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让曹操做选择题开始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海誓山盟应万箭穿心

第一百二十八章 海誓山盟应万箭穿心

    “尹姐敌兵攻城。”

    “老公的大部队攻过来。”

    “我一个人无法守住这座城!

    “咚咚咚!”

    郭太望着城外营寨已没有火光,但擂鼓声还是隔段时间才想起来。

    “将军!这是敌人疲军之计!想把我们拖得一蹶不振!”

    郭太思索着说:“选一千名骑兵,过半个时辰,和我秘密出城去偷袭敌营!”

    总之己方士卒无法入睡,趁对方已休息时,突袭了一次。

    过了大半个时辰,吕雯望着尚未下珠穆朗玛峰的曹铄不有一声赞叹,此峰迟早雪崩。

    “杀人了!”

    营寨里里外外同时想到喊出声来,吕雯心里喜开了花,那匹卢马,率领二千玄甲军随即冲出门外。

    “坏了,埋伏起来了!”

    郭太刚刚冲进营寨,就遭到四路骑兵围追堵截,赵云、典韦、吕雯、张昉等死者将郭太千部骑兵围歼得奄奄一息。

    “下马被缚,不然格杀勿论!”

    吕雯喊了一声,长枪直指郭太。

    “投降?妄想!杀了吧!

    “嗖嗖嗖!”

    无数支箭矢射向郭太所在的军队,而自己千百骑兵尚未冲到吕雯面前,就变全射在刺猬身上。

    “你……

    郭太难以置信的看了吕雯背后骑兵一眼,不就是对冲么?怎么就冲错了方向呢?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他要去找人把她放下来!为什么要放箭?为何要射向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放一支箭?

    可这道题他只有拿到地府才能提出来。

    吕雯说:“老爷有命令,要将敌人的头都砍了,都丢进城里去。步卒们就开始筹备攻城了!”

    “诺!”

    千余人头抛入城内,惊动城内白波军3万人,其渠帅战死,又如何应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次大规模叛乱呢?是天灾人祸还是天灾人变?是农民起义还是农民战争?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冲突?严防死守抑或开成投降?

    “攻城吧!”

    吕雯一声号令,黑暗夜空中,顿时有无数支火把点亮,令城墙上的士卒们,闻风丧胆。

    哪能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士卒呢?这些士卒何时来?

    “冲呀!”

    不计其数的士卒扛云梯、举盾牌,向城墙冲去。

    “怎么办?渠帅已经牺牲了。我们会顽强抵抗吗?”

    “我们是3万人,这样坐着吗?”

    “3万人呢?你看看城外火把吧!至少10多万。”

    “开成投降了?”

    “突围吧!”

    ““疯狂,对方可骑兵不少!

    “夜无火光,骑兵们不敢恣意出击。我们只需逃入大山里,便可平安无事。

    副将军郭太开始商量自己该怎么突破,想从几万人的军队里杀出一条血路,并不是个见人之路,非布置不可。

    “报告!敌人冲开了4座城门,一下子就突破了!”

    典韦轻蔑的说:“三万大军,难道抗拒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吗?”

    赵云警告说:“晚上对骑兵突击不利,反正决不能使对方突破过多士卒“。

    接着,赵云带着张慥、张燕、典韦等人,带领骑兵展开了对逃跑士卒的围剿。

    次日清晨,吕雯和韩浩率军进入城内,与白波帝兵展开战斗,最终打败了白波帝兵。

    曹铄将大部队搬进城中,便抚慰了老百姓。

    “雯儿啊!你写信给公公,要他把董卓送去,封高顺为河内郡太守吧!”

    “哼!”

    “沮授!您向朝廷递上了封荀彧做河内郡太守的奏章!”

    “诺!”

    吕雯疑惑地问:“丈夫为什么会送来两个奏章呢?”

    曹铄解释说:“要是一个人送来,董卓肯定会起疑心。尽管岳父已算是与董卓分开,但他并不想让大家配合。因此,这两道奏章中,董卓肯定会答应吕布的意见,用以加剧大家的冲突。”

    ““万一董卓答应由文若大人继任河内郡太守,怎么办?

    ““无为而治,董卓不想再让我势力膨胀下去了!

    “报告!王凌和王晨将军又来啦!”

    “赶紧把它们放了吧!”

    曹铄见两人喜气洋洋,便知两人事成。

    “老爷,我想彼此身上都有什么东西呢?我们还没有开呢!”

    曹铄点了点头,将那匣子放在桌上,又不去开,便问:“王凌。一切都好吧?”

    “非常顺利。我们给吴景以沉重打击,接着又剩下一些袁绍士卒遗骸。”

    “哼!干得好!你就到沮授那儿领赏钱!”

    “谢谢主公!”

    曹铄的嘴角漾出一抹笑意,这次让孙坚与袁绍相互掐指。

    曹铄喝退了大家,厅堂里只留下了自己与吕雯。

    吕雯很好奇地问:“老公,你想吃点啥?”

    王凌和王晨失踪数日,吕雯以为两人回的信已经全部写完,不料却是为了完成秘密任务。

    “好事多磨,那是别的诸侯梦中之宝!”

    “这是什么?神神秘秘?”

    吕雯接过箱子一量,再打开一看,立刻吓得慌。

    “玉玺?”

    “嘘!别这么响!”

    孙坚从盟军的大帐中出来,走出虎牢关,一路南下,由南阳郡回到长沙。

    袁术心有不甘,却见袁绍为了袁熙之事,忙里忙外,便知此事,还得考自己。

    袁术返回驻地,找到一位亲信,命令说:“你们到荆州通知刘表,要刘表中途截杀孙坚。我愿还南阳郡。”

    袁术有几位部下忙问:“老爷,咱们把南阳郡还回去吧。咱们到哪儿去呢?”

    袁术思前想后,南阳郡表面上不错,却是荆州领地,到时难免和刘表交战,而南阳郡离长安较近,董卓若再来两面夹击的话,他实在未必扛得住。

    曹铄卒卒如此之众,并没有想要洛阳这座重要战略城市,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呢,管董卓干什么呢,于己而言,就是一件好事。

    一个却亲自拿到了传国玉玺的人,这个世界越是混乱不堪。

    “到扬州去!”

    扬州虽亦饱经兵燹,但与其它州郡相比较,仍保存得比较完整,人口众多,地肥粮丰。

    “咱们也出发吧。到扬州抢滩!”

    袁术率其部下,兵分三路,一路返回南阳郡告知南阳郡家小,准备移师扬州,另一路率军,秘密渡过豫州,向扬州九江郡寿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