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美人好折枝 » 第四百二十二章 探知(中)

第四百二十二章 探知(中)

    时值冬月,一场大雪忽至。令夏城银装素裹,片片雪花飞散,落英缤纷。

    一恍,几日已过。

    花越每日都会在宫中意外出现,然后带我偷溜出宫,往往一玩就是一整日。

    我喜欢出宫,去感受城中热闹的气息。

    那人似乎也默许了我的出宫,除了每日黄昏守着我归来,并未多言。

    我喜欢出宫,可以不去想烦恼的事……

    又一日,花越在带我逛遍了大半个令夏城后,带我去了一家茶楼之中。

    一入茶楼,一股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满桌的人群、不断的吆喝、碰撞的酒杯,夹杂在四座的议论声中,鲜活而精彩。

    “小冰清,逛了这么久也累了,我们不妨坐下好好喝杯茶。我跟你说啊,这茶楼的说书先生可是口才了得,场场满桌。”

    听着花越的叙述,我笑着喝了杯茶,目光放在了那台上的说书人上。

    只见他拂袖一挥,惊案一拍,台下纷纷噤声。

    见花越斜坐着喝茶,我则将注意力投入了那台上的侃侃声中。

    闲坐半响,我大概听明白了这个故事。

    说书先生讲述的,是一位武林盟主接连收了一男一女两个徒弟,两名弟子朝夕相处,行侠仗义间渐生情意,却意外得知他们出自一对仇家,他们的师父想让他们自相残杀的故事。

    这个故事着实有趣,我听得入迷,直到被满桌的喝彩与掌声惊醒。

    楼下人声鼎沸,“继续说!”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小冰清?”

    花越面上笑了笑,信手扇着扇子,“小二,去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我不解何意,只默默看着。

    不久,房中到了个中年男子,客气一语,“客官有何吩咐?”

    花越眉目一挑,随即掏出了一张银票,“这下面讲的故事好是好,就是陈旧了些,另说个新的有趣的来。”

    “好嘞,客官稍等。”

    看着掌柜笑得乐不拢嘴离去的身影,我不由白了眼身旁之人。

    这人还真是财大气粗。

    我也注意到,他似乎真的很有钱,几日下来,若不是我拦着,他只怕能将整条街买下来。

    他笑着看了我一眼,吃着花生米,示意我继续听下去。

    我被这楼中的热情感染,亦生出了几分兴趣。

    “诸位安静!”

    说书先生罢了罢手,笑道,“这个故事诸位已在此听了多遍,今日,老夫便另说一个有趣的,而且是曾经发生的。诸位意下如何?”

    一语言罢,台下众人一震高呼,“好!”

    惊案一拍,四座再次噤声,只见说书先生捋了捋胡须,便开了口,“今日,老夫便与诸位说说那平南侯府洛三小姐的故事。”

    闻言,我心中一顿。我没想到,这个称呼会在此响起。

    我看了眼身旁之人,他已经打起了瞌睡,似是累了般,我有些无语。

    “要说这平南侯府的洛三小姐,趣事可就多了。我们就先从这位小姐的出身一点一点说起。

    “平南侯洛老爷子大家已经熟知,就是当年镇守南疆的洛大将军,一生为国尽忠,功名赫赫,已故多年的洛夫人就是当年德高望重的秦太傅之女。

    “想当年,洛大将军与秦家小姐的结合亦是令夏城中的一场佳话。洛侯爷与夫人膝下两女,长女洛大小姐正是如今的黎府少夫人,今日要说的,便是洛府中排行第三的众所周知的洛三小姐。”

    说书先生换了口气,继续道:“这位洛三小姐可是了不得,自幼便身患重疾,无药可医,当年闻名天下的余神医都曾断言她恐不过十六岁。

    “诶,别看这位姑娘体弱身娇,可是古道热肠,自幼就爱行侠仗义,替人打抱不平,常常携一柄长剑埋名游迹于市井,做得许多好事。就说当年令夏城中横行多年的穆氏小少爷,就曾被洛三小姐收拾了一顿。”

    “好!”

    语落之时,茶楼四座传来一阵掌声与喝彩,看着众人眼中的赞赏之意,我不由心生错愕。

    说书先生咳嗽了一声,继续道:“且说洛三小姐不爱红装爱武装,承得洛氏风骨,素有巾帼之风,只是那体内顽疾,着实让人心生惋叹。

    “为此,洛夫人四处寻医问药,终是无果。后洛夫人在去寺庙祈福途中不幸身亡,洛三小姐自此离家三年,离家那年,也不过才十三岁。”

    一语言罢,四座寂然,良久,才得一微弱问语,“这洛三小姐为何要离家出走呢?”

    说书先生轻叹了口气,“具体缘由老夫也不得而知。有人说是洛三小姐怀疑洛夫人之死是有人蓄意为之,是外出调查真相去了;有人说是洛三小姐心中悲痛;还有人说是洛府当时得罪了什么人。”

    四下亦是寂然,良久,又有人开口,“那洛三小姐离家三年,是去了哪儿呢?”

    “诸位莫急,且听老夫慢慢道来,”说书先生拍了拍桌子,四下安静,“据说洛三小姐离家后,拜师于祁延山。要知道当时并非祁延山招收弟子的时候,洛三小姐能凭一己之力进入祁延山足见其能力不凡。或是上天垂怜,三年之后,洛三小姐回到令夏,身上的病已然痊愈。”

    一时,四下不乏欢呼之语。

    “洛三小姐平安归来,瞬时引起令夏城中热议,其中不乏流言蜚语,洛三小姐全然不顾,时常出入茶楼酒肆,别有一番劫后余生的淡然之意。

    “此时的洛三小姐正值芳年,惊才艳艳,据说曾在宫中一子破解公孙先生留下的棋局,这对不过读了两年学的洛三小姐而言可谓聪慧过人。

    “洛三小姐为人热忱,一回令夏便广结好友,就曾与当时深受先皇宠爱的景乐公主结为好友,每每宴会相遇,景乐公主必与之同行。

    “当然,说到洛三小姐的朋友,那就有的数了。我们所熟知的丞相大人、易安馆的那位神医姑娘都与之私交甚好,南阳王府的林世子和林大小姐对之称赞有加,更与巧云阁和当时绸缎庄的两位东家深有交情,就连德高望重的慧远大师和曾经千音坊的那位姜语姑娘也曾为之惋叹。

    “此外,北宸的羽潇公主、羽牧王子,西境的镜舟王子和第一大富商金家公子与之俱是故交,不可谓不说是私交甚多,足见其是个怎样的有情有义的女子。”

    “这个我知道,据说洛三小姐还曾与当时还是王爷的皇上传出过一段绯闻呢。他们猜想,皇上还在平宣的时候,就与洛三小姐相识了呢。”

    中途传来高声一语,引得四座哗然,笑语不绝。

    说书先生亦是一笑,随即缓了缓情绪,“要说洛三小姐真正叫人难忘的,还是那一颗行善之心。

    “据说她在祁延山学艺时,就曾在一次剿匪途中解救上百村民。回到令夏后,就说南岭一战,洛家姐妹变卖了嫁妆,为南征大军凑了一大笔银两,就是善事一件。

    “当年令夏城中药价疯涨,是洛三小姐暗中拿出银两资助易安馆多日,让无数贫苦百姓得以救治;后来城中难民不断,洛府刚经大火,损失惨重,也是洛三小姐说服洛府众人率先设蓬布施,赈济灾民。

    “凡此种种,不可巨细。洛氏一门忠君爱民,洛三小姐善心常在,亦不失洛氏遗风。”

    一时,四座议论纷纷,感叹不已。

    我的心中沉寂一片。

    “后来呢?那位洛三小姐怎样了?”

    议论声中,不知何人传来稚声一语,引得众人纷纷沉寂。

    说书先生深叹了口气,眉目凝重,“洛三小姐人品贵重,怎奈造化弄人。那一年令夏城乱,二王欺压百姓之余,相互勾结,秘密抓捕了当时还是王爷的皇上。城中人心惶惶,先皇大怒,下令搜查,洛三小姐自此消失在那场动乱之中。

    “据说,有人曾亲眼看见,洛三小姐曾出现在当年失火的骊山行宫。事后,洛府几番搜寻,都无结果。这位名动一时的洛三小姐,只怕早已身陨于那场大火之中了。”

    四处俱静,话落有声。

    少顷,座下泣泪者有之,掩面者有之,叹息者有之,饮酒者有之,俱被一种莫名的悲痛包裹。

    我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包围。可以明确的是,那并不是感伤。

    “怎么样?”

    这悲痛的氛围中,我骤然听到了这熟悉的声音,忙回过神来,疑惑地看着面前不知何时醒来的男子。

    他目光澄澈,“怎么样?小冰清,听了这些,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听到这个问题,我心中一顿,从他的眼神中,我骤然明白了什么,“可以告诉我她的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