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炼器录 » 第十三章 黑云城

第十三章 黑云城

    青衫男子来去无踪,厉行舟好似做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梦,那字字灌耳的锵然语句仍久久回荡在他脑海中,好似一语从远古的大海中飘出,延宕千万年,沉入心间。

    他发现自己下意识中已经握紧了双拳,指甲深深陷进了肉里,张开来时,手掌上已经满是冷汗。他有些恍惚惊惧,直到清楚地看见桌上的剩下凉茶和铜币,才确认那是真实的。

    天空中的太阳光芒渐渐收敛,颜色却是越发浓郁,如鲜血一般,染透了半天的云霞。地面蒸腾的热气渐渐消散,树间的蝉鸣也消停下来,连风中的热浪也少了几分,阳消阴长,山林中清凉的空气使过往其间匆忙赶路的人心也冷静了下来。

    厉行舟又点了一碗凉茶,一饮而尽。借着凉茶的沁人心脾的凉意,厉行舟镇定下来,虽说脑海中那名青衣术士的话仍挥之不去,但此刻的他已经远没之前那般凌乱与惊骇了。在桌上放上茶钱之后,厉行舟顺着山路,向黑云城走去。

    路上,夕阳西沉,远远看去,已经被远方乌黑的山脉挡住了半角,摇摇欲坠。

    终于,山峦吞没了最后一丝光明,世间陷入了漆黑之中,路上的雾气渐浓,如轻纱般遮住行商旅人的眼睛。

    又向前方走了数里,周围浓雾越来越浓,正如沿途遇见的村民所言,黑云城入夜之后,黑雾如织,行人辨不清东南西北,极易迷失,所以许多商旅都是趁着白昼赶路。厉行舟见附近浓雾蔽月,也想先返回邻近小村,借宿一宿,明日再前往黑云城,但请帖上却分明叮嘱入夜之后即可入城,一时让他左右为难。

    他思忖片刻,想到帖子上既然如此说明,就有其中道理,若是临阵脱逃,岂不是堕了金鳞帮的威名?而且这些黑雾也许正是出给自己的考题。他又想到白日里青衣术士所言,心里莫名腾起一丝怒火,偏偏不信此去一无所获。

    下定决心后,厉行舟燃起一枚火折子,摸着前脚五尺的暗雾,一步步挪向前方,小心翼翼试探着足边的坑洼碎石。这样的小路之上,没有路杆灯火照明,厉行舟不禁心里暗骂城内居民都瞎了眼,这样漆黑的小路,若是碰上下雨天,泥泞湿滑,不知要摔多少跟头?

    不知这一步一步试探前行了多远,厉行舟看见前方忽然飘出一簇火焰,火光摇曳,徐徐飘来。厉行舟向来胆大,小时候常常给项空尘讲鬼魅故事,他自己睡得安稳,却吓得项空尘半夜不敢入睡。此刻见这火焰幽幽飘来,如幽冥鬼火,他心中微微一惊,但片刻就镇定住心神,向着这鬼火迎去。

    离得近了,火焰之后渐渐显露出一道人影,也许是雾气太浓,所以才会出现见火不见人的景象。厉行舟见是人提着桐油灯来的,稍稍松了口气,若当真是什么魑魅魍魉,那就只能硬着头皮与之一斗了。

    可是,厉行舟看清来人相貌之时,就像见到了幽魂鬼魅,吓得周身一抖,差点掉了火折。迎面走来的是一个老妪,身形枯瘦,佝偻向下,脸上皮肤松弛,白中带青,微微眯起的眼中只有眼白,在昏暗夜色中说不出的恐怖。

    黑夜之中,一个老妪独自走在这浓雾之中,让人觉得古怪,加上那笑容之中闪着诡异,更是瘆人,厉行舟心惊之后,才稍稍缓过神来,站定身形。

    “小娃娃,你是来黑云城竞拍的吧?”老妪的声色尖利刺耳。

    厉行舟吃了一惊,没料到这人首先一句话就问起自己的目的,他沉吟片刻,拱手道:“正是。”

    “你可带有信物?”老妪又道。

    厉行舟赶紧将之前唐景叶交予他的邀请函和金鳞帮令牌拿了出来,递给老妪。老妪将这两件信物置于灯火之下,仔细查看一番,点了点头:“请跟我来。”

    老妪与厉行舟一前一后,向着黑云城前进。也不知为何,老妪虽是看上去年迈老朽,但行步飘忽如魅,在这浓雾夜色之中竟是如履平地,步伐很快。有老妪在前引路,厉行舟也不惧前路坑凹不平,大起胆子向前迈腿。

    此刻厉行舟才想起唐景叶的话,黑云城之所以能够开办这地下拍卖会,便是因为它地理气候上的诡谲神秘。常年的浓雾聚敛散去,为这座城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传言道城外迷雾之中有妖魅邪物,能迷人心智,摄人魂魄,常有行人失踪在这浓雾之中,往来行人也因此变得稀少,居住于城中的人民也不愿出去,渐渐的,这座黑云城变得闭塞,成为了一座孤城。

    不过这妖邪之物是否存在还未可知,但这浓雾却是真实而长久地存在于此的。不知是人别有用心还是怎的,这黑云城渐渐与外界隔绝开来,也是因为这一特点,各个非法组织、帮派聚集此地,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活动。此次的拍卖会也是这秘密活动中的一种。

    朝廷也曾想对着黑云城进行整治,可碍于各地的门阀贵族也牵涉其中,肃清行动难以进一步进行下去,后来便不了了之,在不触及朝廷统治的前提下,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人家,这城外怎么没有个灯笼?”厉行舟望了望四周,仍旧漆黑一片,“这地方雾太浓,连月光也照不进,夜里走这条路不会摔跟头吗?”

    老妪笑了起来:“小娃娃,这里夜晚是没有人通过的,我看你也刚入帮派不久,还不知黑云城的规矩吧。黑云城不比其余城镇,黑夜浓雾正是我们想要的,若是不想丢了小命,还是不要半夜在城里到处乱跑。”

    “怎么,莫非城里还有什么厉鬼?”厉行舟讶道。

    老妪喉间低笑,却不回答,只是慢悠悠地向前走去,不多时,她就停了下来。

    厉行舟也跟着停下,浓雾被风搅动,散去了不少,出现在眼前的赫然是一座如山的城墙,转眼,堆砌的灰黑色砖石又藏进了雾气之中。他抬眼向上望去,巨大厚重的城门上方高挂两盏灯笼,发出火红光芒,像巨兽的眼瞳,凝视着厉行舟。

    老妪手持油灯冲城墙上方挥了挥,比了一个奇怪手势,片刻,一个足够容下一人的竹篮降了下来,一根粗大的链子系在上面,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上去吧。”老妪先一步跨入了竹篮里。

    厉行舟略略打量了一会儿,也走了进去。

    链条逐渐回收,两人就这样升上了城楼,视野忽然开阔起来,他向城内望去,登时吃了一惊。

    本以为是黑道组织的聚集地应是更加的阴沉压抑,就如城外的那浓雾一般,可城内的景象与城外恍如隔世,照亮夜幕的万家灯火,四处游走的行人,就像白昼一般热闹,笑骂声,吆喝声,欢笑声混成一片,未显冷清。

    “什么人,速速下楼!”一声厉喝在厉行舟身后响起。

    厉行舟回头看去,那是一个披甲的官兵,手里握着一只长枪,身后跟着五个相同军衣的年轻人。

    “军爷,我们这就下去。”老妪走了过来,悄悄将一贯铜钱塞进了官兵手中,“小娃娃不懂规矩。”

    官兵点头:“下次注意,这里是统领城门的地方,闲杂人不得久留。”

    老妪点头答应,拉了拉厉行舟的袖袍,佝偻着背顺着石阶下去了。

    “老人家,这是……”厉行舟追上几步,有些不解。

    “路过城门,总要给些小费,才能通融。”老妪道,“这个地方就是这样,总之拿钱就好办。”

    说着,老妪停下了脚步,转身伸出了手:“方才给官兵的银两,老身帮你垫付的。”

    厉行舟微微一愣,才明白过来,摸出一锭银子,交到老妪手中:“谢谢老人家引路。”

    老妪眯起了眼,细细观赏着手中的银子,好似从来不曾见过。片刻,她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稀疏的牙齿,对厉行舟道:“小娃娃,看你挺识趣,就再给你一个忠告,这里不要太过露财。”

    说罢,她转身漫步走入街道之中,她的消瘦佝偻身影和喧闹绚烂的街道格格不入,就像姹紫嫣红中的一抹凋谢的残花。

    “拍卖的事,之后城里会有通知。”这是老妪最后一句话,厉行舟再次看去时,她已经拐入一处窄巷中,不见了。

    厉行舟望着繁华的街道,沉默了一会儿,迈步走去,准备找寻一家客栈歇息。他行走在热闹非凡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想这喧闹程度更是不亚于白日里的都城。只是其他城镇之中一些严谨设立的赌博场馆,却是明目张胆地开设在街市主道上,进出之人络绎不绝,客源不断。

    厉行舟躲过几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的纠缠,在一处小街上找到了一家客栈,客栈前种着几株海棠树,茂密的树枝相互交叠,在喧闹的街市中围出了一片安宁的地方。

    客栈远离闹市,清净的环境倒是适合睡觉,厉行舟一日劳累,又受了神秘男子的传音,一进客房就瘫在床上,望着房梁,怔怔出神。青衫男子的话就好似刻在了他的心间,他一个字也未曾忘记,意念一动,就能回想起来。

    “阴阳相伴,祸福相依……”厉行舟低低念诵着男子所说的话,不知不觉中便已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