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在考古学院修仙 » 第23章 付东岩的天人定律

第23章 付东岩的天人定律

    这时,陈剑堂慢慢走来,看到付东岩愕然不已的神态,也感到有些诧异。

    “付老教授,发生了什么?”

    付东岩瞄了他一眼,不断地摇头,眼中透出茫然和绝望,“《推背图》的后面十几象再也不会发生了……我推演了无数遍都是这个结果,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结果!”

    陈剑堂微微蹙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他不是很了解《推背图》。

    付东岩双眼放空,在回忆着悠久的历史:“《推背图》由李淳风、袁天罡二人合著于唐贞观年间,并且成功预言了后世一千多年的许多历史事件。

    “比如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北宋靖康之变,南宋崖山海战,大明建立,清人入关……

    “它总共有六十象,一象代表一个历史大事件。眼下我们的时代正处在四十象出头,后面还有十几象……

    “可我反复占卜,反复推演的结果,都是在说后面十几象不会再发生了。”

    陈剑堂眉头紧锁,又郑重发问:“这说明了什么?”

    付东岩缓过神来,双眼直视陈剑堂,惶恐地道:“这说明天地大局已经彻底改变,就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陈剑堂一脸茫然:“天地大局……我好像有些听不懂。”

    付东岩绕过了身前的红木长桌,缓缓走到陈剑堂身前,说话的声调抑扬顿挫:“什么叫天地大局?天地大局就相当于整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纲,由天地书写好,冥冥之中有定数,而人类整体上就按照这样的大纲去演绎历史。”

    陈剑堂的眉头皱得很紧,“付老教授,您是在说宿命论?一切都是提前定好的?可我们人类不是还有创造力吗?我们人类一步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塑造这个世界,去改变这个世界……”

    付东岩立即用铿锵有力的字句打断了他:

    “宿命论是存在的,创造论也是存在的!

    “宿命论说的是天,创造论说的是人。

    “可是一件事情越大,人能决定的越少,上天决定的越多。

    “就比如你想要吃喝拉撒,这种小事你可以轻易做出决定,并将其轻松完成。

    “可是难度升级,比如要造一座跨海大桥,这个时候海水深度、海底地质、台风地震这些因素的决定作用就超过了人的意志。也就是人的决定作用占据小头,上天的决定作用占据大头。

    “难度再升级,比如要移民外太空,可是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动辄横跨几十光年、上百光年,而宇宙速度又无法逃脱光速的桎梏。在这样的大事件中,我们人的决定作用或许还不到百分之一。

    “什么叫天人合一?那就是在上天允许的框架内,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

    陈剑堂抿唇不语,沉默了半晌才说道:“付老教授,你说我们人类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创造力?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历史大走向早就由上天定好?”

    付东岩深深看了他一眼,“你如果不理解的话,我就再问你一个问题。”

    陈剑堂此时就像个受教的小学生般,大气不敢喘,“付老教授,您请问吧?”

    付东岩道:“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几乎同时在东西方完成了大统一。可是在后世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东方一次次经历乱世,又一次次归于大一统,可西方再也没有完成统一,你觉得根本原因是什么?”

    陈剑堂想了想,有些不敢确定地回道:“应该是秦始皇的原因吧……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将‘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不管后世如何混战割据,最终都能归于大一统。

    “可罗马帝国则不行,他们那边没有像秦始皇这么厉害的君主,也没有让‘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

    付东岩摇了摇头,似乎早就猜到他会这么说,不自觉流露出长辈教育晚辈般意味深长的微笑,“你又忽略了我说的天人定律。

    “秦始皇固然是一位值得敬重的雄才君主,可在大一统这个问题上,人力因素不过三成,上天却已经决定了七成。”

    陈剑堂疑惑道:“您这个理论确实有点颠覆人们的日常认知,具体怎么说?”

    付东岩侃侃道:“东方之所以能在一次次乱世割据后,又一次次归于大一统,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第一,地缘格局封闭,东方和南方都是大海,西南方有世界屋脊隔绝,西方又有茫茫无际的沙漠戈壁和帕米尔高原,只有北方会受到少数游牧民族的威胁。这就决定了就算我们衰落时,也不会受到外来文明的渗透。

    “反面例子是南亚次大陆。

    “第二,华北平原是最大的产粮区,也是华夏文明核心区,只要中原王朝占据了这一块,就可以对周边较小的西蜀平原、关中平原、江汉平原、河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江洲平原、辽河平原形成绝对的统治力,如同抓手一般牢牢将其抓附。

    “反面例子是罗马帝国控制的地中海沿岸,尼罗河三角洲、地中海东岸、希腊半岛、亚平宁半岛、法兰西南部、西班牙、摩洛哥、迦太基,这些产粮区没有像东方一样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没有哪一块产粮区能对其他地方形成绝对优势,所以更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第三,两条东西走向的大河,黄河和长江。同一条大河的上下游,因为纬度相近,生活习惯相近,人们更容易形成凝聚力,更有利于统一。

    “反面例子是欧洲中北部。欧洲中北部的河流多且破碎,而是都是自南向北流,比如卢瓦尔河、塞纳河、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奥得河……河流的上游南部是定居的农耕民族,河流的下游北部却是游猎蛮族。

    “南北走向的一条又一条大河,不但阻隔了同一纬度上生活习惯相近的人类交流,撕裂了彼此间的凝聚力,而且还有利于北方蛮族洗劫南方的农耕民族……蛮族一旦洗劫成功,就可以迅速顺河而下,逃之夭夭。

    “——在这些种种不利的地理因素下,地中海沿岸以及欧洲,要再次形成大一统简直是难如登天。

    “反观华夏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要形成大一统的难度远远小于欧洲地中海。

    “因此我才说在大一统这个问题上,人力因素不过三成,上天却已经决定了七成。”

    陈剑堂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可是这和您刚才说的《推背图》后面十几象不会再发生有什么关系……”

    付东岩的神色又迅速变得严肃起来:“记住我刚才说的话,越大的事情,天决定的越多,人决定的越少……历史也不例外……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贞观年间,李淳风和袁天罡就已经推演出了天地大局,后世又有无数的易学家、占卜家在反复印证。

    “可经过我对《推背图》将近二十年的研究,此时我终于得到了那个令人震惊的结论,那就是天地大局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

    说到这里,付东岩仿佛瞬间苍老了二十岁,脸色变得更加沧桑,眼神也变得更加黯然。

    “剑堂,如今我们的人类文明,就像一列即将要脱轨的火车,不知会撞向哪个未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