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云暮谣 » 随笔10·孤烟厌

随笔10·孤烟厌

    还真是······被某个乌鸦嘴说中了呢。

    昨天晚上怀着心事入睡,今天早上五点半就已经醒了过来。

    吃过早饭后,转了两次公交车去汽车总站,坐上开往泰安的长途汽车,到泰安后打了个出租车回到南校区,放下行李箱,就又坐着公交车去了本部。

    这一天,倒是算得上是辗转于车上的一天了。

    原农大宾馆,现在的留学生公寓。真是没有想到,会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呢,还真是······缘分呢。

    还记得那一天呀,看到那张告示后,学着某个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而终的词人挑灯看剑,未开刃的长剑在灯光下闪烁,寒意十足。有山东大学的事在前,看到自己所在的学校如此,也是不由地疏狂意气自心底升起。

    只是呀,剑在手,刃未开,这三尺青峰,不过是一柄玩具罢了。当年的豪杰都不在了,他们曾经用过的剑刃也多半锈迹斑驳了吧,那一首侠客行,又有谁人吟讴。

    我那时就想呀,要是有一天,我到了这农大宾馆的门口,该做些什么好呢。是会一脚踹在门上呢,还是冷着脸一言不发呢。

    都没有,不过匆匆看了一眼,就从农大宾馆门前走过。对这次的我来说,这不过呀,是一处定位的建筑而已。

    门口与大厅确实是有种堂皇大气的感觉,外墙,却是显得有些老旧了。这是农大宾馆的外墙,还是旁边那五号公寓的外墙呢,来不及细看,便匆匆走开。

    兴冲冲地而来,却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幻想,不是那过半的适应性训练,也不是担心的恰恰踩线的视力。而是从小就存在的口吃。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只是啊,不是人人都是周昌与邓艾,也不会每个口吃的人都被当作周昌与邓艾。

    说到邓艾,他似乎也是不得善终。

    为钟会所陷害,遭司马昭忌惮而死。这死法,却是与那留下广陵遗曲的嵇康相一致,连陷害他们的人都是同一个。

    这两首诗,一首是之前写下,一首则是今天下午坐车回南校的时候所写。

    “饮冰意气十年傲,拟向黄尘觅戍旌,不敢妄谈慷慨语,恐因诗句谶成行。”

    “劳顿舟车长路漫,秋风不使渡长安。黄尘漠北孤烟厌,难挽吴钩赴雁关。且放青崖怀旧旅,还提笔墨诉心寒。无关淮水风谙月,藏剑青书梦远山。”

    还是一样的······惨不忍睹呢。

    “诗谶”这一词,是我从仲则那一首《杂感》中知道的,仲则《杂感》的最后一联,便是“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做声”。

    这首《杂感》,也是那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出处。我的十九轩,就是得名字这句“十有九人堪白眼”。

    诗谶:谓所作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

    谶的含义是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迷信的人所称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

    这是对诗谶的解释。

    隋炀帝下扬州时,曾经写下过两首诗。“三月三日到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持钓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宫木阴浓燕子飞,兴衰自古漫成悲。他日迷楼更好景,宫中吐焰奕红辉。”

    “鲤”同“李”,日后推翻隋朝建立大唐的,正是李渊父子。

    这鲤鱼,确实是一条蛟龙。

    “宫中吐焰奕红辉。”却是应了那迷楼在火光中付之一炬的场景。

    这两首诗,却是有些泛泛了,与杨广那两首《春江花月夜》全然不似一人所作,不过,若是与某盖章狂魔相比,似乎还要胜一筹?

    杨广那两首《春江花月夜》,我却是尤为喜欢,后人评之“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沈德潜《古诗源》言:“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

    张若虚的那一首《春江花月夜》,是现今流传最广、名声最胜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有“孤篇压盛唐”之美誉。

    《春江花月夜》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而陈后主的原词现在已经失传。

    《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不知道陈后主,当初又在此曲之下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词。

    说着诗谶,却又偏到了《春江花月夜》,现在回归正题吧。

    还要一则比较出名的诗谶,便是崔曙的《奉试明堂火珠》,诗崔曙《奉试明堂火珠》有云:“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

    结果第二年,崔曙就去世了,留下一个女儿星星,正应了那句“曙后一星孤”。

    关于诗谶,还有秦观《好事近》中的“醉卧古藤阴下”,宋徽宗《咏金芝生》中的“定知金帝来为主,不待春风便发生”钱俶《木兰花》中的“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卢照邻《曲池荷》中的“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到了近代,还有徐志摩《想飞》中的“天上那一点子黑的已经迫近在我的头顶,形成了一架鸟形的机器,忽的机沿一侧,一球光直往下注,砰的一声炸响——炸碎了我在飞行中的幻想,青天里平添了几堆破碎的浮云。”

    现在,却是连一语成谶的资格都没有。

    离开的时候呀,嘴角微挑,自嘲一笑,脚下也是有些踉跄。还真是,有些嘲讽呢,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却是被一语否定。

    看着那路边的梧桐树,拳头攥紧,却又悄悄松开,手掌在树干上轻抚。

    刚从楼道走出来的时候,我就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将结果告诉她。她说呀,先好好练练说话吧,就算不是为了这件事,也为了以后。

    我呀,从来都是一个信命的人。

    生老病死是命,我曾经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却又终于无奈一笑。从最初的踢翻桌椅,含着泪水扛起树干狂追,到后来的几近放浪形骸,不顾他人所看。

    那时写下了一句“怜花且闭目,未有暗香残”,不忍看到花朵凋零,就闭上了眼睛,这样就不会有花落下了。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其实并没有说错,一啄一饮,自有天数。一个人呀,说的话少了,便会更多地用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很多从前没有见识过的风景。所以我呀,从来都没想过,去再把这一扇门推开。

    也不对,也曾读过唐之韵的文稿,也曾专门搜出过一些演讲稿读,亦是曾经一读金刚经就是大半个小时。

    读着读着也,金刚经前面几篇便已经背过了,后面的出现一句也能立刻就接下来了。

    终于还是心底有一道坎,迈不过去,刚刚读过书、写过文章之后,心如寒潭,波澜不起,此时自然是心平气和,那些话,都可以淡淡地说出来。越是重要的场合,越是着急,就越是说不出口。

    这么多年了,还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少年时,便立下凌云志,誓要踏破九霄天。

    葡萄架下仰望星空,看漫天星辰,迢迢河汉,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诵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句子。

    后来呀,看明月皎洁,明明如玉,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却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又是何时立下塞北江南、北国风雪的誓言。

    而今塞北,古道扬尘,空闻酒旗斜矗。不知此去江南,轻舟一叶,又是否得见小桥流水。在江南烟雨中,定要饮一盏莲子茶。

    有时呀,前方的道路就像是一个圈,辗转了许久,终于还是回到了原点。

    索性呀,便回到那最初的起点,继续书写那一方,当时为自己开辟的净土,继续将那略微涉猎的种种,一点点磨砺。

    本部的奶黄包,却还是没有吃过呢。

    ——2019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