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逃不掉的江湖 » 第一章:说书先生

第一章:说书先生

    “啪!”

    惊堂木重重的落在桌面上。

    这是一间酒楼,装修华丽,雕梁画栋,大堂里坐满了宾客,只是看他们所穿的衣衫便能看出在场的皆是富庶人家。

    “曲不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坚,蜜饯黄莲终清苦,强摘瓜果不能甜,好事总得善人做,那有凡人做神仙。”

    说书先生坐在酒楼大堂的一角,面对着各方宾客不慌不乱,拿起酒碗慢咂一口,随后长舒一口气,想了想说道。

    “列位,今天小老儿给大家讲讲咱们这沿江城的杨家如何啊?”

    大堂坐着的酒客纷纷叫好,似乎这杨家在这沿江城有很大的威望。

    叫好声传到酒楼外,引得路上行人纷纷往酒楼看。

    酒楼对面有一条小巷子,阴冷潮湿的巷子里零零散散瘫着一些乞丐。

    听到这叫好声,离巷子口近一些的乞丐皆是咽了一口口水。

    坐在最外面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脸上的皱纹深得好像刻在脸上一样。

    他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一根被盘的发亮的用随处可见的树枝做成的拐杖陪他一起靠在墙边。

    他望着酒楼的方向,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渴望的神色,却又很快暗淡下去。

    酒楼内,说书先生继续说着杨家的故事。

    “这杨家啊,那可不是一般的家族,一家的忠臣良将啊。”

    “列位都知道,百年前我们这可不是一个帝国,而是九个王朝同在一片大陆上。”

    “自七十年前,也就是九州历239年,九大王朝突然开始发动战争,打了二十年天下三分。”

    “直到九州历299年,三十岁的先皇征战了十年,终于统一了正片大陆,建立了我们大夏王朝。”

    “可以说到今天为止,除了北方草原的蛮子,天下皆是我大夏王朝的!”

    “而杨家,便是当年跟随先皇战斗的第一批人。杨老将军,也就是现在杨府杨老爷子的父亲更是当年跟随先皇的父亲战斗过的人。”

    “当年杨老将军有七个儿子,最后死的只剩一个儿子,也就是杨老爷子。”

    “杨老爷子有两个儿子,当年在跟随先皇战斗的时候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只可惜在当年一次败逃中,杨老爷子的两个儿媳都战死了,二儿子也在那一场战斗中落下病根。”说书先生的声音有些低沉。

    “可以说杨家一家子都是英雄!”说书先生语气坚定。

    “哪怕现在,杨家大郎杨崇文依然带兵驻扎在北方边境,他的五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武艺非凡,跟随他一起驻扎在边境。”

    “但可惜的是,自从五年前先皇驾崩,文帝即位,如今这位帝王似乎不是那么适合。”

    酒楼里的客人听见说书先生的话均是一惊。

    要知道这可是非议帝王,这是要杀头的死罪啊!

    可是看着说书先生一口一口白酒下肚,估计也是醉了。

    只是……说书先生平日里从不喝酒的啊,今天不仅突然要了酒,竟然还喝醉了。

    说书先生可能是说到兴起,也没注意酒客们的神色表情,反倒是继续说了起来。

    “自文帝即位以来,昏庸无道,贪图享乐,短短五年,百姓民不聊生。”

    “不但如此,还建立监察司监察天下,我相信本意是好的,但是你不能建立完就不管了啊!”

    “监察司监察百官,却联合贪官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能有今日就是监察司的错!就是文帝的错!”

    说书先生越说越激动,说到这里甚至流下眼泪。

    “皇朝西北秦州,有义士揭竿起义,却被监察司强势镇压。”

    说书先生站起身,露出无奈的苦笑。

    “可悲!可怜!文帝贪图享乐,甚至召集大量民夫开辟运河,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乘船出行,我……”

    说书先生话还没说完,只听见一声破空声,一支羽箭直冲冲的射来,正正命中说书先生的喉咙。

    说书先生嘴里流出鲜血,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酒客们惊讶之际,忽然听到酒楼外传来一声高喊。

    “监察司办事!尔等速速离开,此人为魔门中人,切勿相信其鬼话。”

    酒客们闻言纷纷跑出酒楼,甚至连账都没结。

    距离酒楼几十米远的地方是一家茶馆。

    茶馆二楼靠窗坐着两个颇为妖娆的中年男人,其中一个手边放着一张弓,另一个手边放着一柄剑。

    “唉,这魔门中人是越来越多了。”手边放着软剑的男人抿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

    “想这些干嘛?咱们还不是听命行事?”使弓男人接茬说道。

    “罢了罢了,今晚的目标选好了吗?”

    “确定了,大人吩咐让咱俩带人灭了杨家。”

    “杨家?还真是巧啊,难怪要我们扮成监察司的人。”

    “慎言!你我如今就是监察司的人。”

    ……

    酒楼里的客人突然都惊慌失措的离开的样子,也是吓到了对面巷子里的乞丐。

    他们占在这里也是为了等酒楼客人出来的时候,方便讨些银钱,结果客人慌慌张张的离开,倒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但也没办法,这里注定讨不到钱了,乞丐们只能骂骂咧咧的离开。

    除了一个人。

    就是之前所说的老乞丐。

    他依然一副要死的样子瘫在巷子口。

    这时,门口进来一个中年男人。头戴瓜皮帽,帽子的额头中间点缀了一块碧绿玉石,身上穿着一件绣着精致刺绣的黑色长袍,外面罩着一件青色马褂,腰间一块玉牌刻着杨府二字,手上大拇指戴着一个翠玉扳指,足以证明这是一个富贵人家。

    “哟,杨总管,您可是稀客啊今儿个怎么寻思来丰益楼点菜了啊。”酒楼的掌柜见到来客急急忙忙的迎了出来,双手抱拳打着招呼。

    杨总管抬了下手微微抱拳就当做还礼了,说道:“卢掌柜您客气,这不家里二少爷和三少爷都回来了么,要知道咱家二少爷可是最爱吃江主厨做的菜了。出门这么多年,还是觉得您丰益楼的参羹最地道,这不咱家老爷命我来您这儿点俩菜。”

    卢掌柜这边将杨总管引到桌子旁坐下,一边倒茶一边说道:“嗨,都您捧啊,还是老样子呗?”

    杨总管喝了口茶说道:“对,江氏参羹,黄金凤凰蛋,再来个八宝珍鸽。”

    卢掌柜痛快回道:“得嘞,您稍等。”说完就急急忙忙去往后厨吩咐做菜。

    这时候杨总管才看到酒楼里死了人,顿时大惊失色,叫出声来。

    卢掌柜听到声音赶紧走了出来,看着杨总管的样子也是急忙上前安慰。

    “唉,今儿个这说书先生也不知怎么了,要了一大碗烧刀子,然后就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结果就成这样了。”卢掌柜苦笑着说道。

    杨总管当年也是跟随杨家老爷子打过仗的,之前叫出声也是因为这几年一直过着安稳日子,事发突然罢了。

    “这……难道是监……”杨总管话说一半,手指指天看着卢掌柜。

    卢掌柜只能无奈点头,随后说道:“杨总管今日怎么寻思来我这点菜了?莫非家里少爷回来了?”

    “可不嘛,今儿个一早,大少二少就都回来了,家里老爷跟三少爷都高兴坏了。”杨总管提起家里的两位少爷就收不住笑意。

    “我听说您家二少现在入朝为官了?那三少呢?”陈管家好奇的问道。

    杨家大郎的五个孩子那也不是一般人,大少爷杨仁,字明性,今年二十九,一身武艺都是军阵当中练出来的,如今跟着父亲驻扎在北方边境。

    二少爷杨智,字慎独,今年二十七,前两年的金科状元,自幼就喜欢读书,杨家老爷子给他起名杨智,还给他取了个慎独的字,希望他以后入朝为官时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时时保持正念。

    三少爷杨义,字克己,今年二十五,自幼习武,一手杨家枪法炉火纯青,从小师从杨家老爷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十六岁时入伍,仅仅经过三个月训练就被杨老爷子调到北方边境,在战场上呆了五年。二十二岁出门闯荡江湖,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流高手,枪法大事。跟几位知己好友加入了江湖上一家二流门派——飞灵门,在其中担任长老一职。

    四小姐杨礼行,也是大家闺秀,女工刺绣读书学艺那是样样精通。

    五少爷杨信,字守心,五个孩子好像只有他是例外,学文学武天赋都没有很出众,只是刻苦罢了。

    “是啊,我家二少现在已经是国子监四门博士了,三少爷也不一般,现在已经是飞灵门的长老之一了。”杨总管笑呵呵的回答道。

    “嘶,好家伙,四门博士,这可是正七品的官位了。飞灵门,这也是江湖二流门派的魁首了。您家这两位少爷可真了不得。”卢掌柜一脸羡慕地说道。

    这时,酒楼的伙计提着一个食盒从后厨走了出来,“杨总管,您的菜好了,卢老板特意告诉厨师先给您做的,您拿好。”

    杨总管道了声谢,付过银子之后提着食盒就要离开。说道:“卢掌柜,我就先走了啊,家里着急吃饭,这二少三少后天就要走了,我得赶紧回去了。”

    说完转身就离开了酒楼。

    杨总管从酒楼出来就提着食盒快步往杨家的宅子走去。

    为了快点回去准备晚宴,杨总管准备走条小路,穿几条巷子。

    在穿过酒楼对面那条脏乱的巷子时,巷子旁瘫坐着的老乞丐向杨总管伸出了自己满是泥垢的手。杨总管眼神瞥了一眼那个老乞丐,左手提着食盒,右手从怀里拿出几钱碎银丢给乞丐,又掏出一块手帕,轻捂着鼻子加快了脚下的速度。

    老乞丐慌乱的接住银子,正要道谢说点吉祥话的时候,抬眼却看到巷子的另一头跑过来几个手拿木棍的汉子,对着杨总管一通乱砸。

    老乞丐见状,也顾不得道谢,揣起银子忙不迭地拄着拐杖离开了巷子。

    只是在听见身后杨总管的惨叫声时,那浑浊的双眼似乎有了一点波动,却又很快沉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