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三百九十二章皇宫,父子割麦

第三百九十二章皇宫,父子割麦

    “说.”

    李世民看着陈叔宝道。

    “臣昨日接到皇族宗庙传入礼部的消息,魏王封号被废黜,贬为庶人,魏王封地被撤,还有魏王三子也全部夺了皇族身份,贬为庶人,如今魏王也关押在了皇族宗庙内.”

    “敢问皇上.”

    “不知魏王殿下究竟犯下了何等的大罪?竟要如此重惩?”

    “老臣询问了皇族宗庙,事关魏王惩处,只有圣旨,并无缘由.”

    “我大唐以律法治国,罪证分明,依法而惩处,依法而治国.”

    “还请皇上昭告.”

    陈叔宝一脸严肃的启奏道。

    作为礼部尚书,对于这些事,他自然是十分清楚的,毕竟礼部与皇族宗庙的瓜葛颇深,算不上上下属,但也有关联,事关皇族的诸事也是要上报礼部的。

    “老四.”

    “犯下了不可赦的大罪.”

    “此罪不可言.”

    “如此惩处就以此罪而定了.”

    “礼部无需再过问.”

    李世民看了陈叔宝一眼,语气威严的说道。

    根本不给陈叔宝再开口询问的机会。

    而满朝文武听到这事,除了极为少数的之情者外,其他人都是面带震惊。

    “魏王被废黜了,封地都被直接裁撤了.”

    “这是犯了什么罪?竟然如此重惩.”

    “魏王本是皇子,而且还是嫡子,若非犯下了真正不可赦,触怒天威的大罪,皇上只怕也不会如此重惩.”

    “前日大批不良人归长安,防卫极为严密,看样子就是押送魏王了.”

    “而且.”

    “昨日尚书台下发了诏谕,毒害太子的元凶已经找到,如今已经关押在了羽林军大狱内.”

    “难道毒害太子之事不仅仅是那个元凶,还与魏王有关联不成?”

    “不行,千万不能妄自揣测了,魏王放下大罪被废了王位,可皇上却不打算张扬,其中必有关联,如果谁嘴巴多,那就是坏事了.”

    “此事,皇上摆明是要压下去了…”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

    朝堂百官都纷纷暗想着,但是许多人精立刻就想到了关联,他们心中虽然猜测到了什么,但也绝对不敢去声张什么。

    如果真的如同他们的猜测,那这就是皇家颜面被削,谁若是敢开口,绝对没有好下场。

    “难怪晋阳军所有的将领都被直接召回来了,原来是皇上有意为之,夺了魏王的兵权.”

    作为兵部尚书的李靖也立刻想到了什么。

    如今在兵部驿站内,晋阳军的诸多将领都归来很多天了,但是他们都没有被安置,就完全是被晾在了一边。

    “启奏皇上.”

    “有关于煤炭售卖,以户籍为购买章程,老臣已经拟定.”

    “请皇上一阅.”

    陈靖站出来,手中捧着奏折。

    王德立刻上前,将奏折捧起转呈。

    李世民打开一看,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按这定量来施行,持户籍册录,方可购买朝廷煤炭,每户定量,超过者不许售卖.”

    “长孙无忌.”

    “张公谨.”

    李世民喊道。

    “臣在.”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和刑部尚书张公谨立刻站出来。

    “下发旨意,地方官府监督,如果敢有人逾越,重惩.”

    “刑部也参与其中.”

    “这是我大唐改售煤炭之策,属第一次,朕不允许出了什么纰漏.”

    “还有,李靖.”

    “诏令各地镇守军营也备战,如果有什么地痞山匪,还有那些利益所驱之人胆敢打煤炭的主意,直接给朕派兵镇压.”

    李世民冷冷道。

    “臣领旨.”

    三位尚书齐声领旨道。

    这是自己皇儿提出的一个很大的改变,李世民也是格外重视。

    自然是不容有差错。

    朝议持续着。

    有奏的百官纷纷上奏,时间也逐渐的过去。

    在这偌大的大唐帝国,能够搬上这朝堂上上奏的都是大事,而且天下大事,事情真的不少。

    特别是生杀大权在于皇帝,只要是牵扯到人命的事,比如处斩之事,这些都需要李世民亲自定夺。

    朝会散去。

    李铮按照惯例,准时到了太极殿议政殿。

    如今都已经熟悉了,也根本不需要李世民派人来叫了,朝会散去,还要每天,李铮都要来议政殿批阅奏折,处置完毕后,再与父皇交交心,就可以回府去了。“父皇,今天怎么站在门口等我?”

    “难得啊.”

    看着站在议政殿门口的李世民,李铮调侃的一笑。

    “来,陪朕去后院.”

    李世民已经换上了常服,缓步向着殿外走去,还叫上了李铮。

    “您老准备带我去哪里?”李铮笑着问道,也是立刻跟了上去。

    不一会。

    皇宫后院。

    在一片开阔的院子内,足有一两亩的地,地里长满了已经黄灿灿的麦穗,随时都可以收割了。

    “李铮.”

    “看到没有,这都是你父皇的杰作.”

    李世民指着这两亩成熟的麦穗,十分得意的笑道。

    “父皇,在此种植谷物是何意?”李铮不解的问道。

    “你爹之所以种植这些麦子,是希望上天庇佑,无天灾,无人祸,天下子民都能够大丰收.”

    李世民看着眼前黄灿灿的麦穗,十分感慨的说道。

    “父皇,你放心吧.”

    “今年肯定是一个丰收年.”

    “还有突厥被灭,薛延陀臣服,真腊和南诏归属我大唐,天下太平,无人祸.”

    李铮笑道。

    “臭小子.”

    “来吧.”

    “和朕下田收割麦穗.”

    “让你看看你父皇种田咋样.”

    李世民撸起袖子,一扬手。

    王德直接就送来了两把镰刀。

    “父皇,你以为我在民间这些年都是白待的吗?”

    “当初在晋阳府,秋收季节,我也是年年下田,年年种地.”

    “你可比不过我.”

    “在这方面我可是不会让着父皇你的.”

    李铮笑了笑,直接拿起镰刀,就开始对着两亩田的麦穗收割。

    “你这小子.”

    李世民笑骂一句,但眼中都是对李铮的欣慰。

    李铮从民间出来的,有着皇族根本难以得到的民间气息,更是亲眼看到了民间百态,这是皇宫里再好的老师去教都得不到的。

    于是,父子俩就这样一人一边,收割着。

    阳光下。

    父子两人弓着腰的身影让周围的人看到后,无不带着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