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老头看好了,这就是科学 » 第45章 明朝官员风范

第45章 明朝官员风范

    周遇吉走在还趟血的城墙上,看着远方顺营的营房,目光忧郁。

    他曾经决心有朝一日夺回辽东。

    可鞑子却愈杀愈难,防不胜防!

    他还信奉杨督师所说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

    可是,流贼却愈杀愈成。

    时至今日。。。大明真的已经气数已尽了吗?

    不对,难道肮脏的贼军就没有王师之象吗?

    “大同那边还没有回音?”周遇吉问道。

    亲兵道:“没有!”

    8天过去,仍没有回音!

    周遇吉暗叹一口气:朝廷官兵若是能够齐心戮力、区区流贼早化为齑粉。

    可恨可叹息!

    “下令,全军连夜撤往宁武。”

    “是!”亲兵前去传令。

    九千军队连夜出城,只有四千多人顺利突围。

    代州攻陷。

    顺军为攻下代州损失近3万。

    这个夜晚,代州上万百姓成了顺军发泄品。

    宁武是通往大同的关隘。

    李自成攻下代州,马不停蹄地再次追击宁武。

    不追不上,身后留了条子就咬死老虎,怎么能安心进攻京畿呢。

    周遇吉原本认为姜总兵或多或少都要部署大同关隘。

    等到他来到宁武时,却发现只有象征性地一千多人。

    由此可见,姜瓖根本没有阻止军队前进的计划。

    这下可好,周遇吉的五千军马再也无法撤退。

    一退,大同门户敞开。

    大同,上任贼军横行。

    幸好宁武地形险要、城坚壁厚、火炮完备。

    李自成还被王八吃掉秤砣狠狠地咬了一口。

    打得昏天黑地。

    10天之内,顺军伤亡上万人,尸横遍野。

    关城前面的雪,都是殷红之色。

    李自成遥望,不禁叹谓,“要是他镇也有如周总兵,我李自成哪有今日。”

    “陛下,周总兵确是少有的勇将,可惜不识时务,不能为大顺所用。”牛金星说。

    李自成反应过来,“此獠冥顽不灵,马上传令,下最后通牒,五日不降,鸡犬不留。”

    “遵旨。”

    周遇吉见通牒后烧毁。

    有部将言:“总兵,城内粮草将尽,而援兵无望,我们这样困守也不是办法。”

    这几天,周遇吉顶住了挺多压力。

    下属不能全都像自己一样。

    无望的斗争,最能考验人的心灵。

    但他有什么办法?

    于是他每一次都冲锋陷阵,为下属树立标杆。

    要死老子就死了,你怕啥呢?

    他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不用说了,本将与宁武共存亡。”

    “你们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守好城墙,贼军休想攻进宁武,至于粮草,我已经勒令朔州,马邑尽快送来。”

    “末将明白了。”

    王部将暗自叹了口气,认为总兵不过是慰劳他们而已,就像粮草一样,这个季节哪还会有谁送来粮草?

    三日后,朔州送来粮面一千石。

    马邑则一点表示都没有。

    五千兵欲阻五十万军,痴了。

    马邑不愿让甘贵的粮食打了水漂。

    而且在历史上朔州并没有送来粮食。

    就是一只蝴蝶扇了一下。

    朔州最后一次向姜瓖的三万大军供应了五千石粮面。

    粮仓剩下的不多了。

    一千石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但是,拥有粮食同样无法改变历史的命运。

    顺军炮火全开,“万炮齐发”,犹如雷霆一击。

    半天的轰隆声此起彼伏,火球狂潮一浪接着一浪。

    广武一段城墙轰然垮塌。

    顺军蜂拥广武城。

    周遇吉安排手下拼死抵抗,却不断有顺兵能把他们累倒在地上。

    “总兵,末将真的坚持不住了。”王部一刀杵地,两腿颤了一下,一身血敌我难辨。

    周遇吉一手托住他,“你已经为国尽忠了,去吧。”

    王部把眼睛一红,最后拼尽全力拱手相让,哽住了声音,“谢总兵老爷。”

    他跌跌撞撞地回去了,但没有庆幸自己能够脱险。

    他的心沉甸甸的,禁不住一步一回头。

    曾经的胞泽,是血与火的较量。

    断臂刘猛子被顶入缝隙。

    倒地王老六抱住顺兵双腿不放。

    身负三箭,张把总是背着一大堆震天雷冲扑入顺军。

    “轰!”一声巨响。

    尸血横飞的顺军却是如杀无赦、炸无葬身之地。

    突然王部把目光紧紧地盯住了刘猛子,刘猛子倒了下去,现出了一道缝隙。

    他简直下意识地拔刀回身子顶上。

    “去死,狗娘养的,猪块子,????。。。。。。”

    王副将骂声很凶,一边砍头一边骂娘,乱打一通,脏话全都出了口。

    肠子都流出了他的胃,他还骂骂咧咧。

    顺兵踏破他的肚皮,他仍然骂骂咧咧,就是没有一声。

    顺兵陷宁武城时,李自成竟没有说到做到。

    说好鸡犬不留呢,怎一个妇孺老幼也不放过呢?

    宁武城内军民尽受戮尽。

    周遇吉的箭像刺猬一样,妻子刘氏和其他家眷都被顺兵烧毁了。

    宁武战役使李自城感到一丝害怕,他担心身后大同宣府居庸关会像宁武一样臭美坚硬。

    就在他有点退堂鼓时,三月初大同姜瓖降表来了,接着宣府总兵王承允降表来了。

    大同诸州县争表忠诚。

    李自成笑傲江湖死去活来,这就是他所熟知的明朝官员风格。

    言下之意。

    宁武城失守之日,郑怀英得到龙渊消息。

    他马上去了林府。

    这几天,林琛急坏了。

    流贼已在眼前,宁武当然无法防守。

    流贼有啥能打架的?今天或明天?

    郑怀英一进门就不理会。

    “大人,周总兵战死,宁武失守。”郑怀英径直说道。

    “啊!失,失守了!”周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惊慌失措。

    此前曾任朝廷命官并受到庇护。

    而且这一刻朝廷本身也几乎不保。

    也就是老大快要翘辫子子的时候,就快要无依无靠。

    那一刻郑怀英哪里会在乎自己的回应。

    “大人现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投降大顺,二是我之前提议过,借黑甲军守城,大人必须马上决断。”

    林琛这一刻心都乱了。

    他认为黑甲军和流贼同为反贼有什么不同?

    投降了大顺?

    额。。。本官饱阅圣贤书身受皇恩岂能事盗贼!

    二条道路他没有一条选择。

    郑怀英好像也看到了,“同学们懂了就告辞吧!”

    “等等!”林琛拦住了他,这时再也顾不上这么多“你把然儿带走,以最快的速度,要走多远的路。”

    “学生没打算走啊!”郑怀英道。

    林琛气得不行,“你。。。。。。怎的如此固执?”

    “是大人固执。”郑怀英来不及和他扯淡。

    他不敢抱任何侥幸心理,一定要立即做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