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往圣已往 » 第三章 骤雨震雷

第三章 骤雨震雷

    随着一声响亮的鸡鸣,李星元便自己起床穿戴整齐了,推开房门正好看到熹微的阳光洒落到院子里。

    看来又是晴朗的一天啊!

    李星元伸了一个懒腰,拿起脸盆去厨房打水洗漱了。

    旁边的房间里周晴栀听到动静,推醒熟睡的李清义道:“快起床了,元元都已经起来了。”

    李清义迷迷糊糊地嘟囔道:“这小子怎么天天都起来得这么早啊?”

    周晴栀道:“当初元元要一个人住一个房间时,你不是说不许他晚上偷玩不睡觉,早上又起不来吗?”

    李清义无奈道:“谁知道他能够坚持天天起这么早。你不知道我们衙门里老钱的儿子都五岁了,天天巳时初能够起床都是不错的了。”

    周晴栀起身道:“儿子懂事你还不高兴啊?快起来吧,待会儿起晚了别被儿子笑话。”

    李清义无奈地起床道:“你说我起来这么早做什么,离去衙门上班还有大半个时辰呢。”

    “你去教元元读书,元元这么聪明,我看他以后一定比你还先考中举人。”

    李清义一边穿衣服一边撇嘴道:“你当举人那么好考的啊?他能够在二十岁以前考取秀才就算不错了。”

    李清义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对李星元考取举人却是信心十足。当然对于自己以后能够考中举人也是信心百倍。

    李清义洗漱完毕往书房走去,果然看见李清义坐在加高的椅子上看书。

    李清义满意地笑了笑走过去道:“元元在看什么书啊?”

    李星元说了声“父亲早”将书合上把书名给李清义看道:“看的〈论语〉。”

    李清义看了一眼李星元手中的《论语》问道:“你怎么突然想起看儒家的〈论语〉呢?〈诗韵正集〉不看了吗?”

    当今朝廷科举以诗为主,《诗韵正集》则相当于是最基础的教科书,而《论语》有点像是课外书了。

    现在李星元居然不读《诗韵正集》而去读《论语》!这让李清义心中有些慌了,学习最忌三心二意,他怕李星元浪费了大好天赋。

    不过他还是忍住没有直接对李星元进行说教,而是问李星元原因。

    李星元自然不知道李清义想得什么,脆生生的回答道:“〈诗韵正集〉我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慢慢融会贯通可能一年就能熟记。所以我就先找点其他书来看看。”

    原来是这样。

    只要李星元在学习上不是三心二意就好。

    李清义便道:“那你好好看,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三天后我再考考你《论语》。”

    李星元点头应下没有在意,他已经决定走科举的路子了。他可不认为自己光凭剽窃诗词就能够在全国无数聪明人汇聚的科举之中崭露头角。

    只有笨蛋才会将其他人都当成笨蛋。

    所以李星元决定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凭借自己去见识过去不曾见过的风光,去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

    要知道李星元上一世高三的时候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学习了,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才睡觉。

    所以现在这个学习强度对他来说毛毛雨啊,而且李星元发现自己这一世的记忆力出奇的好。对自己来说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只要看上几遍居然就能够记住。

    不知道是因为重生还是自己现在年幼的原因,不过无论是什么原因,李星元都不愿意浪费自己的这个天赋。

    趁现在多看些书,以后终究会有大用处的,不至于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李清义拿了一本书在椅子上坐下,书房之中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父子二人不时翻书的声音。

    李星元在上一世的语文课上也是学过《论语》的,不过都只是节选,这样完整地阅读还是第一次。

    虽然这本《论语》是批注本,但是李星元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

    古人注书可不是现代那般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要知道敢注书的人在当时都是声名远扬的读书人,注书除了扬名也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政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所以书中的注释一般除了解释一些典故,给一些生僻字注音外大多都是对一些句子表达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些见解也是文言文的。

    在古代读书人属于“士”的阶级,所以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自视甚高的,他们看不起农夫,看不起工匠,更看不起商人。

    所以如果谁注书将读书人所特有的文言文翻译成所有人都看得懂的白话文,只会遭到他们的唾弃。

    所幸李星元现在还小,也不在意懂不懂语句之中的意思,先背下来再说。

    如此过了小半个时辰,赵雪晴已经做好了早饭叫父子二人过去吃。

    早饭很简单,一碗香喷喷的米粥、一碟清脆可口的泡萝卜,另外李星元多一个咸鸭蛋。

    饭后李清义去县衙上班,李星元继续去书房看书。

    李星元爬上椅子上的木墩坐好感慨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真好。可惜没有两个小丫头伴读书。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夜读书。

    啧啧啧,真是想想就让人向往啊!

    不过这些都要靠自己去奋斗,自己老爹那点俸禄可是只够温饱的。

    至于说什么要想推翻封建社会,建立所有人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李星元可不觉得自己有那样的能力。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李星元才将《论语》二十篇的前三篇背下来又到了午饭时间了。

    烈日高悬,正午时分更是热得李星元汗水直流。

    还好赵姨已经将稀粥放在井里打上来的凉水里放凉了,下饭的小菜也是清淡的时蔬,唯一一个荤菜就是苦瓜炒鸡蛋。

    鸡蛋应该算是荤菜吧?李星元心中这般想到。

    李清义中午在县衙的饭堂吃,所以不回来。

    下午李星元没有继续看书,而是坐在李清义以前用过的沙盘前开始练习毛笔字。

    李星元上一世也是练过毛笔字的,颜柳欧赵,蔡米苏黄等各大名家的字帖都是临摹过的。《兰亭序》、《灵飞经》更是下过苦工。

    李星元回忆着前世记忆,在面前摆了一张李清义练字的字帖掩饰,拿起一根树枝在沙盘之中练习起来。由于年纪太小力量不足,所以李星元是从笔画开始练习的。

    至于为什么是用沙盘练字,自然是没有那么多钱来买纸和墨来练习。

    周晴栀收拾妥当走进书房就看到满头是汗仍是端端正正坐着练字的李星元。

    这让周晴栀即是骄傲又是心疼,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整天就知道哭哭闹闹,哪里能像李星元这么刻苦读书练字。

    周晴栀拿着团扇走到李星元身后给他扇风道:“元元才吃了饭休息一会儿,这么热的天睡会儿午觉吧。”

    李星元放下树枝扭头笑着对周晴栀道:“谢谢娘,不过孩儿现在不困。”

    周晴栀拿出手帕给李星元擦了擦汗笑骂道:“这天气我们大人都热得受不了,你这小孩子还逞什么能?”

    “书上说心静自然凉,孩儿只要静心练字自然就没那么热了。”

    周晴栀笑着敲了敲李星元的脑袋道:“小小年纪还会给娘讲道理了,长大了那还了得?是不是就不更听娘的话了?”

    李星元心中一阵无语,老娘这也太能联想了,脸上露出大大的笑脸道:“娘最好了,元元怎么可能不听娘的话呢?所以我才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挣大钱,做大官,让娘过上好日子。”

    “哎哟!”周晴栀满心欢喜地捏了捏李星元满是胶原蛋白的脸颊道:“臭小子真会哄老娘开心,将来长大了这张嘴不知道要骗得多少小姑娘欢心。当时候别有了媳妇忘了老娘就是。好了,你要练就练吧,累了记得歇歇,我去给你冲碗甜水来。”

    李星元甜甜地道:“谢谢娘。”

    李星元看着周晴栀出了门,脸上的笑容一下垮下来变得委屈巴巴。

    转身坐好,使劲揉了揉脸。

    没办法啊!年幼只有卖乖了。

    小孩子行事常常不讲道理,当然大人对小孩子也是常常不讲道理。

    下午练字,休息,喝糖水,练字,休息,练字……

    在沙盘上写字要反复地复原,这让年幼体弱的李星元不得不时常停下来休息。

    炙烈的太阳在声声蝉鸣声中慢慢地向西移动。

    如此到了傍晚时分,一身汗味的李清义回到家中抱怨道:“今天真是太热了,我们几个人挤在值房里办公简直就像在蒸笼里面一样。老天爷快点下场大雨吧!”

    周晴栀端来水给李清义洗脸,正要说话突然屋外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过。

    紧接着“咔嚓”一声巨响吓得周晴栀差点将水盆丢在地上。

    天色突然就黑了下来,狂风骤起发出巨大的呜咽声。

    李星元扶着门框道:“这是要下暴雨了啊。”

    李清义这才回过神来,口中念念有词道:“谢谢老天爷可怜,还请老天爷对于我以往的胡言乱语不要当真。我以后一定多多祭拜你。”

    李清义还在以为这场雨是因为自己而来的。

    孙旺刚刚将门窗关好,就见豆大的雨点从天空砸了下来,顿时耳中充斥着“噼里啪啦”的声音。

    天色越来越黑,这傍晚时分仿佛进入了深夜一般,很快就伸手不见五指了。

    不时一道道闪电划破黑暗,紧接着惊天动地的雷声响起,这浩大的天地之威让所有笼罩在其中的生物都心生恐惧。

    李清义带着一家人聚在书房里,周晴栀将李星元拉在身边道:“元元不要乱跑,小心摔着了。”

    李星元靠在周晴栀身上,能够感受到每次闪电和雷声都让母亲身体微微颤抖。

    李星元抓着周晴栀的拇指安慰道:“娘,元元在这,你不要害怕。而且那闪电都是在天上,离我们这里十万八千里呢。”

    李星元话音刚落,就透过窗格看见一道银色电光落在不远处的一片建筑之中。

    “咵嚓!”

    巨大的雷声紧随而来,震得房中的人两耳轰鸣。

    “相公!那好像城里吧。”

    “看样子是城东,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惹得天打雷劈。”

    李星元现在心中想的却是“哪位道友在此渡劫?”

    自己既然能够离奇穿越,那么有神仙鬼神也是正常的。

    说不定这个世界是一个仙侠世界!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

    想到自己有机会修仙,李星元顿时心潮澎湃。一定要想办法踏上修仙之路。

    李清义夫妇此时自然猜不到李星元在想什么,还在和孙旺夫妇讨论着城东哪个最缺德招得天打雷劈。

    对此几人居然还争论起来。

    李清义说一定是王秀才,因为王秀才一天顶着个秀才名头骗吃骗喝,丢进了读书人的脸。

    周晴栀却说肯定冯家胭脂铺的老板,她家的胭脂水粉总是以次充好,还缺斤短两的。这下是天老爷要惩罚她家了。

    赵雪晴说是郑家成衣店的林伙计,听说那林伙计在郑家干了几年,到现在还是偷奸耍滑,不仅不感谢郑家,还常常偷一些布料去卖的。

    孙旺等他们说完才弱弱地说了一句,也有可能是刘癞子,家里十几亩地不好好在家种地,偏偏要卖了来城里享乐。

    李星元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没有想到在这电闪雷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自己的老爹老娘和孙叔赵姨居然变得如此八卦了。

    或许这是他们克服恐惧的办法吧。

    李星元道:“娘,天黑了,怎么不点灯啊。”

    周晴栀暂停八卦道:“天上的雷公电母在惩治恶人,我们这个时候点灯万一被雷公电母误会打偏了就坏了。”

    还有这种说法?

    李星元表示震惊。

    听着屋外连绵不绝大雨和狂风刮过的声音,李星元有些担心地道:“我们家不会漏雨吧。”

    也难怪李星元担心,在上一世的现代社会中李星元在网络上也经常看到房屋因为暴雨倒塌的。

    所以现在对于这种木结构的房屋不是很放心,

    孙旺自信地道:“公子请放心,我前两天才检查过,保证不会漏雨的。”

    孙旺才说完就听见“哗啦……砰!”地一声。

    书房之中安静了一会儿,孙旺才迟疑地道:“好像树枝砸在是厨房那边的房子了,我去看看。”

    李清义连忙道:“黑灯瞎火的别去了,等明天再说吧。到时候我给孙员外说说,看他怎么解决。毕竟我们是租的他的房子。”

    李清义说完书房之中就陷入了沉默,接二连三的意外,让他们不敢再乱说话了。

    这场雨下了大半个时辰才渐渐停歇,天色也亮了一些。

    李清义和孙旺去看了,果然是狂风吹断树枝砸在了厨房的屋顶上,破了好大了一个洞,整个厨房都被水淹了。

    对此李清义只能说还好厨房是和其他房间分开的,不然够得收拾了。

    厨房这样肯定是做不了饭的,孙旺卷起裤腿趟着淹到小腿的水出去买了饭菜回来。

    吃饭的时候孙旺说了一下外面的情况。

    光是这条街就不少房屋倒塌,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人员伤亡。

    这让众人感叹不已,草草地吃晚饭收拾一下就回去睡觉了。

    周晴栀问李星元道:“元元怕不怕,今天晚上要不要和爹娘睡?”

    李星元振振有词婉拒道:“我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怕的?”

    说完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周晴栀轻笑道:“臭小子还逞强,别半晚跑过来哭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