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往圣已往 » 第六章 武林旧事

第六章 武林旧事

    虽然常真子说了晚上才可以接引神火,而且那还是免费的,不过只要价钱合适提前接引也是可以的。

    所以常真子才将铜灯交给弟子保管,就有人拿着钱来接引神火了。

    毕竟道士也是人,没有修炼成仙之前也是需要钱财来满足衣食住行的。

    李清义自然不会,也没有那么多钱去提前接引神火,所以就带着一家子和陈秋去茶馆喝茶了。

    徐小莲信佛自然不会来看道家的斋醮。

    陈知微年幼体弱,这里这么多人,陈秋也就没有带她来。

    陈秋和李清义闲聊了一会儿便说道李清义在衙门借书的事情上,然后话题自然转到李星元身上。

    在得知李星元已经将李清义的藏书读完了之后,陈秋好好夸赞了李星元一番,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考状元。

    李清义对此自然是谦逊一番,说了李星元几个小缺点,免得李星元骄傲。

    李星元也只能表示自己连写诗都没有学会,自然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陈秋道:“会写诗就可以去参加县试了,考过县试再考过府试就是秀才了。秀才再被乡试取中就是举人老爷,那就可以做官了。所以说还是读书好啊。哪像我们这些武人,如果没有祖辈护佑想要做官真是难如登天。”

    陈秋这个县城里的捕头可称不上是官员,甚至吏员都称不上,最多就是一个差役头子。

    别看他带着手下一众捕快威风凛凛的模样,但是光在静安县这么一个县城里面比他权力大的就有将近十个人。

    这也是陈秋这么羡慕读书人的原因了。

    李星元趁机问道:“武人不能去参加科举吗?”

    陈秋道:“是有专门为武人举行是武科考试。”

    “那陈叔为什么不去参加啊?”

    “我倒是想去,可是武科考试要考谋略兵法,我一看书就犯困怎么可能考得过?而且即便是考取了武状元最多也只能在武林盟里面做个六品官。”

    李星元精神一震,终于套出一点想知道的消息了,李星元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武林盟是什么啊?”

    陈秋道:“武林盟就是朝廷管理武林各大门派的衙门。”

    李清义此时插言解释道:“武林盟是太祖皇帝建立的,当时主要是为了给平定天下出力的武林门派一个名分,同时也是朝廷为了约束武林人士而设立的机构。

    武林盟设一名盟主,每十年由武林人士自行决出,朝廷授予武林盟主三品官职。同时设十个副盟主,由武林之中十大门派掌门担任,食邑一千户。”

    “哇!”李星元小脸上满是崇拜地赞叹道:“管理武林门派的!刚才那常真子道长那么厉害才是二流高手,武林盟管理整个武林门派,一定很威风吧。”

    “威风当然是威风。”陈秋笑道,“太祖皇帝刚刚建立武林盟的时候,他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担任第一任盟主。那个时候即便是武林盟之中一个小小六品官去到十个门派之中也是掌门亲自接待的。

    不过随着太祖皇帝驾崩,武林盟对于武林门派的约束越来越小。后来的武林盟主都是十大门派之中的人轮流来做。现在的武林盟是朝廷不管,武林不爱。在里面当官除了混吃等死就没别的选择了。”

    李星元奇怪地问道:“朝廷为什么不管呢?武林盟不是朝廷的机构吗?”

    李清义看陈秋似乎也说不清楚的样子便答道:“这个就要从当初太祖皇帝和武林各派达成的协议说起了。虽然武林各大门派不敢与太祖在武林各派受武林盟管理一事上讨价还价,但还是争取到武林盟主只能凭借武林大会比武决出,朝廷不可以插手任命。

    当初太祖皇帝可以凭一己之力镇压整个武林,但是随着太祖皇帝驾崩之后皇族,或者说是朝廷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在武林大会之中胜出的了。

    后来武林盟主之位就被武林十大门派把持,整个武林盟也被十大门派经营得铁桶一般。朝廷想管也管不了了,毕竟太祖御笔承诺的碑文还刻在泰山之巅。

    大概太祖皇帝也没有想到自己天下无敌的武功传承加上一国之力的资源,居然无法在皇族之中培养出一个争夺武林盟主之位的人。”

    “那武林不爱是什么意思啊?现在武林盟主不是武林十大门派的人吗?”

    “武林人士大多是桀骜不驯之辈,加上身怀武艺,有什么事情都喜欢以武力解决。他们怎么可能喜欢专门管理他们的武林盟呢?至于十大门派把持武林盟主之位之后自然是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怎么可能去帮朝廷管理武林呢?”

    原来如此,李星元心中盘算今后一定要去见识见识武林大会,看看武林顶尖高手的对决。

    一上午就这样在茶馆的闲聊之中度过,中午吃了饭陈秋告辞回家去。

    李清义让孙旺先回家,自己带着妻儿在县城里逛着,享受着这难得的休沐时光。

    由于周晴栀记挂着接引神火,三人在将近巳时正的时候赶到了上阳观,最终排在第二队人进去。

    当然只有带了灯笼的周晴栀能进去,李清义父子在外等待。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提着灯笼或拿着烛台的人喜气洋洋地从道观侧门出来。

    一点点灯火在夜幕初降的县城之中带着希望蔓延开去。

    不一会儿周晴栀提着灯笼脚步轻快地走了出来道:“走,回去吧。今天逛了一天都累了。”

    李清义从她手中接过灯笼问李星元道:“元元,累不累?要不要我背?”

    李星元小圆脸上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道:“不用了,我自己走。我以后也要像常真子道长那样施展轻功,一下子跳那么高。”

    李星元连说带划的样子将周晴栀逗笑了道:“好好好,那你可得好好吃饭,这样才有力气跑得快,跳得高哟。”

    李星元认真地点头道:“我知道了,娘。”

    李星元心中一阵无奈,为了给以后习武埋下伏笔,自己只得在爹娘面前装傻充愣,卖弄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