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美人好折枝 » 第二百五十四章 传书

第二百五十四章 传书

    见掌柜欲言又止,洛青辞追问道:“掌柜且说说偏生什么?”

    掌柜的又叹了口气,“偏生掌权者就是哄抬物价、从中牟取暴利之人。就在战事传来之时,国公府还在大摆宴席,肆意挥霍,百姓敢怒不敢言。要不是有一贫民无意冲撞了辞官多年的毛阁老的马车,闹到了皇上耳中,只怕庆王现在还在压榨百姓的血汗钱呢。”

    庆王?

    洛青辞知道药价一事有人在暗中操纵,却没想到,会牵扯到这么大,“那皇上是如何回应的?”

    “据说,皇上确实发怒了,把庆王召去骂得狗血淋头,但由于庆王认错态度极好,还说愿意拿出府中全部银两支援前线,皇上一听,也就作罢了。近年庆王借助国公府权势大肆敛财,已是城中供认不讳的事实。此事一出,百姓对庆王愈发不满。唉,我等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新任太子身上了。”

    言罢,掌柜忙着去招待客人。

    最后那句,洛青辞并未注意,她一直沉浸在前面的那些话。

    先有人贪污受贿,后有人借权谋利。庆王如此行为,仅因捐了些银两就作罢了吗?此举焉能服众?焉能定民心?

    这傲然至高的皇权之下,究竟还有什么,是不能被宽容的?

    “四国朝会在即,据说,东榆使团已过南楚边境,不出十日便会抵达令夏。”

    突然,耳畔传来一道声响。

    皇上这是不愿让东榆使团知晓南楚内乱?

    洛青辞心中恍然,道了句“难怪”,这才看向了门外之人。只见门外女子一身素净,面色从容。

    她瞬时眼中一喜,“辛夷姑娘,你这是……”

    洛青辞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在令夏城中见到面前之人。

    闻言,门外女子面上一笑,当即行了一礼,“辛夷自幼贫苦,飘零无依,能得姑娘青眼照拂,辛夷一生之幸。此来,愿在令夏小住几日。”

    “真的吗?辛夷姐姐!”

    闻言,洛青辞激动一语,以一种异常热切的目光看着面前之人。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近乎绝望、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会有人来到她的身边。

    ……

    不出五日,前线物资便已采购得当,预备踏上南岭之路。

    至于庆王之事,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城中百姓,都默契地闭口不谈。有了皇上的重视,城中物价渐趋好转了些。

    此事,如潮来潮往一般,迅速消散而去,恍然从未发生一般。

    众人关注的,又是南岭战事,以及欲来的东榆使团。

    辛夷姑娘的到来,让洛青辞很是高兴。

    但她并没有将她带回洛府,只将那茶楼交给她打理。或许这样,她能知道外面更多的信息。

    不知为何,她心中愈发不安且疑惑。总觉得庆王之事,暴露得是那么突然,又是那么赶巧……

    寂静的酒馆一角,一男子面色沉寂,独自下着一局残棋。

    不久,一侍卫走近,面色恭敬,“主子,庆王这次拿出了五十万两,皇上似乎并不打算再追究。”

    “东榆使团来得还真是时候,”男子眼中轻蔑一笑,随手丢下了手中棋子,正欲起身,随眼便发现桌旁放着的一册古籍,“这是?”

    “知道主子爱研究古籍,这是下面的人前不久从书铺中淘到的。”

    闻言,男子眼中一顿,凝视了片刻,恍然察觉到什么,“去将这批书都买来。庆王一事,就算他这次走运吧。”

    男子一语言罢,径直而去,丝毫未顾一旁一脸疑惑的墨方,以及楼外一辆刚到不久又悄然离去的华丽马车……

    春色满园的庭院之中,有一华服少女斜坐在水榭旁,仍由侍女服侍着。

    细看下去,会发现女子冰肌玉肤,姿容艳丽,只是眼部一道白纱,以及面上的一丝愠怒之色,生生破坏了美感。

    不久,院中传来一道脚步声。

    “都下去吧。”少女淡然一语,几名侍女面色恭敬地退去。

    随后,她这才开口,“如何?”

    “那批书不乏古籍珍本,其中就有一本是当年皇上赐给秦老太傅的。”

    秦老太傅?少女心中喃喃一语,瞬时明白了什么。

    是为她!为什么我们都定下婚约了,你还念着她?

    “砰!”

    一杯新茶骤然摔落,留下一地的残迹。下方之人看着少女微红的手,以及面上压抑的神色,不由有些担心,“郡主?”

    闻言,少女这才缓了缓神色,“闻笛,孙月溪没必要再留着了。”

    下方之人眼中一顿,瞬时明白何意,“是。”

    ……

    嘈杂声繁,道有远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来往的人群之中,一辆马车停靠在侧。少女刚下马车,便见一旁站着道人影,似在等人。

    “见过洛大小姐。”

    “李公子这是?”

    洛青漪回了一礼,不由看了看府门。他是来找阿辞的?

    李良年面上一笑,从袖中取出了一张折纸,“日前整理大军文书,无意在奏报中发现了此物夹带其中。我想,这应该是黎兄想要给姑娘的。”

    折纸很小,只一个“洛”字标识。

    洛青漪眼中一顿,还是接过,翻开之后,只见纸上留有两行端正的字:最是情多无置处,愿赴南疆身许国。

    刹那间,她眼中闪过一丝错愕,继而有些慌乱。

    错愕在于她已知其意,慌乱在于这以身许国之语,他出什么事了吗?

    见面前之人有些异常,李良年生出些疑惑,“洛大小姐放心,这纸上的内容李某并未看过,也无旁人知晓。不知这信上的内容可是有何不妥?”

    “哦,没什么,多谢李公子为我传信,”洛青漪缓了缓神色,面上一笑,“不知这张纸是何时送来的?前线战事如何?”

    “哦,这张纸是下人无意弄翻了文书才被发现的。当时几封奏报混在一处,既有旧时的,也有新到的,我也不知这封信是何时传来的。”

    李良年笑了笑,思索着回道:“至于南岭,并无噩耗传来,还请洛大小姐放宽心。对了,我明日将奉命押送物资,不知姑娘可有回信需要李某送去的?”

    闻言,洛青漪安心了几分,“哦,不必麻烦了。”

    “洛大小姐今日去积善堂,怎是一个人?”

    “今日阿辞起得晚,便没叫她。李公子到此,进府喝杯茶水如何?”

    “不用,信已送到,李某还有公务在身,就不便打扰了。”

    李良年迟疑了片刻,拱了拱手,便径直离去。

    芙蕖院中,洛青漪看着纸上的文字,心中隐隐不安。

    从南岭到令夏,消息最快也要两日。眼下南岭战事已过了半个月之久,除了首战告捷,再无捷报传来。

    南岭,到底出了何事?

    忧思不断的人啊,彻夜未眠。

    第二日,丞相府公子李良年奉命前往南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