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329章 科学的尽头是烧开水

第329章 科学的尽头是烧开水

    “陕州城破,潼关将直面兵锋!李中丞那边意欲集结关中所有兵马在关中与蒙军进行决战,而不是固守潼关以待时变。对于此战,本督不甚看好,我安西军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行。

    鉴于目前之形势,本督准备在平凉和秦州着手集结兵马,一旦西军在关中失利,平凉和秦州之兵马要尽快入陕,趁蒙军立足未稳,重夺关中,以固时局!

    据敌我双方战力预估,我军入陕后在正面战场上,有两到三万人足以应对蒙军兵锋。然蒙军游骑甚众,仅靠两三万兵马,是无法肃清其在陕地的游兵,很难让地方安靖。不过再大规模的招兵扩军,即使我们据有陕地,财力上也未必能撑起如此大的摊子!此乃为难之处,众位好生琢磨一番,看有没有上好的法子,能让我军既能守地又能少些财支!”

    陕州失守、安西军介入关中战场几乎是不可避免了,令宋应奎头疼的并不是与蔑蒙军队的正面交锋。说实话、以安西军现有的装备,若是在正面战场还打不过蔑蒙军这种脱胎于部落武装的军队,那就该找堆棉花撞死。

    可是蔑蒙军队的高机动性,有些让人有些束手无策。一旦他们化整为散,安西军就会陷入时时被骚扰的泥潭之中,陕地一时半会就恢复不了宁静!不管是任何时空,不管是装备有多先进,持久的骚扰战都是最难应对的。

    面对骚扰战这种非对称战争,民生方面的负担相当致命,可以想见,今后好长一段时间,陕地对安西军来说就是负担而不是腹地。宋应奎召集安西军政要员开形势研判会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对形势的困难程度在心理上有个准备。不要觉得介入陕地、乃至控制陕地后,安西的势力有了极大的膨胀,形势会一片大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天的形势研判会并未就宋应奎的实际担忧讨论出什么具体的方案,这玩意在没有实际面对的情况下,谁又能凭空想出办法出来哪?实际上参会的众人中,除了宋应奎有这个担忧外,其他人在心里甚至都没将这当回事。他们觉得,当前最应该担忧的是大军入陕后与蔑蒙军的正面战事。

    只要兵对兵、将对将的打赢了蔑蒙军,安靖地方还有个锤子的担忧?这就是宋总督在杞人忧天,瞎操心!

    出兵陕地,对宋应奎来说还有个棘手之事,那就是用谁做主将?总不能自己亲自带兵去打吧?

    理论上来说,这么大的战事,确实需要宋应奎这个一军主帅亲自来指挥,可在宋应奎看来相较于战争,更重要的事是地方建设,一旦自己将主要精力放在作战上,就没法操心经济建设上的事。以安西目前的人员结构来说,论抓经济,压根就没有人能替代自己,其他人在这方面脑子里装的全是浆糊。

    随着摊子越谱越大,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就越发明显。说白了、以安西军目前的体量,即使打几场败仗,影响也不是致命的,但若是基本盘的经营出了问题,形势就会急转直下,孰重孰轻,宋应奎还是能掂量清楚的。

    顾此、入陕之战的主帅必须要另派他人,不能自己上。

    选谁比较合适哪?据实来说,矮子里边拨高个,也就三人比较合适。三叔宋学良、独立指挥过河西战事的魏大刀、以及还在宁西前线的梁活女,除了这三人安西军中再无他人适合做方面大军大帅。

    然而这三人也各有各的短板,并不是什么完美人选。

    三叔宋学良在安西军中威望最高,是军中当仁不让的二号人物,从资历来说,让他担任入陕作战的主帅最合适。可宋学良指挥战争的能力并不突出,让他去打这么大的战事很难令人放心。

    魏大刀的情况和三叔差不多,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上见识和能力都不足,骤然将数万兵马交给他,实在是有些冒险。

    就能力和经验来说可能梁活女是最为合适的人选,问题是梁活女的身份有问题!

    罢了、暂且先将此事往后放放,先将入陕作战的准备工作做好再说,用谁做主帅到时候再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倩娘、蒸汽机的研制进展如何?”面对纷乱如麻的各种乱事,宋应奎一时也没法完全思虑明白,所以他决定换换脑子找李国倩了解了解真正至关重要的事——蒸汽机的研发工作。

    确实、相比与其它事务,蒸汽机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如果蒸汽机做出来了,什么蔑蒙铁骑、什么大郑,那还算事?

    安西军控制的腹地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交通,一旦有了蒸汽火车和铁路,兵力不足、管理成本大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老爷、研制所最近做出了两台开水机,若是得闲,你要不过去看看?”

    “蒸汽机制出来了?你们研制所很给力啊,明日我就去看看。”李国倩的回答令宋应奎很是激动,能这么快的将蒸汽车做出来,还真挺令人意外的。

    第二天一早,宋应奎便赶到了瓦州的研制所分厂,去看看工匠们做的蒸汽机到底是个啥样子。

    到了现场一看,这t蒸汽机?不就是两个烧开水的大铜锅吗!

    说是烧开水的锅,好像是说的有点低端了,毕竟这玩意是能带着铁锤做往复运动的!但除此之外,研制所做出来的所谓的蒸汽机,与宋应奎想象中的高大上的蒸汽机好像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嗯!你们的工作还是有突破性进展的。起码证明,通过烧蒸汽,是能给机械当动力的。证明除了人力、畜力、水力、风力外,通过火力也能让飞轮转动。比如现在做的这种蒸汽机,就可以在工坊里抡大锤,打制一些铁制工件啊!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改进,将来蒸汽机绝对会有大用。”围着两台粗糙的蒸汽锅炉转了好几圈后,宋应奎最终还是肯定了研制所工匠们的努力成果。

    尽管从内心深处来说,这次视察之行是大失所望,空欢喜一场!可话又说回来,万事开头难,科学的尽头不就是烧开水吗?今天能烧开水抡大锤,以后就能烧开水跑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