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生之人世间 » 第二十七章 前因后果(二)

第二十七章 前因后果(二)

    “何家人一直悉心照顾何梓义直到60年,那时候正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老人们都说以往也不是没经历过旱灾,但凤凰山上从未断过山泉水。那一年偏偏就断了,鹰潭只剩一个空空的大洞,就连山上的野物都变得很少,好像突然间迁移走了一样。”

    方闲心一动:大旱、泉水断流、动物迁移?

    何婶催促道:“别管那些,都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发生什么事?”

    “哦,何梓义有一天忽然自己就起床了,像个正常人似的穿衣洗漱,还给何梓豪留了封信。信上说‘大梦多年终须醒。兄长,来世若有缘,望再作兄弟。珍重!不孝子梓义绝笔!’

    然后何梓义穿着刘月给他做的靛蓝长衫走出房间,走过院子,哼着刘月最爱唱的小调走向北翅岭他和刘月常去的香樟树下。”说到这,何爱国停住话语。

    何青玲迟疑地问:“是不是去那里悼念刘月?”

    何爱国灌了一大口凉白开,沉重地道:“刘月就葬在香樟树下,何梓义、他上吊自尽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梁若楠小声问道:“那四叔公?”

    “四叔公那时9岁,那天正轮到他看护何梓义。他饿得有点发昏,听见房门被推开的声音,他喊了句‘幺叔起了么?’见没人回应,以为是听错了,就睡了过去。被找吃食回来的父亲推醒后才知道,出去的是何梓义。

    后来,他亲眼看见被家人万般维护的幺叔吊在香樟树大大的枝桠上,看见父亲一夜之间白了头。过后不久,你大叔公跟人上山找吃的,遇到另一拨人起了冲突被打死了。何梓豪被沉重地打击到,办完丧事便缠绵病榻,临终前将所有事情告诉了你四叔公。不到十岁,你四叔公他就丧父丧兄,在那个年代孤儿寡母的哪有什么好日子过啊。

    所以,哪怕他知道王品源只是王庆弘的侄子,错不在他,甚至不在当时才8岁的王庆诚身上。四叔公还是竭尽全力阻止他们回迁,因为他觉得祖父、父亲等亲人,以及幺叔和幺婶都不会想看见他们的。”

    方闲有点惆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所以,我决定了,把我先生亲手‘开过光’的平安符发给你们。来来,一人一个。”说着便从兜里掏出一堆棕色的牌子,一人发了一块。

    “这牌子正面是工作牌,背面是先生开过光的平安符。可难制作了,不能重复刻画的,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平安符的作用,你们要保存好。对了,以后你们带了牌子才能进小凤谷,不能给别人用哦。”

    郭婵等人仔细打量自己手上的木头,平平无奇的棕色木头,有点沉。小篆的“闲馆”两字刻在左上角,右上角刻的是各人名字,中间是看起来像一团杂草的“钥匙”。几人同时尴尬一笑,不约而同地想:小闲/小闲姐/小方的先生又会制茶又会开光,到底是干嘛的?听着咋那么不靠谱呢?

    方闲暗暗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他们,转头对何爱国道:“何叔,您这个只是平安符,毕竟您还是望山村的村长。”

    何爱国点了点头:“我明白的,这牌子看起来好高大上,小方你看我拿根绳子串起来带着咋样?这样挂……”

    方闲给何爱国比了个“赞”,眼光真不错!又拿出两块给郭婵:“婵姐,你有空回一趟市里,把这两个给妙妙和航航吧。”

    郭婵答应了,顺手塞进包包里。

    方闲问网上招聘情况,何青玲答道:“好多人一听是到望山村来就不乐意了,只有两个同意过来面试,这是他们的资料。我转给你。”

    方闲打开文档粗粗浏览一遍,道:“看着还行,先让他们来面试,面试成功后可以给他们报一半的交通费。何婶,刘婶家愿意出租吗?”

    “愿意咧,咋不愿意。反正她家二、三楼平时没人住,不过住她家时,晚上不能有太大的声音。她的孙子觉轻,声音一大就容易醒。”

    “恩,员工入住时签订好约定书,务必不能扰民。陈叔去市里买些安全性高的锁,在二楼和三楼之间加一道门,二楼是男员工居住,三楼则是女员工住。还有其他必要的你们看着添加,这些费用我们全出。员工每日的肉类主食等由陈叔统一采购,蔬菜就用咱家菜地的,陈婶一并决定吧。”

    方闲又问梁若楠:“小楠,办公楼及附属设施选址好了吗?”

    “等我一会,我把电脑拿出来。”

    梁若楠一边投影,一边对方闲说:“小闲姐,结合食品公司未来的规划以及望山村附近的地形,我认为办公区不能在望山村对岸设立。”

    “喔?详细讲讲。”

    “首先,请看村对岸的具体地形,这是我们的1到5号地,往西是王家的地,顺着北翅山北部往西走,宽度逐渐变窄。

    我和何叔爬到断翅山最高处看过,那里和北翅山最高处在同一经线上。望山河从西往东,在这里绕着断翅山拐了个湾,在断翅山这边形成一片河滩,北翅山那边则是悬崖。王家的地也是到悬崖东边停止。

    整体看,村对岸的土地是一条长条状,河边地质情况不适宜建办公楼。山那边只能建在北翅山上,施工难度增大且很有可能因破坏环境而过审不了。村这边,只能往小葫芦那里考虑,大葫芦离居民区太近,不合适。”

    “小葫芦的地以前都是好地,虽然丢荒挺久的,但以后要是对岸的地不够还是可以考虑重新开荒。而且,农用耕地转工业用地手续更麻烦。”何爱国补充道。

    方闲点点头,示意梁若楠继续。

    “我和陈叔翻过断翅山,到了小湾村。小湾村坐落在一个狭长山谷的谷口,他们的田地都在山谷前半段或与小葫芦接壤的地方。人口不多,不到七十户。山谷另一边是一片丘陵,当地人称之为前山。望山河从前山最东边分出一条小溪穿过山谷到达小葫芦附近。

    我认为办公区可以建在山谷后半段,那里地势平坦、面积够大,足以满足公司未来的规划。

    这是园区规划初稿,整体是古风山水风格。主体办公楼高五层,每层约1500平方,3D效果图是这样的。这是员工宿舍,一共四栋,每栋五层。根据需求不同,我大概划分为一厅两房、一厅一房,两人单间和四人单间。这是食堂、仓库、员工休闲区和运动区。

    对了,园区出去后是一条沿溪街道,初稿是颇具山后市古代建筑特色的商铺或者客栈之类的。请看3D效果图……整条街归公司所有并经营,若有人眼光好想租,可以建议他们租赁小湾村村民的房屋,这样也能为村民们创收。”

    何青玲惊叹:“哇哇,没想到山后市还有这么漂亮的建筑!”

    “是啊,要是早晨旭阳初升时,薄雾围绕,亭台楼阁隐隐可见,真像仙境。”郭婵赞叹道。

    梁若楠洋洋得意地道:“这才到哪啊,再看这个,我和何叔爬前山时碰上几棵野茶树,品质虽然没有小闲姐采的好,但也不错。我问了人,那片山坡的土壤很适合种茶树,到时可以把那片山坡开发成茶区。

    还有这几个连绵不断的矮坡,小湾村民说那以前是他们放牛的地方,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杂树灌木,大部分都是杂草。整理整理就弄成滑草场,还是天然高难度那种,肯定能吸引很多人过来。”

    “我以前去过滑草场,都是人工滑道,长长的一条道,一下就到底了,一点都不好玩。”郭婵嫌弃道。

    “这个肯定不会,我仔细看过,最大的坡度近60度呢,而且是连续拐九道弯哦,一出溜下来肯定特爽。”

    “真的?可惜我不会滑。”何青玲羡慕道。

    郭婵大手一挥,豪爽地道:“没事,我会,到时包教包会。”

    “还有呢。”梁若楠用手指着屏幕上某处:“我发现前山最高处有泉水往下流的时候,不知是碰到石头还是哪个空心的地方,安静地听,居然能听到一首不大完整的曲子。”

    “这么神奇?”郭婵、陈贵平,何青玲和何婶齐声问道。

    “真的,我在这生活了那么多年都没发现有这样的奇事。”何爱国道。

    梁若楠不停点头:“对,可神奇了,泉水旁边是一个挺大的银杏林,等到秋天落叶绝对会特别美。到时我们一起去看啊,这里也可以建几栋休闲客栈,秋天时绝对会游客爆满。还有,断翅山山下的河滩可以钓鱼哦,昨天吃的鲈鱼就是我和陈叔在那钓到的……”

    方闲沉默,等梁若楠说的口干舌燥时,及时递上一杯清茶,并问道:“梁大设计师,请问我需要准备多少钱?”

    梁若楠一边灌茶,一边道:“不需要啊。”

    方闲搓搓后牙,皮笑肉不笑道:“我是不是该把晓闲食品公司改成若楠食品公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