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四年奇幻录 » 第66节 滚雪球

第66节 滚雪球

    过了一会儿,两个人从水里露出头来,发现四周没有黄蜂后,手里的“炮弹”再次向黄蜂窝打去。他们的“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直到把黄蜂窝全部堵死。被困在蜂窝内的黄蜂再也不能出来,有两三只黄蜂围着自己被堵上的窝飞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消灭蜂窝!”张宁春大喊道。

    有的时候,张宁春和张成哲会打架,在水里玩着玩着,就打起来了。水中打架,不过就是看谁能把对方摁在水中的时间长一些,让对方多喝两口水。两个人游泳技术都非常好,一时半会谁也沾不到便宜。

    此时,张成哲游到岸边,捡起一块薄薄的砖头片,朝水中撇去,砖头片悬在水面上,径直朝张宁春飞去。张宁春一看不好,赶紧把头向水里扎,想躲过这个砖头片。奈何这砖头片速度太快,而且在旋转的过程中非常锋利,刚好划过正在扎猛子的张宁春的额头。

    张宁春的额头被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顿时如柱的流下来,一会儿功夫,张宁春满脸都是血。张宁春知道自己受伤,一边哇哇地哭着,一边游到岸边。

    他来到张成哲的身边,对张成哲拳打脚踢,张成哲知道自己下手太重了,也没有还手。因为在扔砖头片的时候,张成哲也没想到会扔得那么准,正中额头。

    张宁春还是不解气,轻声对张硕硕说:

    “给我找块砖头来。”

    张硕硕听后,显得有些为难,他们两个经常一言不合就开打,以前是小打小闹,张硕硕经常是拉架的,这次情况有些严重,那张硕硕也不会帮助一边去打另外一边。正在张硕硕犹豫的时候,张成哲怒喊道:

    “你要是敢拿砖头,我也拿砖头,咱俩拼了!”

    张宁春听后,知道张成哲挨了几拳之后也急眼了,随后就停止和张成哲的打斗,赶紧跑回了家。

    张宁春的娘看到满脸是血的张宁春,又是心疼又是责怪。

    “这是怎么回事?”

    “成哲用砖头弄得!”张宁春一边哭一边说。

    张宁春的娘赶紧先帮张宁春止血,然后用酒精消毒。随后带着他到了齐南乡的卫生所。

    卫生所的大夫把张宁春的伤口清理好了之后,给他缝了三针,这才让伤口愈合起来。可是张宁春平时不太注意保护自己的伤口,导致伤口发炎,面积一度成为枣那么大。

    张成哲的娘知道张成哲闯祸了,在家臭骂了一顿张成哲,随后买了鸡蛋、罐头等好多好吃的去看望张宁春。张宁春家和张成哲家属于一个张家支系,再说孩子打架出手不知轻重,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张宁春的娘并没有过多怪罪张成哲,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后来,张宁春的伤口也好了,只不过留下了一个草字头的疤痕,这下张硕硕和张成哲调侃道;

    “这下有疤痕了,就算人走丢了也能找到了,额头上有草字头的就是张宁春。”

    张宁春早已释怀,面对调侃,也是不言不语。

    张宁春的娘对张硕硕说:

    “硕硕,你们三人之中,你年龄最大,也最懂事,别叫他俩打架,一旦发现两人要打架了,赶紧拉开,别在出现这样危险的事情了。这只是划到额头,要是划到眼睛,宁春这辈子岂不是成了瞎子。”

    张硕硕一听,也意识到事情的危险,点了点头。

    他们还有一个玩具,就是自行车车轱辘。张宁远的大铁驴因为年久失修,浑身都锈迹斑斑,再也不能骑了。张硕硕依稀记得,张宁远骑着大铁驴,车后座一边放着一个铁筐,张硕硕在其中一个铁筐,张成哲在其中一个铁筐,两人跟随张宁远去地里玩。

    张宁远又买了一辆二八带杠,这辆大铁驴彻底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早在十年前,大铁驴因为其独特的载重特点,曾经风靡一时。而如今,人们用三轮车、三马车来装运东西,更加的方便快捷。大铁驴骑起来费劲,刹车全靠鞋底去磨前车轱辘,它比起新式的二八带杠,无杠小自行车,显得那么落后。张宁远也是把它放在一边,慢慢地这个大铁驴成了一堆废铁。

    自行车虽然不能骑了,但车轱辘对于张硕硕来说可是好东西。他让张宁远把大铁驴的车轱辘卸下来,他就可以在街上一边滚着车轱辘,一边向前奔跑了。这种玩法,也不是张硕硕首创,他是看到有的小朋友这么玩,他也学会了。

    张宁远经不住儿子的再三请求,就把大铁驴的前车轱辘卸了下来,把皮带扒去,剩下一个光溜溜的铁轱辘架子。张硕硕用手一推,车轱辘就开始向前滚动,他使的力气越大,车轱辘跑得越快。有的时候,张硕硕甚至都追不上车轱辘。

    张宁春和张成哲看到张硕硕有车轱辘玩,他俩回家也都弄了一个车轱辘。张宁春的车轱辘和张硕硕的差不多,都是扒掉皮带的铁轱辘。张成哲的不一样,他的车轱辘还带着车胎,车胎里的气鼓鼓的,显然他是把好自行车的轱辘给卸下来了。这样带着车胎的车轱辘,跑起来手感要更好,遇到不平整的路面,由于有车胎,张成哲的车轱辘会弹起来,轻松通过不平整的地面。张硕硕和张宁春由于只是用的铁轱辘,遇到不平的地面,就会听到“嘎啦嘎啦”的响声,这是铁轱辘和硬地面相撞的声音。

    有的大人经过这里,看到这三个孩子滚车轱辘玩得挺尽兴,就把他们叫过来,说道:

    “滚车轱辘有什么好玩的,最好玩的是就地十八滚!”

    “就地十八滚?”三人疑惑地看着大人。

    “这样吧,就地十八滚是非常厉害的武功招式,现在我交给你们,想不想学?”

    一听是武功招式,三个孩子顿时来了兴致,他们做梦都想成为武林高手。

    “那,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先平躺在地上,然后向前方横着滚十八圈,这就是就地十八滚,试试看!”

    三个孩子还挺听话,真的就在地上打起滚来,既然是武功招式,也不管地上有没有土,衣服脏不脏了,滚就行了。

    “很好很好,就是这么练,练好之后,你们就成武林高手了。”

    三个孩子越滚越起劲,一个下午,都在地上打滚。直到滚到想吐了,才停止下来。

    张硕硕回到家,对李秀英说:

    “娘,我想吐。”

    “为什么想吐,是不是吃不干净的东西了?”

    “今天我们在玩车轱辘,有个大人教我们就地十八滚,说是武功招数,我们滚了一下午,滚得想吐了。”

    李秀英一听又想笑又心疼。

    “你这傻孩子,那是大人拿你们寻开心了,就是骗你们在地上打滚,你看弄得浑身都是土。快把衣服换下来,我去给你洗。”

    张硕硕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心里暗暗地问候了那个大人一下。

    冬天来临了,天上下起了第一场雪,下得还特别大,仅仅半天的时间,就已经有半膝盖那么深了。

    “好白的雪,尝尝一定很好吃!”张成哲说道。

    “第一场雪不能吃,大人们说第一场雪太脏,有很多不干净的东西。”张硕硕连忙说道。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张成哲可不管那些,用手攥了个雪蛋,开始啃起来。

    “好好吃,你们不信尝尝?”

    张宁春也没有禁住诱惑,也捧起一把雪,舔了舔,冰冰凉,一直凉到心里面,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三个孩子一步步向前走着,没走一步就会出现一个深深的脚印。

    “这么好的雪,我们滚雪球吧!”张硕硕提议道。

    这可真是个好主意,三个人开始滚雪球,看谁滚的雪球大。他们首先用手攥出一个小雪球,然后尝试着在地上滚。小雪球一开始很轻,滚起来粘到的雪也很少,随着雪球越滚越大,雪球粘到的雪也越来越多。一会儿功夫,小雪球变成了半米高的大雪球。

    雪球越来越大,以至于每滚一圈,地上的积雪全都被粘起来,连雪下的土都能看到。很快,他们把雪球就滚成和他们一样高了。为了保证雪球是圆的,他们总是变着方向的滚。直到用手都推不动了,就开始用脚蹬。到最后,脚也蹬不动了,一个一人多高的大雪球就这样滚好了。

    三个大雪球就这样摆在大街上,三个人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不知道多美。

    这时,出现了一个大人,他的脚上穿着皮鞋。看到滚的大雪球后,说道:

    “你们把雪球堆在路中间,别人要是过车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他们倒是没想,就疑惑地看着大人。

    “我来帮你们吧!”

    看到大人出手帮他们,三人都很开心。没想到的是,所谓的帮他们,就是大人把雪球踹到南大坑的坑边,然后使劲一脚,雪球就滚到大坑中。由于雪球在大坑中滚动得太快,雪球一下子一分为二,里面的纹路清晰可见。

    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滚起来的雪球,就这样一个个滚入大坑中,变成两半,他们既心疼,又无可奈何。

    过了几天随着人们扫雪,街道上的雪越来越少。再加上阳光的照射,向阳的那一面几乎看不到学了。

    张硕硕三人来到南大坑,发现向北面的土坡上还有一层积雪,这让他们如获至宝。

    “煮枣吃吧,我家还有些枣呢?”秋天卖枣时,张硕硕拼命地往屋里捧枣,因此留下了一些枣,自己吃着玩,现在还留有一些。

    “怎么煮呢?”张成哲问道。

    “放到易拉罐中,然后再塞上雪,用木柴就可以煮了。”

    “我家有易拉罐,我现在就去拿!”张宁春说道。

    “我去找柴火!”张成哲说道。

    “我回家去拿枣,顺便拿火柴来!”张硕硕说道。

    三个孩子各自有了明确分工,不出一会儿,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他们在大坑的土坡上挖了一个大洞,把柴草放里面,这样就可以点燃柴草了,等到火烧旺了。张硕硕往易拉罐中塞了半罐枣,然后又塞进半罐雪,随后就把易拉罐放在火堆上。

    随着易拉罐越来越热,雪融化的“呲呲”声非常明显,雪变成水后,就能真正煮枣了。

    过了一会儿,易拉罐中隐隐传出一阵枣香,他们知道枣已经煮好了。张成哲用木枝把易拉罐扒拉出来,用手直接去拿易拉罐。

    “哇,好烫!”

    “直接用手拿怎么行,太烫了,往上面埋雪,这样易拉罐就不热了。”

    三个人手里捧着雪,开始埋在易拉罐上,由于易拉罐特别的热,雪一碰到易拉罐,都融化开来。他们继续埋雪,直到雪不再融化为止。

    确定易拉罐已经不热后,三人把易拉罐的开口撕得更大,鲜红的小枣已经煮熟,他们迫不及待的吃起来,又香又甜,真是太好吃了。

    有一次,只有张硕硕和张成哲在外面玩,村里来了一个卖糖葫芦的,一串串的糖葫芦,可把张硕硕和张成哲馋坏了。奈何两个人身上都没有钱,怎么办呢?

    “要不咱俩一人抢一支吧?”张硕硕说道。

    张成哲稍微犹豫了一下,答应下来。两人商量好,张成哲先趁卖糖葫芦的不备,拔出一根糖葫芦就跑。这个卖糖葫芦的肯定会追,到时候张成哲就拼命跑,然后张硕硕就可以轻松拿下第二支。

    计划的是挺好,张成哲这边果然趁着卖糖葫芦的不注意,抢了一支就跑了。

    “这小子,竟然抢开的了!”

    谁知,卖糖葫芦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后,也没去追张成哲,继续守在糖葫芦面前。张硕硕也想伸手去抢,结果被卖糖葫芦的一把抓住了。

    “好小子,被我抓到了吧!”

    张硕硕心想:真是倒霉,糖葫芦没抢到,人还被抓住了。他看着站在远处吃着糖葫芦的张成哲,心里特别沮丧。

    正好,李秀英听到外面的喧闹声,出来看看。看到张硕硕被卖糖葫芦的人抓着手,赶紧问怎么回事。

    “这不,两个小孩想抢糖葫芦,一个抢走了吃着呢,另一个被我抓到了。”

    李秀英听明白后,赶紧拿出两毛钱,给了卖糖葫芦的。卖糖葫芦的给张硕硕挑了一支。

    “你想吃回家和我说呀,抢人家的干嘛,你胆子还挺大!”李秀英责怪道。

    在张硕硕记事之后,他印象中的姥姥就没有下过炕,一直呆在炕上。她喜欢斗老牌,因此家里有很多上了岁数的老太太在她家。这种老牌是细长条形状的,用塑料做成,很有弹性,上面画的图案,张硕硕一点都看不懂,更别说什么是胡牌了。

    张硕硕的姥姥有哮喘病,每天把药当成宝贝,一顿饭只吃一个鸡蛋,但是要把一顿药吃下去。一顿不吃药,心里就跟没底似的。

    张硕硕跟着李秀英经常来姥姥家,他对爷爷奶奶没印象,但是对姥姥姥爷却是印象深刻。

    每到来到姥姥家,张硕硕就会顽皮地翻箱倒柜,把主屋里的三节长柜挨个打开,虽然长柜中放的都是衣服包裹,但是张硕硕就是好奇,非得翻一遍心里才痛快。李秀英和张硕硕的姥爷看着他这么顽皮,都呵呵地笑起来。

    来到做饭的当屋,姥姥家也有一个用砖垒成,用石灰抹好的高台子,平时放放东西,过年的时候就用来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