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界反世界 » 5.是不是对粤城的四季如夏有什么误解

5.是不是对粤城的四季如夏有什么误解

    一周后,当寻行走进文学部的活动课室内,看见许勤三人正以一种司令脸就差一副反光墨镜的那种表情严肃地看着寻行。

    被他们这样看着的寻行只感觉身上有一万只蚂蚁在身上爬,难受的不行。

    “所以说,你们三能不能先把这幅模样收起来,小雅和浩子就算了,为毛老许你也学他们。”

    “行仔,学校发布任务了。”

    许勤那张严肃的司令脸变得有些阴沉。

    “学校要求我们组织一次文学征稿,所有事宜由我们文学社负责。”

    “哈?学校要搞一次文学征稿关我们……额。”

    被许勤三人那一副我就知道的目光看了几秒的寻行说的话戛然而止。

    啊嘞,这好像确实是我们文学社的任务。都怪你们,这一周的打牌开黑都让我觉得加入的不是文学社,而是一个娱乐社团了。

    寻行在心里默默甩锅然后坐在陈浩身旁。

    “所以说,我们要干嘛,还有征文主题是什么?”

    “学校还没有确定,说是让我们自由发挥。毕竟也不是什么特殊的节日。唯一可以联想到的就应该是新生文学杯。”许勤有些无奈地扶额。但偏偏是这种没有主题的征文反而是最令人难以评价的。

    就像开盲盒一样,可能时不时就给你搞出了一篇不知道是什么妖魔鬼怪的文章。因为方向不定,发散性极强,所有征文的水平也不好对比。就好比,两个文学类型不同的小说做对比,就除了能说都是文学作品,用的写作手法,词组的运用恰当与否以外根本没有什么能对比的。

    “还是确定主题好一点吧。”

    唐雅也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在没有任何前辈帮助下的他们,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这次学校安排的任务。

    “那主题又要定什么?”

    陈浩也抛出了另一个世纪难题。

    “……”

    所有人像是被盖伦的一记脑残劈砍到头上,沉默不语。

    “要不,说说看我们自己最近写作的主题?”

    许勤提出了一个思考方向。

    “我在加入社团之前算是无所事事状态。”

    “人家除了和几个高中的闺蜜出门逛街聊天没干啥,然后还因为一些小事现在冷战ing。”

    “我刚分手。”

    许勤:……不是你们三这都是什么奇怪的展开。

    “老许,你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狗血淋头的经历你是写不出什么好东西的。”

    陈浩满脸沧桑地拍了拍许勤的肩膀。

    “我和小雅好歹也是有事干,你个家里蹲说屁话呢。”

    寻行毫不留情地吐槽陈浩那给自己宅在家里找理由的话语。

    “怎么说?我宅在家里玩文明6不可以是吧?啊?文明6跟野蛮人斗智斗勇的艰辛你知道吗?啊?”(拍桌)

    “不知道。但我只想说,滚。”

    “喂喂,现在在想主题,你们两个拌什么嘴呢?”(怒)

    “好。”(怂×2)

    “先想想,选人,还是物。主题无非就两种,写人还是写物。”

    和两只拌嘴的杂鱼不同,唐雅认真地在纸上写出选择主题的两个大方向。

    于是乎两只杂鱼又开始了新一轮拌嘴。

    “紧跟时事,写大白?”

    “我就想问你去当过志愿者吗?”

    “没,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写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好,那麻烦把大纲写一下。”

    “你好烦,能不能滚。”

    随着陈浩被拆台拆得面无表情的一声滚结束了这一轮拌嘴。

    如果不是许勤和唐雅又看着他俩或许这轮拌嘴能更持久一点。

    “行仔,你说说。”

    许勤有些头疼地捏了捏眉心。

    “我觉得,最好是物,至于是什么。可以更接近民用,最后是古今通用的东西。”

    寻行很认真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切,那有这么好还容易想到的……”

    “灯。”

    “主题。”

    陈浩拆台的话还没说完,唐雅就提出了一个主题。

    “灯?”

    许勤摸了摸下巴,思考着这个主题的可行性。

    “诶,不错,就用这个吧。”

    寻行也是立刻表示通过。

    实际上,寻行只是胡编乱造地说了一段通用的话,顺带加了点特色供人思考。至于定什么主题他根本没有想过,于是当唐雅提出灯为主题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立刻表示通过了。

    陈浩一脸懵逼地看着寻行和唐雅,不是吧,真就一下子想到了?然后像是观察到寻行额头上微微渗出的冷汗,懵逼脸瞬间变成毫无表情地默默注视寻行。

    看着陈浩那你刚刚是在胡编乱造的对吧,我说的没错吧的表情,寻行当做完全没看到一样开始商量征文公告要怎么写。

    ……

    然鹅,在四人完成申请资金,申请文体公告,通知文体部门,编辑公告内容等一系列操作的三天后,大清早就一同坐在活动教室里用着各自的笔记本电脑开始了来稿简介。

    “小雅,你那边的邮箱收到了多少封稿件?”

    临近中午饭点的陈浩有气无力地问出了这次活动的核心。

    “一封。”

    “老许,你真的有在文体部那边发公告吗?等半天就一个人投了稿。一共就四篇,其中三篇是我们写的。”

    陈浩满脸狐疑地看着许勤。

    对此,许勤只是默默地将文体社团部的群聊记录拿出来给他看。

    “淦,这群蛇皮是在大学里玩傻了吗?高考那会钻心琢磨作文的功夫哪去了?”

    陈浩随意地瞟了一眼后直接吐槽道。

    “是宣传力度不够吗?”

    唐雅也是狐疑地盯着电脑网页的QQ邮箱,已经过了三天了,除了内部投稿外就只有一封稿件。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那群大学生已经玩嗨了,忘记自己来干嘛的了。”

    陈浩一边吐槽当代大专生一边将外套穿上。

    现在已经是军训结束后3周了,11月中旬,虽然是四季里面有三季是夏天的粤城,但处于粤城偏北的地区还是提早进入了冬天。

    “话说粤城不是四季如夏吗,为啥今天这么冷。”

    唐雅也是将外套穿起来,然后看着外面没有太阳,显得有些阴沉的天气。

    “小雅,不是我说,就算是粤城,也会有很冷的时候,尤其是我们这已经快靠近湘城的地区。”

    许勤用着“你的理解不太对的”的语气说着,然后看着其余三人都只有一件不厚不薄的外套的时候发出了灵魂拷问。

    “话说你们都是哪里人啊?你们对这里的天气都一无所知吗?”

    “我湘城的。粤城不是四季如夏吗?”(唐雅)

    “我粤城,但我偏南,这种天气不是一件外套就好了吗?到中午的时候就回暖了。”(陈浩)

    “我也粤城的,可我印象里粤城的冬天也就只有一年很冷,冷的当时飘冰。”(寻行)

    许勤:“……”

    所以,就我一个是本地人?

    “要是换gc市,dc市那边确实是这样没错。但,你们要清楚,在qy市,这个粤城靠北,临近湘城的地方,它的冬天,有一半的可能性会,把你冻成沙币。”

    在许勤说完以后,三人看着他除了一件打底衫,还穿着一件毛衣,然后还顺手拿起自己的加绒外套穿了起来。原本还算瘦弱的身影一瞬间变得有点膨胀。

    简单来讲就是,像河豚一样,膨胀。

    “另外,我看了天气预报,今天中午,会刮大风,下大雨,会降到15度左右。哦,对了,你们有带伞吗?”

    寻行默默地拿出了一把蓝色的折叠伞。

    陈浩一脸懵逼地看着拿出伞的寻行:“woc,你怎么带了一把这么大的伞?”

    “你难道今早没收到暴雨预警吗?”

    来自寻行的一记灵魂拷问,让陈浩顿在原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嘿嘿,行仔,啊不,行哥,待会吃饭带带我呗。”

    陈浩也是突然反应过来,一脸谄媚对着寻行堆满笑容,像是生怕主人丢下自己的小狗。

    “喂,不是我说你,你这样子好恶心啊。”(呕)

    “不是我说你,浩子,你手机是没有天气预报吗?”

    许勤也跟着拿出自己的纯黑色雨伞。

    看着只能容下许勤和一个体型娇小的女生的黑色雨伞,唐雅已经悄无声息地坐到了许勤旁边。然后给了陈浩一个眼神,你去行仔那。

    寻行看了一眼自己的大伞,又默默地看了一眼许勤那不大不小的雨伞。突然感觉有些东西也不是越大越好。

    因为雨伞的问题,寻行只能满脸欢笑(极不情愿)地让陈浩蹭伞。

    就在四人离开锁好门的活动课室里,正插着充电器的笔记本电脑上传来了一篇新的邮件。

    等灯

    一束微弱的光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的眼帘,在我模糊的视野里房间天花板上的吊灯一如既往地照亮着整个房间。

    睡迷糊的我打开手机,凌晨四点。

    哈,咋还开着灯?哦,好像是我忘记关了,这得浪费多少的电啊。下次注意。

    心中默默想到,手伸向开关,准备将灯熄灭。

    当我手碰到开关时,我整个人却定住了。其实我知道的,这灯是我故意开着的。除了自欺欺人,现在的我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他和她差了三岁。

    在机缘巧合下,他们成为了彼此重要的人。

    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他们都是彼此的明灯。他们都为彼此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以至于走向自己不后悔的未来。

    又在机缘巧合下,他们最终形如陌路。

    彼此留下了一段或许值得,又或不值得的回想的过往。

    所以,我究竟在干什么啊。

    自嘲地笑笑,拿出了那本属于他们的书。

    一本名叫《天外来物》的书,这也是她最喜欢听的歌的名字。

    明明已经看过一遍又一遍了,但却忍不住再拿出来看一遍。就是这么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我却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品尝着其中不知道是真实还是虚假的气息。

    她将他抛下了,理由是,她害怕他把她抛下。

    怎么说呢?这算是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所以选择成为造成伤害的一方?

    看着天花板上的灯,我还是将它熄灭了。就如同宣告我的人生,失去了明灯所指引的方向。在这极其重要的时间里,失去了方向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家人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出力的地方,也不需要我去学习什么技能,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我到社会以后靠自己的能力,不要饿死。如果能早些成家立业那就更好了。

    正是这简单地不能再简单的要求却有着多种方向的选择,让失去明灯的他不知道该前往何处。

    正因为方向总多,他想选择他感兴趣的方向。但那偏偏是市场饱和的方向,那是很有可能吃不饱饭,甚至饿死的方向。理想与现实的选择,这可以说是最难的选择题。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他所失去的那盏灯。

    在这条不知道长短,充满迷雾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无数的岔口。每个岔口都是前往不同的未来,让他在一片迷雾中失去前进的方向。在这条道路上人最需要的,是灯。

    他在等,等一盏灯。

    等,一盏能指引他的灯。

    等着那没有期限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