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老头看好了,这就是科学 » 第20章 多此一举

第20章 多此一举

    黄茂才无聊的离开了正堂,一阵狂风过后,便把管家叫到跟前,“去答应他们的条件,但是这次得我指定地点,双方都只能带两个人。”

    “两个人!”管家赧然说:“但对方仅收取现银。”

    郑怀英担心银票兑付会有什么问题。

    明代1两相当于后人37克点。

    两万两银子,是后人的一千四百余斤。

    得到2辆牛车。

    “至多五人!”黄茂才说。

    “是!”管家走了。

    郑怀英得到消息后,思前想后点头称是,并请卫龙卫虎帮高顺来。

    此事双方均想尽快办妥,以免给彼此留下安排时间的余地。

    刚刚过去的午后,两方在城南的开阔地完成了银人的交割。

    没发生意外。

    双方十分满意,白银全部进了高顺据地。

    如今高顺麾下已有二千余名新兵。

    拿到银以后,他按照郑怀英的嘱咐,为上一次阵亡的新兵家属提供了每户二十两白银的抚恤金。

    到了那个年代,二十两抚恤银已算是很昂贵了。

    而且郑怀英不敢弄得太高。

    毕竟,这类事情一经定案,日后便成为常例。

    而且他目前的本钱经不住浪淘沙。

    事情迎刃而解,可精铁焦煤刻不容缓,两千新兵还是手无缚鸡之力。

    高顺让人押着许春华来到了据地大堂。

    但是许春华不过是黄家管事,真通道还是掌握在黄家手中。

    再者朔州黄家亦仅有当地销售资质,真矿源控制在太原黄家之手,真黄家主干、大商。

    但是许春华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用处。

    他还结识了马邑的一些人,并承诺能从这边搞到货。

    郑怀英闻讯赶来,心里没有一丝的满足。

    既然黄家想把货运进去,那么不是直接抢货就是了,该买啥就买啥?

    这样许春华才有效果。

    毕竟在黄家工作十多年了,货物是从哪条路运来的、交接的地点、仓库的位置,心中都有一本书。

    郑怀英便定下这调,劫,要高顺狠劫,劫黄家的。

    事情确定之后,满园香就开始营业了。

    前一天火了,满园春意盎然的社员们纷纷被邀请捧场。

    甚至黄秋升、黄茵也情不自禁地赶来。

    单看那个金灿灿的铜锅,人们都对东家大手笔感慨万千。

    细致入微的服务,使他们有了做神的滋味。

    最后一件硬货自然要有滋味。

    他们第一次吃饭时就注定了满园飘香的火锅要声名远播。

    有些小遗憾就是,钱忠还没有想到,那些有钱的人是如此的会吃饭,尤其那个肥小姐,好像一人就可以胜任一桌子的工作,以致于钱忠配备的原料都用光了。

    无奈之下,郑怀英交代自己原料一定要确保新鲜,就在那天。

    头一天他也没敢进多少。

    郑怀英站在满园春的二楼车窗前看着满园飘香。

    老实说,他估计重庆火锅会上火。

    但是开业会如此红火,他始料未及。

    这时他才感觉到钱忠真的是拿了两刷子。

    若歌对钱忠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深知满园春刚开张多长时间,利润有多高,其中靠的就是钱忠营销手段。

    联想到那种会员制与名人效应的结合,她由衷地敬佩。

    此时,她眼眸一动,“相公,何不让火锅也搬到满园春菜谱上来?”

    郑怀英听到这里也眼前一亮,只是觉得这个妖女真逮着个好要。

    他想了想道:“可以,不过,菜谱上只能写满园香火锅。而且,也得由满园香供应,利润的话对半分吧。”

    “谢相公。”

    若歌哪管那点好处,但她觉得满园香后必定一个难求,而且满园春都有,必定带来附加好处。

    郑怀英最近两天一切都很顺利。

    自从练习种马宝典后,他就很满意自己的大小。

    后人他真是嫉妒白人。

    可如今他却拥有。

    一想到这,他就有点意动了,搂住若歌的肩“娘子,为人丈夫以为你再诱惑我。”

    “哪。。。。。。哪有!”若歌是清白的。

    “我不管,就是有。”

    若歌:“。。。。。。”

    ……

    黄昏了。

    听说余福偷偷回来了,郑怀英从满园春里也赶回了宅院。

    余福到高顺处养病数日,精神振奋已基本痊愈。

    是身上的一些伤口还要过几天才会好。

    “家主!”余福相见便行了礼。

    郑怀英看他指甲盖不见了,感到有点感动和内疚,连忙走上前去扶住他,“老余苦不堪言。”

    “一点小伤不算什么。”余福道。

    “老余可有家人?”

    “老仆独身一人。”

    “可有想要的东西?”

    “残生只愿为主人看家护院。”

    “好好休养,暂时不要出门,有什么事叫下人去办。”

    郑怀英目前确定余福为系统附赠。否则他就真的不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忠诚的奴仆。

    郑怀英连夜寄居家中,次日再赴满园的春天。

    主要因为若歌。

    二人如胶似漆地热诚钻研。

    郑怀英的功力远超后人,外加宝典护体,犹如战神一般。

    乐不思蜀了!

    一生活了半个多月。

    其间黄家可谓噩耗连连。

    焦炭仓库遭到抢劫;

    铁料仓库遭劫、粮仓未能幸免。

    黄茂才终日面比炭黑,自然猜到哪个伙人钟了自己,却又无力制止,只好求见知州林琛。

    林琛一听山贼害怕了。

    他身为一州之长哪知贼匪之患。

    可他又有何办法呢,朔州只有这么几千个守城兵,而且还是些上气不接下气的阵战,让他如何是好?

    但见黄茂才承诺了一笔动人心弦的经费脸面,仍提笔去大同巡抚那里应聘。

    这个应用去大同是没有用的,还要向兵部请示。

    等到兵部文书来了,就可以调兵遣将。

    按道理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大。

    不求朝廷出钱出力,朝廷恨多此一举。

    但是,事情会不会一帆风顺呢?

    未必,是因为那帮人特么有节的。

    哪一个管你们当地洪水滔天、见利忘义没有盖印章。

    而现在的黄茂才只能做等待。

    郑怀英不知黄茂才用的手段如何,却深知能够提前灭掉黄家的日子就是日子。

    只不过他进城的精力还比不上黄家的一个拇指。

    想正面灭掉黄家是不切实际的,想了半天也只能依靠高顺了。

    于是传令高顺要他暗中调遣人入城。

    朔州城烂成了筛子,只需给钱,任何鬼魂都可以进去。

    当然了,象鞑子、野猪皮,这一眼就看出是异类之人,还不敢马虎。他们家终究也是进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