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逃不掉的江湖 » 第六章:葬花谷中

第六章:葬花谷中

    杨信不知道他躺了多久,反正他醒来的时候就已经不在谷底了。

    杨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

    这是一间用原木做成的房子,一根根相同粗细的原木用木板固定成墙,同样的原木做成房顶。屋子内的家具也基本都是木头做的,房子正中间搭了一个土制炉子,只是现在没有点燃。

    杨信看到这情景懵了一下,他并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过来的,甚至之前的记忆也变成了一片空白,他只记得自己叫做杨信,其他的一概不知。

    就在杨信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之时,房间门被推开了。迎面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粗粗的眉毛,深邃的眼睛,长长的头发在头顶扎了一个发髻,嘴巴上面留了一条一字胡,身穿一件洗的发白的黑色长袍,手里端着一碗汤药,散发着浓浓的药味,飘着淡淡的热气。

    “醒了?那就把药喝了。”中年男人将药放在桌子上。

    杨信费力的从床上爬起,一步一踉跄的挪到桌子旁,一屁股瘫坐在圆凳上,颤抖的双手抓住汤碗,将碗里的药大口的喝进肚子里。

    杨信轻轻的把碗放在桌子上,却因为双手的颤抖使得碗和桌面发出了一连串哒哒哒的碰撞声。

    杨信缓缓的用手擦了一下嘴巴,双手撑着桌子费力的站了起来,双手抱拳对着中年男人鞠了一躬,说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那男人就这样受了杨信一礼,收拾起汤碗,往屋外走去,说道:“能动了就出来吧,活动活动身子,马上吃饭了。”

    杨信点了点头,感激的说道:“谢过恩公了。”

    中年男人不说还好,一提到吃饭杨信确实感觉到了饥饿感。毕竟昏迷了不知道多久,醒来后也只是喝了一碗汤药。

    杨信揉了揉肚子,打了一个嗝,从嘴里传来的一股药味让杨信不禁的皱了下眉。

    “还是应该吃点东西。”杨信想着。

    于是杨信扶着桌子缓缓的朝着门外挪动,推开房门,突如其来的明媚阳光让杨信不由得眯了眼,等到看清外面的世界时,杨信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依然是在山谷里,放眼望去是漫山遍野的花,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妖艳盛开的,含苞待放的,千姿百态,艳丽非凡。

    在这漫山遍野的花丛中,只有两座房子和一个小棚子,那中年男人正在小棚子里忙活着,估计应该是厨房。

    两座房子都被木头架在高处,离地面至少也有三尺多。杨信扶着梯子走下楼,正要感叹一番的时候,忽然听到“吱嘎”一声,对面的房门也打开了。

    从对面房子里走出一个男孩,大概八九岁的样子,身上是一件白色的粗布长袍,长长的头发被一个发带束在头顶,那男孩一双柳叶眉,桃花眼,温润如玉,公子无双,哪怕还没长大就已经能看出是一个美人坯子。

    那男孩正伸着懒腰,看到杨信正在看他,眼睛一眯,笑着说道:“哈,大哥哥你醒啦,身体如何?感觉还好?早饭吃了没?估计是没吃,药喝了没?应该是喝了……”

    “川芎,过来吃饭”中年男人打断了男孩的啰嗦。

    “川芎?这名字好生奇怪,不知有何寓意。”杨信思索着。

    “既然出来了,就过来一起吃吧。”中年男人招呼杨信。

    杨信双手抱拳对男人说道:“那便谢过恩公了。”

    “哪来那么多谢,一顿饭而已。”中年男人摇摇头。

    “那也是要谢的。”杨信微微笑了一下,便坐在圆凳上。

    桌上摆着两个盘子,都是简单的清炒小菜,还有一盘腌萝卜,一锅白粥,十分简单的一顿饭。

    虽然简单,但杨信很饿,所以吃的也很香。咸菜配白粥,最是养胃。

    第一碗唏哩呼噜就被杨信倒进了肚子,虽然没饱,但杨信不好意思再去盛粥了,毕竟这里的两位主人连一半都没吃下。于是杨信放下碗,简单用手擦了一下嘴,表示自己吃完了,但眼神里还是流露出了一点渴望。

    那中年男人也没抬头,一边吃饭,一边说道:“没吃饱就自己去盛,你身子还没养好,要吃饱才行。”

    杨信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刚要道谢就被中年男人打断,“你要是再谢就别吃了。”

    杨信只好咽下已经到了嘴边的谢字,拿着碗去盛粥。

    杨信又吃了三碗粥才有了饱腹感,这时才发现满满一锅粥竟是被自己吃了大半。

    转头发现那男孩正好奇的看着自己,“你吃的可真多,要是我也能吃这么多就好了,师傅说多吃饭才能长身体。”

    中年男人见杨信吃完了,起身往刚刚那男孩出来的屋子里走去,说道:“川芎洗碗,你跟我来。”

    川芎一脸无奈地收拾碗筷,杨信对着川芎露出了一个歉意的微笑,然后起身朝着中年男人走去。

    杨信跟着中年男人走进屋内,这个房子的布置明显要比之前的那一个精致一些。

    屋子内的家具都被打磨过,墙上有一些字画装饰,笔迹略显稚嫩,明显是新手练笔之作,只有挂在正中央的一幅写着“静心”二字是老手所作,应该是出自名家之手。

    中年男人将杨信引到桌旁,让杨信落座之后,说道:“把手拿来,我在摸摸你的脉象。”

    杨信将左手放在桌上的脉枕上,中年男人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目轻轻按压在杨信左手手腕上,过了许久才放开手。

    “嗯,再有个两三日你的身体就恢复了。”

    杨信听到这话,顿时开心了起来,可是想到自己没有之前的记忆,又开始皱起了眉头。

    杨信看着中年男人,略带期待地问道:“恩公,我受伤之前的记忆都忘记了,您看这能治么?”

    中年男人听到这话,也皱起了眉头,拇指和食指两根手指在下巴上来回搓弄,思考了一下才说道:“你这失忆问题应该是外物重击头部导致的,目前我也没什么好的办法解决,或许以后他自然而然就想起来了。”

    杨信感到失落,但很快就收起了情绪,毕竟能活着已经很好了。想到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这救命恩人的姓名,杨信起身便拜。

    杨信双手抱拳,长鞠一躬,说道“恩公,不知您可否告诉在下您的名字,日后若有机会定报此次救命之恩。”

    那中年男人说道:“吾名当归,李当归。”

    杨信记下这个名字,继续说道:“恩公,您的名字我记住了,日后若是有用的上我杨信的地方,我杨信义不容辞,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李当归摆了摆手,说道:“刀山火海就算了,不过我倒是真有一件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杨信急忙回道:“恩公这是哪里的话,只要我能做到肯定答应!”

    李当归看着杨信说道:“我想传你一门武艺。”

    杨信一脸疑惑的问道:“恩公这是何意?”

    李当归说:“你可知我葬花谷一脉?”

    杨信回答:“不知。”

    李当归摇了摇头,说道:“也是,你都失忆了,那我就给你好好讲讲吧。”

    “我葬花谷一脉专精医术,已经传承八百余年,每一代弟子都只有一人,若是这弟子有习武天份,便将医武两道皆传给这一人,若是没有习武天份,就要为这弟子找一个护卫之人,将医武两道分别传授。”

    “我这弟子是我从小捡来的,因他性情热情,活泼好动,我给他起名川芎,这川芎在医术上来讲性温,且有活血化瘀镇静之用,我给他起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他可以静下心来学医。”

    “这孩子自幼跟我学医,我也叫他练武,可惜练到现在依然不入流。”

    “所以,我希望给他找一个护卫之人。但是这护卫之人必须习练我葬花谷一脉的武学,只有习练了我葬花谷一脉的武学才能做到与医术一脉的弟子心意相通,才能更好的保护另一人,所以这护卫之人只能从小培养。”

    “刚才我给你把脉时便察觉到你虽学过武艺却也只是强身健体之法,虽然年纪稍大,但也符合条件。”

    “因此,我想传你武艺,让你做我这弟子的护卫之人。不过你放心,你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更何况,你以后定要出谷去寻找自己的记忆,你二人结伴同行也是个照应,不是么?”

    “求恩公传我武艺!”

    杨信听到这话,没有犹豫,直接跪地磕头。毕竟他自己也能感觉到,自己身体根本没有学过武功,体内一点内力都没有,自己若是就这样出谷,那肯定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立马就答应了。

    李当归见杨信答应,也是急忙将杨信扶了起来,说道:“你身体还弱,暂且修养着,等到过几日身体好了,在办拜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