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生之人世间 » 第三十章 回老家

第三十章 回老家

    第二天一早带齐资料和满满一尾箱的蔬菜、何婶养的鸡鸭、何叔钓的鲈鱼以及陈叔挖的竹笋,七点准时出发。座驾是哈哈弗弗二代七座插电混动版,是方闲咬牙斥“巨资”买的。

    自从开始预订建筑材料之后,方闲的口袋迅速地瘪下去。讲真,仿古建筑材料真的比普通的贵好多吖。看着郭婵和梁若楠费尽口舌砍了半天价才砍到依然比普通材料贵一半的价位,她直接出动终极武器——新制二级望山绿茶(级别同梁若楠买的)。

    人称山后市“材料大王”的张老板在吸了一口茶香后,忍不住猛灌一大壶,只觉此茶香气扑鼻,上达头顶提神醒脑,下通肠胃除尘涤垢。

    然后、然后左手搂着他“八个月大”的肚腩,右手紧捂着“噗噗”作响的屁股挪进了卫生间。

    郭婵扇了扇鼻子,拿起茶杯一嗅,道:“小闲,他这不降价,我们可以去花城,干嘛拿出这么好的茶叶?”

    梁若楠疯狂点头:“对啊对啊,小闲姐,你答应我的还没见影呢。反而给了张老板喝,哼!要不,我们还是去花城吧。我认识那边的曾老板,他家材料品种更全,质量可能稍差一点,不过也可以啦。”

    方闲无语地送他一对“卫生球”:“是谁在进门前跟我说他家材料质量在粤东省是最好的,在全国也排得上名号,一定要想法子拿下。放心,茶叶少不了你的,准备好钱吧。一百五十万一斤,一分不能少。”

    “别啊,人美心善的小仙女,给我友情价、员工价呗。”

    “已经折上折了,没得少。再叨叨就原价二百万给你。”

    梁若楠立马伸手作“拉链状”。小样的,还治不了你!

    等张老板出来时,方闲已经暗暗运气一小周天,至于郭婵和梁若楠已经从南方小吃聊到东北三宝。

    张大强一出来直奔会客厅角落的体重秤,不一会就听到他兴奋地大喊:“方总,这茶是你家的吗?我买,有多少我都买!”

    看着快步走过来的张大强,早早关闭嗅觉的方闲抬手假装捂鼻,郭婵和梁若楠直接退到门口,还不停对她使眼色、做呕吐状。

    方闲左手悄悄比了个“OK”手势,对张大强道:“不急,张总,茶叶是有的。不过,我今天带的茶叶是要送给长辈不好转给你。我看张总今天似乎有点忙,我们也不便多扰。这样吧,我们先加微微信,我把我们公司地址发给你,明天恭候张总大驾。”

    张大强忙不迭地点头道:“好的好的,加微微信。”说着,伸出手去拿桌上的手机。这时他才闻到自己身上一股米田共粪的味道,强忍住想吐的欲望,打开微微信扫了方闲的二维码,加了好友。不好意思地后退一步,笑着道:“方总说的对,我今天的确有点忙。实在抱歉,我明天一定到贵公司参观学习。”

    方闲和他一起走到门口,道:“张总不必再送,我们明天见。”

    张大强连连点头:“好的,我们明天见哈。小吴,你替我送送方总和郭女士、梁先生。方总,实在不好意思哈,我们明天见。”

    他们还没走到二楼楼梯,就听到“砰”的一声关门声。方闲三人礼貌地对小吴笑了笑,小吴突然感觉后背有点凉。

    第二天张大强一早就到了望山村,拿出了装订好的合同。晓闲农庄所订材料价格全部为市场上同款材料批发价的75%,且合同约定好质量与原价的一致,绝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可谓是诚意满满。等郭婵审核通过,方闲大手一挥,签字盖章。

    张大强则顶着梁若楠犀利的眼神软磨硬泡,终于在允诺了以后一出新型材料就免费送样品给他,梁若楠才点了点他高贵的头颅。然后张大强马不停蹄地打包了三两二级望山绿茶,迫不及待地溜了。

    回想到这,坐在副驾驶上的方闲问道:“梁小楠,怎么感觉张大强认识你?”

    开着车的梁若楠漫不经心地道:“高中时见过,他是我婶婶家关系比较远的亲戚。”梁若楠周五不知从哪收到消息,听说他外公准备了一二三四个相亲对象等他回家见面,吓得他立刻把城轨票退了。想了一晚上,觉得留在望山村不够安全,一早就挤进方闲的车。还把邹英才挤到后座去,占了驾驶座。

    “高中见过,现在还记得你喜欢用新型材料建模型啊?”后座的郭婵一边指导郭航打游戏,一边随口道。

    梁若楠一愣,道:“对哦,估计是他昨天看见我名片然后去问我婶婶了吧。”

    郭婵随意一点头,继续乱指挥,气的郭航哇哇大叫。方闲“哦”的一声应了下,然后闭目修炼。

    双罗市是石庆市下的一个县级市,地方不大发展也不发达,但地处粤东省西北部交通重要关卡上,连接粤西省与粤东省接壤的几个地级市,地理位置比较重要。

    石庆市大部分地区盛产大理石、花岗岩等重要石料或硫磺矿等重要化工原料,唯独双罗市是纯正的丘陵、山地地带,既没有石料也没有化工原料。虽然处于交通要塞上,但除了高速公路多建了两条占了些山地,双罗市市区多些旅客停留转车,其他乡镇地区一个字——很穷。

    早些年专家们到这些穷困山区走访考察,发现这些山地适合种植水果,然后一通宣传推广,有些胆子大的农民改行种植砂糖桔、无核黄皮等皮薄味清甜、肉脆汁多口感好的水果。头批果农卖出的砂糖桔地头价都能到7块一斤,无核黄皮更厉害甚至达到9元一斤。

    见识到如此高的利润空间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农民们纷纷将自家农田、山地改种这两种水果,三、四年后市场上砂糖桔和无核黄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古语有言:“物以稀为贵。”无论什么东西,数量多了自然就便宜了。尤其是水果,保鲜期短又没有稳定的渠道销售的话,一过成熟期就容易折损。跟风的果农绝大部分栽了个大跟头,甚至有些人血本无归。

    方家老大方至康就是其中一个,不至于血本无归,恰好收回本,气的他第二年把所有砂糖桔和无核黄皮全砍了。接着他又听了妹夫的伟大计划,觉得养鸡场大有可为,妹夫出钱他出力,利润七三分。转头他就包袱裹裹一头扎进离家快一小时车程的深山养鸡场……结果养鸡场挣到的钱被他拿去填赌债窟窿,妹夫不再相信他,转让了养鸡场。

    可方至康觉得自己养殖经验丰富,基本上可以纵横养殖领域,只差一个机会。所以他瞒着方闲妈妈,偷“借”了方闲姥姥的养老钱,租了养鸡场隔壁山谷的二十来亩鱼塘……

    看着窗外石庆市随处可见的石头山,方闲脑中思绪杂乱,眼神放空。

    ‘咦,小友,西边最高峰附近区域有灵气波动。’庆甲出声。

    方闲收回思绪,转头看去,那座山峰是石庆市内最高的山峰,名叫金刚峰。该峰海拔达1600多米,接近山顶处有座观音庵,离方闲老家大概60公里。

    ‘前辈,我会找机会到那里查探的。’

    方闲他们到林芳家时不到12点,下车后看到三年未见的母亲站在院子前张望。方闲心里突然感到涩涩的,母亲李雪头发黑黝黝的,只是发根处是雪白的,一定是父亲不耐烦,没有给她好好染。

    李雪听到汽车的声音,以为是大女儿回来了,高兴地迎出来,却发现二男二女俩小孩都是不认得的。失望地转头,却发现其中一个年轻的女孩向着她走来。随着女孩走的越来越近,李雪眼睛越来越亮:“你、你是小闲???”

    “妈,是我。”

    听到熟悉的声音,李雪眼眶瞬间红了:“你终于回来了。”

    方闲轻轻地抱着她,大笑:“对啊,我回来了。”

    听到李雪激动的声音,正在给林芳喂粥的方至康手一抖,撒了几滴粥水在林芳的口水巾上。方至康没管,起身过半,林芳却“呜呜”地叫了起来。他又坐下,用纸巾给她擦了擦嘴边的粥,开心道:“你也听出了小闲的声音吧,她回来了。”

    方闲对李雪道:“妈,这是我的朋友们,先拿东西进屋再说。”

    李雪连连点头,拘谨地对郭婵他们笑了笑,道:“欢迎欢迎,进屋吧。”

    郭婵一家和梁若楠来粤东省多年,基本能听说粤东语。方闲老家的话和粤东语差不多,只是个别用词和语调有差别,所以郭婵迅速地和李雪聊了起来。郭航是个社交小达人,一点都不怕生地和李雪、方至康打招呼,他甚至还带着郭妙和轮椅上的林芳聊起来。

    方闲对方至康道:“爸,你先别喂奶奶。我从山后带了些我们农场的菜回来,让奶奶也尝尝。我现在去煮,很快的。”未等方至康拒绝,她就去厨房忙活。方至康也跟着进来,再加上梁若楠、邹英才的帮忙,不到半小时六菜一汤就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