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刘备一统天下 » 51 刘协的野望

51 刘协的野望

    “温侯!”

    张邈这一声喊彻底扭转了吕布的命运。

    原本,吕布这一路人马已经进退维谷,即将在兖州牧曹操与冀州牧袁绍的联合绞杀下灭亡。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

    “天不亡我吕奉先!”

    吕布哈哈大笑。

    “果然,上苍不瞎!知道我吕布忠心耿耿!”

    此时此刻。

    吕布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多年来为朝廷尽忠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前面来者何人?”

    “我乃陈留郡守张邈,专程邀请温侯过河。”

    “张大人!布感激不尽!”

    “船已备好,请温侯与部下尽快转移。”

    “多谢!”

    吕布与张邈点头致意,然后命令部下快速赶往船舶渡口。

    “孟卓兄,袁绍派人在后面追杀我等,恐会给你造成麻烦啊。”

    “温侯先撤,我自有办法退敌。”

    张邈和吕布各自伸出一条胳膊,紧紧地握了握手。

    “渡口自有人接应,待吾摆平追兵,再与温侯叙旧。”

    “好!”

    吕布重重地点了点头,果断地拍马离去。

    张邈如释重负地笑了笑,转身迎上了追赶而来的颜良文丑。

    “汝可是奉曹操之令而来?为何私放吕布?”颜良指着张邈怒喝。

    “你算什么东西!”张邈不仅不回答颜良的问话,反而严厉斥责道,“哪里来的无名小卒,竟然这么狂妄!就是袁绍来了,也没资格这般说话!”

    “嚯!张邈你好大的官威啊。”文丑拍马而来,“你这么叼,曹操知道吗?”

    “哼,伶牙俐齿!”张邈冷冷道,“我不知道袁绍与吕布之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上个月他们还在一起追讨黑山军。

    “以袁公宽以待人的秉性,断不可能卸磨杀驴。

    “尔等欲致吕布于死地,真的是奉了袁绍的命令吗?莫不是杀良冒功!”

    不等颜良文丑再反驳,张邈已经率军撤退。

    临了,他朝着颜良文丑喊道:“曹公一定会调解袁绍与吕布之间的纠纷。当今天下纷乱,州牧重臣之间不该再起事端,吾等期待袁公与吕布重归于好。”

    张邈还真没有给袁绍面子。

    他的弟弟张超有些担心:“兄长结交吕布而得罪袁绍、曹操,会不会得不偿失?”

    “当年我与曹操、袁绍一起兴义兵讨伐董卓,不说平起平坐,也不比他们实力差了。”张邈傲然道,“现在袁绍不择手段地偷走了冀州牧这个位置,坐实了小人行径!

    “至于曹操,他能当上这个兖州牧,是兄弟们捧他。

    “兖州牧的位置,真以为非他曹操莫属吗?”

    张邈从未真正地把自己当成曹操的下属,虽然看起来他这个陈留太守是兖州牧曹操的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自主的一方诸侯。

    毕竟,当初关东联军兴师动众,他们这些人可没有明确的上下从属,都是一方老大,谁领导谁?

    尊袁绍一声盟主,那是形势需要,至于最终咋办,决定权还在各家老大手里。

    如今,袁绍袁术兄弟公然背叛了联军,无视朝廷君威。

    可以说,是身为“盟主”的袁绍亲手葬送了联军的未来。

    陈宫说的不错,吕布每一次的“背叛”,都是在向朝廷靠拢……

    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条线是无法否认的。

    或许,相比目前的曹操,推举吕布为兖州老大,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孟德啊,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太自私。

    你的兖州牧都老伙计们捧出来的,可你却只当是你自家的东西,只顾着你的家人。

    做人要胸怀大一点,看看袁绍就比你强!

    真的,你真该跟袁绍学学。

    如果你离开兖州之后,还有雄心壮志,想回老家创业,没问题,伙计们依然会支持你。

    话说你真该去豫州发展,让一个幽州过来的刘备霸占你的老家,你真的能忍吗?

    孟德啊,不是我要赶你走,而是为了你好。

    你去豫州撵走刘备、袁术,遇到困难,大家还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助你一臂之力的。

    张邈完全说服了自己。

    虽然对曹操有点愧疚,但一想到以后会帮曹操给攻略豫州,张邈就宽心了不少。

    至于袁绍……

    难道他还能隔着黄河打过来不成?

    况且还有公孙伯珪替大家教训这个盟主,稳稳的。

    张邈现在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尽快与陈宫、吕布会合,共商大计!

    另一边。

    吕布上了陈宫的船。

    “温侯今后有何规划?”

    “暂时打算去投靠河内张杨。想想如今就连名不见经传的刘备都已经成了气候,可我……唉!不知公台有何指点?”

    “我听说温侯有意重回长安?是想再辅佐新君?”

    “唉。朝中人人自危,已经没有了朝廷的样子。我想力挽天倾,奈何……”

    “温侯已经位极人臣,把一条路走到了极致,是时候换一条赛道了。”

    “公台的意思是?”

    “我有一个计划……”

    ……

    ……

    长安。

    汉天子刘协孤独地眺望东方。

    虽然只有十三岁,但这个少年已经饱经沧桑。

    四年前,他与同父异母的哥哥见证了洛阳的风云变幻。

    皇宫大屠杀、兄弟大逃亡、强人斗法……

    结果,本来坐在皇位上的哥哥刘辩突然间就被废掉了。

    不满九岁的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了皇宫里的血腥。

    当被那个油腻胖老头扶上皇位的时候,他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厌恶。

    凭什么?

    凭什么由别人来决定谁坐这个皇位?

    难道这个位置不是他们刘家人的吗?

    一群姓袁的、姓董的、姓何的……凑什么热闹!

    这天下,难道不姓刘吗?

    想想先帝,先帝的先帝……

    他们十三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先帝十三岁、甚至更早一些,就重新夺回了身为皇帝应有的权力!很强势!

    先帝命人校《五经》,再推儒学繁荣,留下熹平石经为后人瞻仰。

    又开鸿都门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让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彼时四方来朝,进贡者不知几多。

    若是先帝在位更久一些,说不定能成为一个中兴之主。可惜。

    先帝的先帝同样完成了权力的掌控,君临天下。

    到了自己这里,可不能给他们丢脸啊。

    刘协不敢和别人倾诉,也没有人可以说话。

    他甚至不能流泪!

    不能为他们刘家的江山流泪。

    他要隐忍,要悄悄掌控权杖,惊艳所有人。

    可惜,身边的宦官近侍被袁氏兄弟赶尽杀绝,否则,他这个少年天子如何会像现在这般形单影只?

    如果没有袁氏兄弟屠宫,他现在还能有不少帮手。唉!

    虽然困难比先帝遇到的还大,但事在人为,一定可以成功的!一定可以的!

    “陛下,臣愿舍身游说关东诸侯,事不成,誓不回来!”

    “好,不愧是刘太傅的儿子!朕等你的好消息。事成之后,你就是第一功臣,满朝官位随你挑!”

    “袁绍已经没有侍奉之心,而袁术貌似还有忠诚存留,至少,袁术说过维护朝廷的话。我会先找袁术。”

    “嗯,一定要保重啊!”

    “陛下,臣愿不辞万死以振兴刘氏天下!”

    当初,他送刘和出长安,寻求外援,至今也没有消息。

    如今,两年过去了,刘和还活着吗?

    天下州郡,到底还有几个忠心大汉?

    皇兄已经低调地死了,这才是最恐怖的。

    堂堂的一个皇帝,竟然能被人驱离皇位,然后悄无声息地死去……

    自己的下场,能比这更好吗?

    近年来,刘协已经很少说话。

    他静静地看着吕布诛杀董卓,静静地看着王允、吕布守卫长安,静静地看着李傕郭汜等人卷土重来……

    原来,这就是权力的套路吗?看起来真幼稚啊。

    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应该做点什么!

    否则,这天下就不知道还有他这个汉天子了。

    对了,劝和!

    让天下诸侯知道,还有汉天子在!

    你们打你们的,我管我的。

    无论你们怎么打,这天下的主人只能是我!

    还有,多封刘姓州牧!

    无论如何,这天下不能改了姓!

    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

    袁术侵吞豫州、荆州、扬州,必须限制!

    扬州牧,必须要刘家人来做!

    “皇叔,你可愿为朕、为大汉镇守扬州?”刘协把刘繇带进密室说道。

    “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刘繇当场下跪。

    “好,袁术擅自领扬州牧,朕便授你扬州刺史。”刘协稳健道,“明日早朝,朕会提出这个议题,到时候,你要与李傕等人据理力争。”

    “臣领命。”

    “另外,你觉得刘备此人怎样?”

    “陛下说的是北抗曹操、南碾袁术的刘备?此人不可限量!”

    “皇叔也这样认为?”

    “嗯,虽然未曾谋面,但也听说了很多。刘备是天下诸侯里唯一心向汉室的侠客。与之相比,我们皇族的刘焉、刘表可就太自私了。”

    听到刘繇的评价,刘协笑了:“刘备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我们皇族的一员。我打算将刘备正式纳入皇族序列,让天下人知道,有一位大汉皇叔,在为汉室江山不遗余力!”

    “此计甚妙!”刘繇立即同意,“如果正式承认刘备为大汉皇叔,那么陛下的影响力将上升不知多少!”

    “嗯,听闻刘备已经进入豫州,就干脆让其担任豫州牧吧。”

    “陛下英明!”

    晋升刘备为豫州牧,是刘协最得意的一步棋。

    树立刘备这样一个典型,足以震慑放荡不羁的各路诸侯,同时也能感召不思进取的刘姓皇族。

    把刘备推为自己在天下的代理人,必能叫那些轻视自己的人不敢妄动。

    借势而为,制衡天下!

    刘协愈发自信。

    他的对手不仅仅是外姓诸侯,还包括了刘姓皇族的那些州牧。

    刘焉算是先帝一手栽培的益州牧了,可那家伙直到先帝驾崩也没能发挥作用。

    刘表倒是不错,以巧妙的手腕稳定了荆州,确保襄阳以南的万里河山还是汉室江山。

    可惜,刘表的能力也仅仅到此为止了。

    想让刘表精神抖擞,驱逐袁术……应该不可能了。

    幽州的刘虞忠心有余却武功不足。

    公孙瓒又那么暴力……

    真替老师捏把汗。

    现在,刘和生死未卜。

    倘若将来天下太平,一定好好重用老师这对父子。

    一个念头突然在刘协心中升起——

    回洛阳!

    那里才是皇帝应该待的地方。

    长安,是董卓一窝蛇鼠的巢穴。

    留在长安没有前途。

    真皇帝,就该回洛阳!

    只有重新回到洛阳,他才能成为真正的汉天子。

    如果只是待在长安,总会有一种声音在质疑他得位不正。

    他要在先帝的洛阳,重新恢复他们刘家的辉煌!

    权力,他要一点点夺回来!

    看着眼前空旷的大殿,刘协握紧了拳头。

    自从李傕晋升车骑将军以来,天子王殿就门可罗雀。

    所有人都跑去了车骑将军府。

    “先帝、皇兄,我真的能赢吗?”刘协默默地在心里发问,却从没有得到回应。

    当皇帝,真的好累。

    倘若自己手里有几个刘备这样的忠诚能干的大臣,何愁天下不定!

    太阳渐渐西斜。

    黄金般的亮光透过窗棂,把大殿变成了一片暗金。

    可是,天子在这里,却无一人过来分忧。

    “陛下。”

    一声呼喊打断了刘协的沉思。

    这种形势下,还能有人来看望这个少年天子的,也就只有尚书贾诩了。

    自董卓以来,刘协对西凉人已然有了阴影。

    但贾诩却是稍有的温和派,被这位少年天子称为“凉州的良心”。

    这位老先生虽然是李傕的部下,但却为自己这个少年天子提供了不少支持。

    “文和先生,各州战事就不要汇报了,陪朕走走吧。”

    “好吧。”

    贾诩无奈。

    的确没啥可回报的,天下还是很乱,天子还是没法。

    就是个象征性的汇报而已。

    而且本来应该是车骑将军亲自来的……算了,不提也罢。

    “陛下想回洛阳?”

    “!”

    “吾观陛下每每东望,想必是希望还于旧都。”

    刘协震惊贾诩的聪明,遂不露声色道:“洛阳是我朝百年故都,就这样弃置了,有些躲避乱局的意思,文和先生以为呢?”

    “陛下心怀社稷,此乃国家之福。”

    “先生刚刚说到回洛阳……朕也不止一次听到有大臣这样讲。这真的可行吗?”

    “现在还不行。”

    “……”

    “但有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