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横刀诸天 » 第三十六章 今使民知之(修改)

第三十六章 今使民知之(修改)

    “可世家掌私兵。”

    宋默秋有些不解:

    “又握着天下大半钱粮,就算被万民鄙夷,口舌难道还能抵得过刀箭吗?”

    “问得好。”

    宋缺敲了敲桌案,让这个问题惹起了谈兴:

    “世间万物运转自有道理,可在我看来,这世间最大的道理就是力量!刀箭是力量,口舌何尝不是一种力量?”

    “我知口舌意喻人心。”

    宋默秋坐直身体,不自觉摆出请教姿态:

    “可人心异变多思,矢志不渝者寥寥,如此也能堪大用吗?”

    “我且问你。”

    宋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而提问:“假如你是个耕田农夫,有人要持刀杀你,你可会奋起反抗?”

    宋默秋答:“事关性命,自要反抗。”

    宋缺再问:“如果有人持刀,要抢走你所有的粮食呢?”

    宋默秋再答:“农夫耕种何等辛劳,再则粮食无了何以活命,自是也要反抗。”

    宋缺又问:“那如果持刀者言明只抢半数,余粮虽不够吃饱,却可勉强活命呢?”

    宋默秋想了想才答:“既能活命,那农夫多半是愿得。”

    宋缺冷笑:“那农夫却未曾想过,假如日日吃不饱,待那持刀人再上门时,可曾还有气力奋起反抗?”

    宋默秋皱着眉头陷入沉默。

    “现在,我再问你。”

    宋缺把最开始的问题又抛了出来:“假如你是个耕田农夫,有人要持刀杀你,你可会奋起反抗?”

    宋默秋斩钉截铁的答:“必杀之!”

    “为何更易?”

    宋缺忽然问道:“这与你方才答案可不同。”

    “还有为何,因为我已知晓不反抗的后果......”

    宋默秋说着说着,恍然大悟:“是了,若民知必死,必以死相拼!”

    “不错。”

    宋缺点了点那白纸:“今便以此使民知之,世家不除,有民皆不得好死!”

    ......

    七府之下,计有二十三郡,共一百一十六个县治。

    每个县治境况各有不同,但无一类外,都存有大大小小的豪族世家。

    以往宋惜言在时,往七府之地不知道洒出去多少人手。

    这些保皇党一系的官吏,从豪族世家口中为民夺食,虽说本意是为争权,可也算是让百姓在重压之下喘了口气。

    不过随着上都一朝事变,保皇党魁首被打为造反谋逆之人。

    连带着七府各地的官吏,也随之受到牵连,一时间不知道多少颗人头滚滚落地。

    上都事变。

    打断了文朝最后一丝复兴的可能。

    保皇党一系的倒台,也让豪族世家们气焰大盛,收刮起民脂民膏来更见露骨。

    岭南府治下,桃源县,下刘村。

    “阿娘!阿娘!”

    脸颊仍带着稚气的姑娘,被个地痞强拽着往外拖,姑娘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手掌抠在门扉上劈了指甲都不愿撒手:“阿爹!阿爹救我!”

    “老爷垂怜!”

    家徒四壁的屋子里,鼻青脸肿的男人跪在地上,毫无面皮尊严的磕着头:“老爷垂怜!小人就这么一个闺女,小人就这么一个闺女!”

    “你去岁差了一百二十斤租子。”

    手中盘着两个石球的老爷,不紧不慢的屈起一根手指:“说好了今年三倍补上,可你却背着主家卖了地。

    租子你是还不上了,老爷我也不与你为难,你家大丫跟老爷我回去享福,老爷我还会给你一百二十斤粮食。

    这里外里就是六百斤,足足五石米。

    现如今市面不稳,一石米要足银九钱,五石米就是四两五钱。

    这些钱就算是在县治,也足够娶个良家子回去。

    老爷我心善,你还要怎得?”

    一连串数字砸下去,让名字都写不全的男人双目发直。

    男人本能觉得不对,可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只能呐呐无言的继续磕头。

    一下,一下,又一下。

    可“心善”的老爷却像是瞎了眼,盘着石球就转身出了屋,冲拽着姑娘的地痞呵斥:“你没吃饭怎得?”

    “黄老爷好兴致。”

    低矮泥土墙外,有个脸上覆着黄巾的敦实汉子,提着把竹枪懒洋洋的走来:“家中养了九房妾室,还要盯着人刚落红的女娃子。”

    “脸覆黄巾......”

    刚才还神气从容的黄老爷,看到来人模样脸色大变,吓得石球都脱手掉了下去:“你,你,你是是黄巾贼!”

    黄巾贼三个字一出。

    屋中磕头的男人,捂脸哭泣的女人,拖拽姑娘的地痞,和那被地痞拖拽的姑娘。

    所有人都像是遇到洪水猛兽一般,屏息收声连大气都敢多喘。

    “唷,难得。”

    敦实汉子哂然一笑:“黄老爷这等人物,竟也听过我等的名号?”

    笑着笑着。

    敦实汉子声音猛地拉高:“既然如此,那黄老爷这就快快上路吧!”

    半日后,桃源县。

    “县丞大人!”

    有差役匆匆忙忙跑进县丞署:“县丞大人不好了!”

    正在接待友人的王县丞不满抬头,心想这小吏好不知事,没看到自己正在待客吗?

    心中带着不满,开口就毫不客气的斥责: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你这般行事仓惶,让县中百姓看了去,我官府威严何在?”

    差役被王县丞训得抬不起头来,只好畏手畏脚的喏喏应是。

    狠狠耍了一通官威后,王县丞这才冲友人歉意一笑:

    “底下人不成器,让仲兄见笑了。”

    友人连道无碍。

    王县丞这才扭头换上冷颜:“说吧!什么事惹得你如此慌张?”

    差役愣了愣,才唤醒一片空白的大脑。

    张了张嘴正要说话,忽然想起这位新任的王县丞,最讨厌大咧咧的粗鲁言行。

    回想着县中文人老爷们的做派,差役掐尖了嗓子,文绉绉细语轻声的一拱手:“大人,上刘村的黄有财黄老爷被人杀了。”

    “什么!”

    王县丞像是被踢了蛋的公狗,嗷了一嗓子蹦起来:“黄有财被杀了?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说!”

    差役动了动嘴唇,看着暴怒的县丞闭上嘴没有分辨。

    “快快快!”

    王县丞大步向外狂奔:“点些人手同我去上刘村!”

    文朝如今局势不稳,又兼之连年遇灾。

    七府之地流民无数,匪患也是日趋严重。

    但黄有财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岭南府豪族黄氏子,只是因为在府城惹了祸,才被打发来此县避居。

    来得桃源县后。

    黄有财出钱聚拢了不少地痞流氓,没少做那欺男霸女的混账事。

    黄有财也是怪。

    好好的县城不待,偏偏看中了上刘村,为此黄氏又出钱出力修了坞堡。

    一般的流民匪寇,根本就是绕着那坞堡走。

    这等情况下黄有财怎会出事?

    王县丞着实慌张。

    要知道他这县丞职位,可是走了黄有财门路才拿下,为此还把亲妹妹送去给人当了填房小妾。

    十几个差役提着刀,在阴着脸的县丞带领下,急匆匆离了县丞署。

    出了城门。

    王县丞叫过报信差役:

    “你仔细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老爷今天去下刘村收租,有户人家交不上租子,就许了家中丫头给黄老爷填房。”

    差役先是含混的捡着好话说完,看县城脸色还成才接着往下讲:

    “可谁知道有个唤黄巾贼的,撞见黄老爷行事,二话不说就举着杆竹枪行凶,杀完人扬长而去,听说当时在场四五个人都没能拦住......”

    “慢着!”

    王县丞忽然叫停了队伍,盯着差役一字一句的问询:“你可打听清楚了,那凶犯是黄巾贼?”

    “没错!”

    差役斩钉截铁的回答:“我特意找了好几个人去问,黄老爷确实曾称之是黄巾贼,那人也是认了得!”

    于是王县丞的脸色更难看了。

    忽青忽白不说,先前的愤恨,也变成了带些忌惮似的恐惧:“黄巾贼,竟已经蔓延到桃园县治了吗?”

    “大人?”

    “事关重大,我得请示县令!”

    王县丞大声示意掉头,刚出了城门没多远的队伍,又急匆匆扭头钻回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