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云暮谣 » 随笔5·君子道

随笔5·君子道

    《有瑕》终于又是推后了一篇。写罢了笔墨文字,再继续书写《有瑕》,却是又提及到了君子之道。写罢回看,讲述君子之道的字数,竟还在正文之上。索性,便再来一篇吧。

    向来所慕君子道呀。英国有绅士人格、法国有骑士人格、美国有牛仔人格······世界文化之林,又怎么少得了泱泱华夏一席。华夏千百年来,以儒家为主体,形成的集体人格便是君子人格。我更喜欢说是君子之道。

    何谓君子之道?余秋雨在《君子之道》一书中所言:“一、君子怀德;二、君子之德风;三、君子成人之美;四、君子周而不比;五、君子坦荡荡;六、君子中庸;七、君子有礼;八、君子不器;九、君子知耻。”

    且稍加,阐述一下吧。

    一、君子怀德,何者为德?于我所见,人类一切美好的品质,都可以看作是“德”。无论是“蹈仁义而宏大德”中提及的仁义,还是后文“君子有礼”关乎的礼,都属于德的一部分。

    二、君子之德风,是指对德的态度,儒家崇尚的是道德的弘扬,反对君子自闭,德不为人所知。自己有德,还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德,这样别人就会相互传诵学习,最终大家都有德。这是儒家美好的理想。徳者为师为引,众人师之求之。于德风,儒家言传之,墨家身教之。

    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什么又是成人之美呢?简单的说,就是促成别人的好事。成人之美,不同于与人为善,而且与雪中送炭相比,更偏向于锦上添花一些。这么说来,君子成人之美,岂不是就有些多余了呢?未必。于我所见,主动与人的,未必是那人想要的,那人所求的,却一定是他想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未必是人所欲呀。

    四、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与“比”两字,却不是很好解释了,译文的版本有许多,就不一一引述了,只取朱熹一家之意。朱熹《论语集注》曰:“周,普遍也。比,偏党也。不过不管怎么解释,这句话都是说君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君子之交,普遍而不偏私。

    五、君子坦荡荡,自然是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君子之行,所言所为,不惧后人评说,求一个问心无愧尔。

    六、君子中庸。何谓中庸?“中”指避开两头的极端而权衡出一个中间值,“庸”是指一种寻常实用的稳定状态。余秋雨在《君子之道》中如是解释这两个字。所谓中庸,便是“允执厥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文中观点,中庸之道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占有至高地位,正是因为中庸之道,中华文明才会延绵至今,不曾断绝。

    七、君子有礼。不知为何,写到“礼”,便想到了歌单中这首《礼仪之邦》。

    “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儒教又称礼教,可见“礼”之一字在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地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呢?显然,在孔子眼中,这种逾越礼制的事,是极为严重的。

    八、君子不器。这句话的解释有许多,君子不象器具那样,君子不做器具的奴隶,君子不从事具体的事情,君子不把目光停留在器的表面上。那么什么才是器呢?《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曰:“大器晚成。”老子将成功的人比作大器,孔子却说君子不器。是两人意见相左,还是这个器并不是指相同的东西?“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无形的是道,有形的是器,如是而已。

    九、终于是到了这最后一条,君子知耻。“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阀门。余秋雨在末尾处如是写到。原来羞耻恰恰是君子所有,小人,反而不若人却不知耻了。《孟子·尽心上》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为无耻感到羞耻,那就不再无耻了。孟子又言:“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怀有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

    写到这最后一条,我似乎有一些明悟了。玉有瑕,人有缺,天道之常也。那些荒唐,那些愧疚羞耻,原来并不是最难面对的呀。心怀耻,不可怕,可怕的是耻而不自知。恰恰是因为知耻,反而会在日后将这羞耻铭记,用来标榜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可以看到那底线,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心怀羞耻,红线醒目,明镜通彻,如是耳。

    写罢,突然想起高中时似乎也曾写过一段文字论及君子之道,却是早已不知丢在了哪个角落。这一段写下来,其实还是有些勉强的。毕竟,君子之道我自己又如何真正完全明悟?

    曾经,我舍友问过我一个问题:“你是君子吗?”我的回答是:“不是。”确实不是,至少现在还不是。

    故我常自嘲道:人间惆怅张子暮,自命清高伪君子。正因为还不是君子,所以才要以君子的品行标榜自身,努力成为一名君子。

    不过,张子暮,怕是与君子道无缘了吧。有些事,容得下,看得透,悟得名,知道应该去怎么做。却终究是,无法践行呀。儒家经典,佛经道藏,是先贤智者所留,却终究,不是我的道。我的野心太大,想在三千大道之外,寻一条自己的道。

    七宗之外,第八种原罪,又是什么?

    ——201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