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四年奇幻录 » 第22节 过年上供

第22节 过年上供

    瓦匠师傅虽然是个风吹日晒的活,但是技术好的话确实挣钱不少。所以在当时,一说哪个小伙子是个盖房掌刀的,人们也不会小瞧,说媳妇不是很困难。

    张家村村里人一直信奉真武大帝,这也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热心这类事的人就把村里的人动员起来,说要给真武大帝修一座庙。修庙就得需要砖瓦水泥什么的,这就需要全村人集资。

    在领头的带动下,人们还是非常乐意做这件事的,家家户户都出了一些钱,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武大帝是哪位大神,反正只要神仙保佑就行了。

    建庙的任务落在了张宁远身上,因为他是村里手艺最好的瓦匠。准备好建庙的材料之后,他以最快的速度把庙建成了。真武大帝庙不是很大,也就五六平米见方,庙内地面是石灰面,庙顶是三角形的,用瓦片盖着。庙没有门,只有一个一次只能通过一人的门口。庙里面并没有放真武大帝的神像,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供奉的真武大帝。

    每到过年的时候,也是人们休息时间最多的时候,地里没活,也不着急出去打工。日子虽然过得都不是很富裕,但是大家心里很开心。又是敲鼓,又是扭秧歌什么的。

    每到正月十六的时候,人们就会围着整个村子敲一圈鼓,后面还有两个人架着一个大簸箩,里面放着果子、馒头等各种供品。后面会跟着很多看热闹的人,小孩子们更是好奇,一路追随。

    一行人敲着鼓,打着镲,最后的终点站就是这真武大帝庙。人们把簸箩中的供品摆在庙中,随后就是鞭炮、闪光雷齐响。大家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村子祈福,希望真武大帝能够保佑大家。

    到了正月十六的晚上,家家户户会放灯花。灯花是由锯末用纸包成的,在蘸上机油,灯花就做好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大门口两边,院子里的各个角落,包括屋门口、厕所门口都会放上灯花。屋内怕被灯花熏黑,就用剪短的蜡烛代替。灯花全都亮起来的时候,整个大街都是通亮的。

    至于为什么要在正月十六放灯花,这里面还是有说法的。正月十四为鬼灯,正月十五为神灯,正月十六为人灯。也有在正月十四、十五点灯花的,意思是祈求鬼神的保佑,但这只是少数。

    真正祈求神保佑的方式是上供,从大年三十晚上就开始了,家家如此。

    到了三十晚上那一天,人们会通通吃饺子,厨房平时放东西的台子就会腾出来,专门进行上供。供品因人而异,李秀英家经常是上馒头、片粉和豆腐皮。

    李秀英会把提前叠好的纸钱拿出来,一叠一叠地烧起来,每烧一叠,李秀英的口中就会说道:

    “天神,地神,宅神,门神,炕神,财神,喜神,福神,路神,坑神,井神,车神,灶王爷,灶王奶奶。”

    李秀英嘴里一边念着各路神仙的名字,一边烧纸,十五个神念完之后,十五叠纸也烧着了。

    “全神,各位神仙吃好。”

    随着第十六叠纸烧着,大门外张宁远也点燃了炮竹,炮竹在街上的回音下,显得格外响亮,近处远处也都是鞭炮声。

    给神仙烧完纸后,李秀英会跪下磕一个头,来祈求神仙的保佑。

    大年三十那一天,整宿是不关点灯的。睡觉也会和平时不一样,平时是头朝外,三十晚上是头朝里。李秀英和张宁远会把三个孩子放在他们中间,意思是保护自己的孩子。

    有的人家是半夜十二点上供,所以到了半夜,也会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到了大年初一,李秀英和张宁远会早早地起来,煮饺子。饺子煮熟后,还是先给全神上供,烧纸,放鞭炮,然后一家人开始吃饺子。大年初一的饺子中,有一个是含有硬币的,谁能吃到含硬币的饺子,就证明他今年有福。

    上供的时间从大年三十晚上到正月十五中午,这十几天,每天晚上要给全神上三炷香。到正月十五的中午,在上一次饺子供,就把供撤去了。

    过了二月二,才算真正的过完年,年味也彻底没有了。二月二的一大早,李秀英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炕的扫帚疙瘩,她倒拿着扫帚疙瘩,分别把炕沿、窗台、炕邦、炕头敲个遍,一边敲还一边念:

    “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二月二,敲窗台,金子银子往家抬;二月二,敲炕邦,金子银子一大帮;二月二,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

    念完这些,李秀英才会正常忙活一天的事情,只不过,中午要吃顿饺子。二月二,又称“龙抬头”,所以这一天很多人都去理发店剪头发,最喜欢听的就是理发师说“抬头”两个字。

    正月一般是不剪头发的,说是正月剪发“死舅”,所以很多人都是出了正月才去剪头发的。

    李秀英还有一门本事,就是给吓着的小孩儿收收惊,让小孩儿不再害怕。村里的妇女都知道她会这个,每当孩子吓着,老是哭闹的时候,就会抱到她这里,给孩子收收。

    李秀英这门本事是自己妹夫教给的。李秀英回娘家抱怨孩子总是吓着哭闹时,妹妹李春兰和丈夫也在,李春兰的丈夫会一套话语,可以给受惊的小孩收收惊。他听到了李秀英的抱怨,就说:

    “我把收小孩的话语传给你吧,孩子再吓着哭闹,你就给他收收。”

    就这样,李秀英学会了。

    这天,村北头的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来到李秀英家,进大门之后,喊了声:

    “悦澄他娘!”

    李秀英从窗户看到有人来了,连忙出去迎接,开门一看原来是村北场的赵家媳妇。她怀里抱着自己三岁的儿子,孩子看起来有点发蔫,一看就是刚哭闹过。

    李秀英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赶紧说道:

    “来,快进来,外面有风!”

    赵家媳妇进屋之后,先是说了几句家常话。因为北场离着南园子较远,平时赵家媳妇不会来这串门玩。

    “孩子吓着了,看着不欢实呢?”李秀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