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往圣已往 » 第三十七章 宋文英

第三十七章 宋文英

    李易约好开工的时候再请村长赵裕安吃饭,正准备送他离开就见一个稀客上门。

    正准备去学堂的李渔看到提着一包东西进院子的宋先生立马站直喊道:“宋先生。”

    宋先生点了点头问道:“你二叔在家吗?哦,还有你堂弟李星元。”

    “在的,在的。”李渔立马答道进屋喊人了。

    孩子的学堂里的先生来家访,家长们自然都是出来表示欢迎。虽然这学堂就在村子里,但是宋先生和他的一个老仆住在学堂,很少在村子里走动,所以这次他主动登门,还是让李家人有些吃惊,以为李渔在学堂里犯了什么事。

    宋先生一一应对,然后对李清义道:“想必这位就是唯安兄了,在下宋文英,字博远。”

    李清义有些讶异地抬头看了一眼宋文英道:“我就说李唯安,博远兄请里面坐。”

    一群人进屋分坐,宋文英先是对李易道:“李老先生真是治家有道,家中三子勤劳务实,遵纪守法,各自家庭又是和睦,先有李兄耕种自足,又有唯安兄文采了得,再有李三兄弟也是玲珑剔透的人物。此当可谓有德之家。”

    李易听了宋文英的话只觉说到他心坎里了,笑着道:“宋先生过奖了,我一个泥腿子有什么治家之道啊,不过是教他们本分做事而已。”

    宋文英感叹道:“就是这个本分做事,很多人都难以做到。像学堂里是做学问的地方,里面的学子如果都能够做到本分做事,我也不用那么累了。”

    李清正有些紧张地问道:“那李渔在学堂里面听话吗?”

    宋文英看了一眼在一旁站着有些紧张的李渔,笑着对李清正道:“李渔这孩子为人踏实,勤奋好学,而且人好很聪慧,在学堂里的成绩可以说是位列前茅了。”

    躲在侧室的于氏听到宋文英这样夸奖李渔顿时眉开眼笑,心中骄傲的同时也隐隐有些期盼了。

    如果李渔以后中举当了官,那么自己一家也不用在地里刨食了,到那时候也可以还二弟一家的人情了。

    李清正也是高兴地道:“这都是宋先生教导有方,如果这孩子有什么不听话的地方,你尽管打就是了。”

    宋文英脸上神情出现一丝不悦道:“我是书生又不是兵家子,怎么会动手打人。”

    李清正有些手足无措地张口却不知道怎么说了,李清义笑着道:“宋先生误会了,我大哥的意思是说还请宋先生对李渔严加管教,别让他学坏了。”

    宋文英想到今天到李家来是有其他事情,怎么又臭脾气发作了,于是轻咳一下道:“这是自然的,其实我今天来,是因为早上在学堂听到李渔说的那一番人与物的言论。我本来想晚上来拜访,不过吃饭之时越想越觉得此论不俗,于是便现在赶来了。”

    说着宋文英站起来对李清义拱手道:“我听李渔说那一番言论是唯安兄之子所言,想必这都是唯安传授的。

    以前因为一些原因未与唯安兄亲近,没想到唯安兄学问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以后还请唯安兄多多指教。”

    李清义有些发愣,然后回想一下事情经过有些恍然地站起来道:“博远兄客气了,学问上的事情本就是各有所长。如果博远兄不嫌弃以后可以互相砥砺,说不上什么指教。

    不过你说的人与物的言论的确不是我教给我儿子,这可能是他自己领悟的吧。”

    宋文英惊讶道:“唯安兄此话当着?”

    李清义道:“这有什么好骗人的。”

    宋文英还是有些不信道:“可否让令郎出来一见?”

    李清正忙对旁边的李渔道:“去叫元元出来见见宋先生。”

    李渔松了一口气连忙跑进屋里找到正在画图纸的李星元道:“元弟快跟我来,宋先生要见你。”

    李星元放下笔问道:“宋先生,是你们学堂的先生吗?他见我做什么?难道是我们打架的事情被人告发了,他来找我们算账?”

    李渔一呆,其实他都把竹林里打架的事情忘记了,而且那是李星元单纯地踢了赵成虎一脚而已,算不得什么打架吧。

    要知道他们这些学生平时玩闹打来打去都是很常见的。

    李渔将前面大厅的事情经过大致讲了一下,李星元心道:“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宋先生还是比较传统的一个读书人。”

    李星元跟着李渔来到前厅对着一众长辈问好,最后对宋文英施礼道:“小子李星元见过宋先生,不知宋先生有何事吩咐?”

    宋文英的眼睛从李星元一进来就没有离开过他,只见李星元身量比李渔高一些,双眼炯炯有神。礼貌谦逊而不卑微,信心十足而不张扬。

    宋文英心中将李星元的表现和以前见过的一些孩子做了比较,发现李星元可以排进前五之列了。

    这真的是一个小山村里面的孩子吗?

    光看李星元这样的表现宋文英已经有些相信李清义说的人与物的言论出自李星元之口了。

    宋文英和气地道:“我是听了你那一番人与物的言论,心中深有体会,所以前来一见。不知这是你自己想到的呢?还是从哪本典籍上看到的呢?”

    这个是要问清楚的,毕竟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比较困难。别自己在这里对着李星元吹嘘了一番,最后是哪一本自己没有看过的书上的言论,那就丢人了。

    李星元朗声道:“这其实在各家典籍之上都有讲诉,如儒家《论语》中就有说‘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就是说儒家圣人孔子是将人看得比马重要。

    另外《老子五千文》里面也有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也说明道家至圣老子认为人是大于道,天,地之外任何事物。

    既然如此一个人又怎么可能通过外物来定义他的贵贱呢?

    如果真的这样,诸子著书也不会大多都是讲修心,修身,而是讲该如何追求财物,富贵了。”

    宋文英赞叹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最难得的是还有自己的见解。不知道……”

    宋文英还没有说完一声大吼从外面传来:“李清正快点出来,你真是教的好儿子,竟然欺负到我赵豹的儿子头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