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往圣已往 » 第十一章 情何以堪

第十一章 情何以堪

    另外一边的陈知微在给李星元周围洒下面粉回到亭子里面后,看了一会儿书就耐不住性子离开了花园,回到房间里面玩了一会儿投壶,然后又解了一会儿九连环……

    最后跑到花园里面荡秋千才想起李星元来。

    陈知微让丫环把她从秋千上抱下来,心中暗想道:“他肯定已经走了,一个人怎么可能独自站在一个地方站那么久呢?无聊也无聊死了。

    如果他不要脸的话就跑到爹爹那里哭鼻子求饶,如果好面子的话就偷偷跑回家了。”

    陈知微想着走到花园中,转过几个景墙就看到站在面粉包围之中的李星元。

    他居然还在!

    陈知微连忙迈着小短腿跑了过去,吓得她身后的两个丫环急忙跟上护着,免得她摔着了。

    陈知微跑到李星元旁边,没有先去看李星元,而是盯着他周围的面粉看,想要找出一些被踩过的痕迹来。

    可惜陈知微看了个遍都没有在面粉上找到想要找到的脚印。

    怎么可能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站这么久没有离开呢?

    李星元从自己想象的孔子和老子的礼仪之辩中回过神来,看到旁边的陈知微便道:“知微妹妹来了,现在什么时辰了?快要吃饭了吗?”

    陈知微翻了一个白眼,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李星元道:“你是不是偷偷跑出去玩了,然后又偷跑回来了?”

    李星元笑着道:“周围面粉遍布,我怎么可能离开呢?你看周围的面粉上面可没有我的脚印。”

    陈知微道:“定然是你偷偷跑出去玩了,然后回来的时候拿面粉洒在你的脚印上掩盖了痕迹,所以现在看不出来了。”

    李星元不再争辩,不知道陈知微是好胜还是心中对自己有了偏见,现在自己和她争论都只会被她自己找的理由驳斥。

    毕竟相对于别人给予的理由,自己心中得出的理由更容易让自己相信一些。

    陈知微见李星元不回答,以为他被自己说中,便得意地道:“被我说中了吧,我就知道你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待这么久的。我去告诉爹爹去。”

    陈知微带着丫头走了几步,没有听到李星元说话又回转过来看着李星元道:“你怎么不说话?如果你向我认错,那么我可以不告诉爹爹。”

    李星元心中有些不喜,淡淡地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相信陈叔能够分辨谁说的真话,谁说的假话。”

    李星元气定神闲的模样让陈知微很是生气,对两个丫环道:“你们两个看着他,别让他跑了。我这就去告诉爹爹。”

    说完就迈着小短腿往花园外面跑去,留下两个小丫环有些为难,不过她们终究没有跟上去。

    其中一个脸蛋有些圆润的小丫环对李星元福了福身道:“还请李公子不要生气,姑娘她只是性子有些要强,没有什么恶意的。”

    李星元听她说得客气,拱手回礼道:“姐姐言重了,我们也不过是小孩子闹着玩,过了就没事了。”

    小丫环见李星元施礼,连忙侧开身子摇手,然后指了指旁边模样有些清秀的小丫头道:“李公子客气了,我们可称不得姐姐。这位是春樱,我叫做夏荷。”

    李星元又见礼道:“春樱姐姐,夏荷姐姐好。”

    两个小姑娘见李星元长得可爱又谦逊之礼,心中顿时感觉亲近了不少,胆子也大了一些,夏荷道:“李公子放心,老爷可是很喜欢你的,平时没少在姑娘面前说你好话。他定然不会怪罪你的。”

    李星元心中顿时明了,难怪陈知微这么讨厌自己,缘由可能在这里啊。

    从刚才撒面粉在自己周围监视自己可以看出陈知微是很聪明了,这么一个既聪明又要强的小女孩从小饱受关爱,心中自然是骄傲的不得了。

    现在天天听着她喜爱的爹爹说着一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小孩子多么地厉害,多么地听话。她心中自然把自己当成比较的对象。

    想清楚之后李星元有些哭笑不得,难怪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却无缘无故招到人的厌恶。

    明白之后李星元也就原谅陈知微了,毕竟是小孩子,这些表现都属于正常的。于是李星元道:“没事的,知微妹妹那么聪明,以后会知道是非对错的。”

    春樱一脸羡慕地看着李星元道:“李公子你真的读了那么多书吗?书里面都讲些什么啊?你可以给我们讲讲吗?”

    李星元道:“我现在看的各家经典,里面一般讲的各家圣贤的微言大义和各种故事。”

    李星元看着春樱一脸羡慕的模样便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给你们讲几个其中的故事吧。”

    “好啊,好啊。李公子请讲。”

    春樱很是欢喜地拍手道。

    李星元看着春樱欢喜的模样,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读书。心中感慨在自己原来的世界中,这般大的孩子还在读初中,而在这里却要去当下人服侍他人,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李星元想着便说了《列子》里面愚公移山,《孟子》里面揠苗助长,《吕氏春秋》里面刻舟求剑的一些故事。

    另外一边陈知微跑出花园朝着客房跑去,父母应该在那边和大姨一家说话。

    陈知微不喜欢大姨一家,因为她觉得大姨看着她的时候笑得太假了。表面上笑着,心里面说不定在说自己坏话呢。

    陈知微一路过来遇到一些下人,不过都只是打了一下招呼并没有跟着她。因为下人们都是各司其职,各自在各自的院子做事,不是说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陈知微到了客厅没有找到陈秋便往母亲徐小莲的房间寻去。

    刚走到母亲窗边便听到大姨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妹妹近来身子好些了吗?趁着现在年轻你快些再生一个男孩吧。”

    陈知微听到这里心中哼了一声暗道:“真是管得宽,我家的事情要你管啊。”

    陈知微决定先不进去,听听母亲要怎么说。

    徐小莲略显哀愁的声音传来道:“我也想啊,不过自从生了微微之后我的身体一直都不好。这么多年也没有怀孕的迹象,大夫说伤了根基,恐怕不能生育了。”

    陈知微心中一跳,没有想到母亲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的,从来没有听他们说过。

    陈知微大姨声音有些尖锐地道:“哎呀,这可怎么办啊?现在你们夫妇就一个女儿,而且身体也不好。如果知微以后有什么事……你们这偌大家业怎么办啊?”

    “这些到没有什么,我已经在给夫君物色妾室了,他还年轻终究能够会有儿子的。我只是担心知微啊,她早产出生,从小就气虚体弱。大夫说她是先天不足,需要好好调养。这两年来药吃了不少,可大夫说还是不容乐观。”

    房间里面沉默了一会儿大姨的声音才轻微地响起:“当初我就劝你们放弃,一个重病缠身的女孩子,何必花那么多的钱财去救治呢?”

    “知微毕竟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她死呢?终究还是要尽人事的。”

    “我们村的王瘸子家据说有一个生孩子的偏方,我回去花钱买下给你试试。万一能够生下儿子呢?妹夫家这么大的家业你就真的要交给外人的不成?”

    “能不能行啊?我看了那么多大夫都没有把握。”

    “试一试又没什么。”

    “那好吧,到时候花了多少钱姐姐给我说,当是我买下的。”

    “瞧你说的,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

    微风轻扬树梢,阳光熹微洒下,屋外的景象静谧而安宁,不过早已没了陈知微那小小的身影。

    陈秋来到花园里面就看到李星元在给两个小丫头讲故事。

    李星元正在讲《南华经》里庄子论剑的故事,两个小丫头不明白什么是天子之剑,诸侯之剑;但是这不妨碍她们对想象出来的庄子在赵文王面前侃侃而谈,改变赵文王心意的英姿所折服。

    陈秋等到李星元讲完才道:“星元侄儿果然不愧是读书人,故事讲得如此好。”

    被故事吸引的春樱,夏荷这才回过神来慌忙向陈秋施礼道:“老爷。”

    其实李星元早已发现陈秋到来了,不过他没有出声,那么李星元就没有中断故事。

    此时李星元自然地施礼道:“陈叔好,知微妹妹过去找你,怎么没有和你一道过来呢?”

    陈秋看了一眼旁边的两个小丫环,摇了摇头道:“没有遇到,可能错过了吧。”

    李星元怕陈秋责怪两个小丫环没有跟着陈知微,便道:“知微妹妹真是很听陈叔的话,你让她看着我别出圈,她就一直看着,现在去找你也怕我出去了她不知道,所以让两位姐姐看着我。”

    陈秋闻言展颜笑道:“这丫头,我就是随便说说。主要是让你们兄妹二人一起玩玩,她却是当真了。”

    李星元笑了笑没有说话。

    陈秋接着道:“衙门里有点事要我去一下,马上也要中午了,你伯母要陪娘家人吃饭,你就去知微房里和她一起吃饭吧。然后下午你接着来这里待着。”

    说道这里陈秋对两个小丫环道:“下午你们就别打扰星元侄儿了。”

    两个小丫头有些慌张地躬身应下。

    待到陈秋走后两个小丫头才带着李星元往陈知微的住处走去。

    路上夏荷解释道:“半年前姑娘还是和老爷,夫人他们一起住的。不过姑娘听了公子你都是一个人住以后,就闹着要一个人住。所以老爷就专门弄了一个小院子给姑娘住。”

    李星元不禁莞尔,果然是小孩子的好胜心啊。

    三人走到一个翠竹萦绕的小院前,门楣上挂着“知微雅阁”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