神驹赤兔马,就是此类。”

    “赤兔马,好。”

    “但这类马过于帅气,虽然速度无匹,但负重不如河曲马和伊犁马。对于非将领的普通骑兵而言,这样的配置有些多余。”

    “那三河马呢?”

    “三河马是与汗血马比肩的另一类宝马,产自漠北苦寒之地,不输于汗血马,而且比乌桓骑兵的马匹更加高大威猛。”

    “哦!”

    “但是,汗血马和三河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贵。”

    “……”

    “这两者,先不说本身价值几何,但是长途跋涉运抵中原,身价也已经翻了数倍!全面列装不太现实。”

    听到糜竺这样说,刘备看了看面前的十万两黄金,不禁感叹,金钱多多益善啊。

    “我建议,主公可以采购性价比最高的河曲马,以河曲马为主,辅以越野性能更加优良的伊犁马。至于汗血马和三河马,可以作为将帅坐骑少量引进。如此,可组建更为实用的骑兵军团。”

    “好!就按照你的建议,买马!”

    ……

    ……

    睢阳。

    曹操因为父亲曹嵩遇害的噩耗,整日闷闷不乐。

    “主公,陶谦对我们怀恨在心,或许所谓的‘骚乱’就是陶谦那家伙捣的鬼!”

    戏志才给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陶谦!”曹操一拳砸在桌案上!

    “主公派了泰山郡守应劭前去护卫,怎么还出了这种纰漏?”陈宫问道。

    “对啊。”毛玠道,“我从琅琊返回的时候,专门去的泰山郡,亲眼看到应劭出兵……”

    “应劭到底有没有上心,要严加盘查!”满宠开始在竹简上记录。

    这个时候,一则快报传来。

    是泰山郡的消息!

    应劭溜了!

    “……”

    全场哗然。

    是陶谦蓄意报复,还是应劭畏罪潜逃,抑或就是纯粹的骚乱……

    越来越复杂了。

    但是。

    不论如何,曹操都已经把这笔血债记在了陶谦头上,记在了徐州之上!

    “陶谦,我要你死!”

    “我父死在徐州,必要去徐州报仇雪恨!”

    看到曹操冲动的模样,陈宫建议道:“主公,眼下豫州比徐州更重要,如果主攻徐州,势必会让刘备在豫州做大,对我们非常不利!”

    “公台,不要再说了。”

    “主公……”

    “不要再说了!”

    “……”

    “死的不是你父亲!子不报父仇,有何面目为人子?”

    曹操非常痛苦。

    他虽然强势,却非常敬畏父亲,即使父亲没有对他动过粗。

    仕途沉浮,他也多次借用过父亲的势力。

    曹嵩表面不参与曹操的起义,隐居琅琊,但是在暗地里却给了曹操许多支持,尤其是金钱上的……

    这个仇,是解不开了。

    “公台,”曹操突然道,“本初不是要我们合击吕布吗?你就辛苦一趟吧。”

    “我?”

    “对,我打算让陈留郡守张邈出兵配合袁绍,你就代表我一起去吧。”

    “……是。”

    陈宫的语气渐渐低微。

    在对阵刘备的节骨眼上,他居然被曹操派去对付吕布……

    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事,需要一个核心谋臣出面吗?

    难道……

    陈宫看向曹操,眼神逐渐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