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魂穿崇祯 » 第九十一章,任将守西线,意外遇良才

第九十一章,任将守西线,意外遇良才

    举手投足间便有气吞山河之气势,此乃天子也!

    看着尽情诉说的皇帝,孙承宗的脑海中忽然就冒出了这一句话来。

    如此明君,焉能不忠也!

    他当即施礼,颇为亢奋道。

    “皇上之推论,世所罕见,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为大明尽忠!”

    说完,已是跪地叩首。

    诸葛亮见状,忙上前将其搀扶了起来,欣慰道。

    “孙爱卿有此志向,我心甚慰!先前你之计策甚好,陕西灾情严重,我已下旨拨内帑两百万钱往陕西赈灾,然而数月过去,灾情还是不断,民变之象多矣!

    下方必有贪污,还是巨贪!孙承宗,即日起任命你为陕西,山西两省总督,节制一切兵马,我另外会安排一位能臣,助你清扫陕西官场,请务必平抑灾情!”

    孙承宗听闻此言,心中震荡,连忙再次跪倒道。

    “臣必不负皇上使命,必当整顿两省军务,助力皇上清扫官场,平抑灾情。”

    “另外你的建议很好,我会安排内阁拟定一下旨意和章程,再下旨在陕西招募迁民,迁往辽东。若有不愿意前往的,我也会责令各省布政使,尽力接受灾民。以辽东人守辽东,真乃良策!”

    诸葛亮面对能臣,自然不吝赞美之词,当即夸赞道。

    孙承宗得了赞誉,脸上也有光,笑道。

    “多谢皇上夸赞,老臣愧不敢当。”

    “平身吧,还请早些回去,准备准备晚上的宴会。”

    诸葛亮说完,当即安排锦衣卫护送孙承宗离去。

    做完这些以后,他才舒缓了一口气,再度返回了地图前。

    凝视着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地图,以及那些密密麻麻的箭头,军队的标识时,他的手又动了。

    这张图,还能再改动些。

    于是他便留在大帐之内,继续改动地图,推演局势,只到夜幕降临。

    锦衣卫见宴会时间快到了,这才胆敢步入大营中,劝慰道。

    “皇上,宴会快开始了。”

    “噢?糟了,我研究过于认真,竟忘了时间了。”

    诸葛亮惊呼出声,他向来不愿失信于人,今日之宴会还是他要求举办的,如何能迟?

    慌乱间,他便随意取了羽扇,披上大衣,出了营帐去。

    随着营帐一出,冷风凌厉,头顶果见星光闪烁,真是迟到也。

    “皇上,请上步撵,我等自会开路。”

    锦衣卫们担心皇上安危,当即命人招来仪仗队。

    诸葛亮见之,稍稍皱眉。

    平常坐步撵尚可,今日着急些,自当骑马前行,随即道。

    “不必了,今日我骑马进城,随我来。”

    锦衣卫们相互对视一眼,皇帝的命令他们莫敢不从,当即上马追随前行。

    令他们惊讶的是,久闻皇帝处理政务上佳,却未曾见得他骑术也尚可。

    一匹雪花白马驾驭的四平八稳,隐隐有甩开他们的意思。

    这时候京城入口也到了近前,由于皇帝每日都从此处出入京城,必须严密防守,沿路上基本可以做到十步一岗,五步一哨。

    更别说此处的守卫,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乃是京中各处的好手。

    他们一见到皇帝今日不坐步撵,反而起码前来,也知道事情着急,当即让开一条路,给皇帝过去。

    原本这条路是受管制的,闲杂人等不敢靠近。

    只是今日不知为何,此处多了些障碍。

    像是不知何时出现的小摊贩的推车,道路旁临时摆放的货箱子,看起来稀疏平常,平常甚至都引不起诸葛亮的注意。

    可在今天着急时,它们就成了某种阻碍。

    这让诸葛亮骑马时,感到了一丝丝的不舒服,也像是预感到了什么,正在缓慢的减速。

    正在此时,惊变忽起。

    只听一处巷道有人惊呼道。

    ‘马儿受惊了,路人快闪开,闪开呐!’

    声音传到诸葛亮耳边时,已经看到有三匹杂色马从巷道奔走而出,胡乱嘶鸣着,显然是受了惊。

    最为关键的是,这三匹马竟然不约而同的向诸葛亮冲来,顷刻之间,他的性命就危矣!

    饶是诸葛亮镇定自若,此刻也加快了心跳,拉紧缰绳,就要钻进巷子之中,以求躲避马匹。

    然而那些不起眼的障碍物就在此时露出了它们的致命之处,临近的巷子,被堵住了。

    糟了,躲不开了!

    诸葛亮心惊不已,这要是撞上去,必然遭重。

    怎么办?

    此刻他因为着急赶路,已经同后方的锦衣卫拉开了一段距离。

    而沿路的岗哨都不过是步兵,如何能阻挡惊马的冲击?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有数人大喊道。

    “皇上莫慌,我来救你!!”

    诸葛亮闻声望去,忽见三人从不同方向,拼死向那三匹惊马扑去。

    人之力,如何能同惊马相持?

    然而这三人个个都是好手,一人从侧方越出,一下就抓住了惊马缰绳,并且熟练的翻身上马,当即止住了马匹的冲势。

    一人从正面相冲,仗着自己身形魁梧,气力国人,竟大喝一声,直接同那惊马正面相撞。并且就在惊马要撞上的前一刻,一个侧身躲过,用尽蛮力将那马匹生生拉了下来。

    此等举动,真可谓豪杰也!

    而最后一人,借力打力,一步跃巷墙,两步翻身上马,一扯缰绳便把马儿拉响了侧边的巷口,堪堪躲过了皇帝。

    三马尽皆被驯服,如此危局,自被化解矣。

    而不等诸葛亮反应过来,后方的锦衣卫,京营卫士,一窝蜂的冲了过来,个个像是杀红了眼一般,疯狂的扑了上来,要将皇帝团团围住。

    他们恨不得用自己的命,去为皇帝挡住任何伤害。

    与此同时,更有一老汉从巷口走出,哭天抢地道。

    “完也,完也,我本是路过,怎知马匹受惊冲撞了圣驾,我命休矣。”

    锦衣卫可们可不管你什么意外,当即就有四五把绣春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与此同时,更有十几位锦衣卫亮出武器,就要去劈砍那些疯马。

    诸葛亮此刻已经镇定下来,当即阻止道。

    “不可妄动!不过是意外,马匹何罪之有,锦衣卫列队,京营列队,不可自乱阵脚!”

    “遵旨!”

    有了这道旨意,大家才放心下来,分散开来,总算稳定住了局面。

    诸葛亮心念先前三位舍命相救自己的壮士,当即追问道。

    “方才是哪三人拦下马匹,我必重重赏赐!”

    说话间,便有三人欣然出列,颇为激动道。

    “臣锦衣卫总旗卢剑星,参见皇上。”

    “臣京营百户孙应元,参见皇上。”

    “臣京营伍长周遇吉,参见皇上!”

    三人一出现,自是威风凛凛,更叫诸葛亮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