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虚实乾坤1 » 生物工程日记2

生物工程日记2

    据8号穹顶的观测,目前的旧地球残骸作为新生地球的星球核心,因为旧地球残骸本身就是地球的一部分,所以跟新生的地球融合的非常顺利。而我们第13穹顶之后对于新生地球的生态处理问题,资源补充问题,大气转化问题等一系列的新生地球发展问题,做出的相应计划提案被称作《新生地球生态重构计划》

    因为新生地球生态重构的复杂性以及难度。这个计划主要被分为三个层面,通过对新生地球的大地,海洋,大气三个比较大的点做出详细规划,相互配合,已达到对新生地球生态重新构建的目的。

    目前主要在实施的,是有关于新生地球的地下计划。其中包括新生地球地下火山活动重启方案,新生地球地下矿脉整理方案,新生地球地下水资源循环储存方案。

    新生地球地下火山活动重启方案:

    对于一颗新生的星球来说,想要让其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星球地下的火山活动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一个星球想要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需要达成几个固定的条件。较为恒定的温度,内部资源的循环和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持。

    这其中最为最为重要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新生的地球保持恒定的温度。

    在刚刚形成的太阳系当中,太阳释放的能量极其巨大。其热量要比地球上生物诞生之初的那个时间段里的太阳还要高的多的多。这样的条件正好为新生的地球补充之前救地球毁灭,流浪宇宙时在宇宙当中损失的热量。

    在这一条件充分达成的同时,考虑到旧地球目前的自转速度在长期消耗下已经变得很慢,所以我们目前还需要依靠一重天3号穹顶质量观测部,4号穹顶物质观测部,5号穹顶引力观测部,7号穹顶能量观测部的协同帮助。共同完成对地球自转速度的加速计划。

    随后,因为太阳目前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远高于地球,生命诞生之初。这也就意味着在我们利用这一点给地球补充内部热量的同时,地球有可能会面临朝阳面温度过高,背阳面温度过低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在给地球加速自转的同时,尽快启动地球内部的火山活动,利用地下流动的岩浆,犹如人体血脉一样,将朝阳面多余的热量运输到地球的背阳面,而要与此同时进行的地球洋流的建设,以及水下热量的循环。也是尤为重要。

    新生地球地下矿脉整理方案:

    新生地球地下矿脉整理的方案施行起来就相对简单许多。因为在一开始,我们就根据8号穹顶的观测,得到了太阳系其他资源相当富足,我们可以在其他星球上面获取相对于未来各星球指标多出来的资源补充到新生地球上的消息。这就避免了我们在宇宙当中继续去寻找其他矿物资源的方案的实施,节省了我们去宇宙其他地方寻找资源的时间。

    目前我们倒是可以考虑像给人输液一样,利用我们启动的地球内部的火山熔岩,让火山熔岩将我们从别的星球找到的矿物资源带到地球的各个地方。但仅仅如此的话,有些大型矿脉的复原还是没有办法通过自然制造出来。需要我们利用量子纠缠技术重构地球部分区域不分地点的地理结构。

    但好在相对,其他需要赶着时间完成的工作,这份工作倒是对时间限制没有太大的要求。哪怕一直等到地球生命资源诞生之后,我们对于地下矿脉的改造仍然可以偷偷进行。

    新生地球地下水资源循环储存方案:

    新生地球地下水资源循环储存方案是所有方案当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因为未来人类对于水资源的浪费,矿物开采过程当中,对于地下水的过度抽取。温室效应造成的两极冰川融化。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搞得我们在当前新生地球地下水资源循环储存方案当中几乎无计可施。

    这项计划的难点在于要充分考虑到大气循环,洋流循环,河流循环,水资源地质过滤,等等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按照计划的划分。我们需要同时解决的是河流循环和洋流循环的问题。

    内陆地区的河流循环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只需要制造大型湖泊,增加内陆地区湖泊的受日照表面积。随后通过日照的温度促成水蒸气的生成,进一步促进日常降雨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天气问题的解决。

    再加上有了降水,尽管内陆地区的小河流量会受到日常降水的影响,但是越靠近海岸地区,空气就越是潮湿,空气当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大,空气当中的水蒸气含量变大,就意味着越靠近海岸的地区,降水量越大。完完全全可以自行促成,内陆地区的小河流汇聚的过程当中受到逐渐增大的大降水量地区的影响,变成大江大河的过程。如此一来河流的形成就成为了时间问题,不需要太过担心。

    而洋流循环依靠的不仅有太阳自然照射的热量,还有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庞大冷水资源。通过地球两极冰川融化,温度较低的冷海水因为体积变小,质量变高,而不断向着海洋深处下沉,形成暗流。随后在温度较高的海域受热膨胀质量变低,被源源不断的心流入的冷海水推向海面,经过太阳照射后变成热海水。

    受热后的热海水因为两极冰川融化的冷水向海低流通,促成了热海水向寒冷的两极地流通的趋势。最终在海洋生物繁殖季节回迁的引领之下,热海水逐渐形成了洋流,流向地球因太阳光照少而温度低的两极,同时将自身所带的温度交付给两级地,并因为极地长夜,温度骤降的关系源源不断的变成冰川的一部分,随后再在极地地区的长昼下由冰川变成冷寒水,继续完成下一个循环,促成极地地区温度的相对稳定。

    但现因为未来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两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过快,带来的循环影响在不停的减弱,甚至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所以当务之急是利用量子纠缠技术,不停的在新地球的两极地区制造冰川级的巨大冰块。以此来缓解温室效应对于冰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