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遗民 » 第十七章 这是个奇才

第十七章 这是个奇才

    “陛下,您下旨研制的......额~,这个铲土机......”工部尚书朱宏钦略带谄媚的表情说着。

    “挖掘机。”

    “对对对,挖掘机。我们日夜攻关,终于成啦!这挖掘机可气派了,一栋房子那么大。”朱宏钦突然兴奋地比划着,面带得意之色。

    “噢~~,当真?快带朕去瞧瞧。”陈文远放下手中枯燥的奏折文书,伸了伸懒腰,便要去见见这最新的科研成果。

    来到工部蒸汽研究院的试验场,陈文远看到了一台正在冒着蒸汽,轰隆作响的巨大机器。

    “这不是推土机嘛?”陈文远嘀咕着,“也好,也好,功能上也有些沾边了。”

    “那就演示一下。”

    “小沈子。”工部尚书轻喊一声,正在调试的工匠中,一个年轻小伙转过身,朱宏钦找他使了个眼色,让他过来。

    “陛下,这是沈思,去年才从南洋技术学堂分配过来的,这小匠徒脑袋灵光,这台机器的好多难题都是他想出办法解决的,让他给您演示吧。”

    陈文远点头应允。

    “遵命,陛下!”沈思躬身行礼,转身爬上那台推土机,眼神坚定地扭动了一下操纵杆,机器发出了更大的轰鸣声。

    机器开始缓缓移动,沈思轻轻地操纵着手柄,挖掘机的铲斗开始缓缓抬起。然后来到一个大土堆前,随着铲斗的下沉、前进,土堆移动了,下面一股股土地也被扒开,露出了一道道刮痕。

    陈文远对结果很是满意,当即宣布给蒸汽研究院一份丰厚的赏赐,要求分到每一位工匠手中。众人听后山呼万岁,行礼谢恩。

    “那就批量生产,送往垦荒团,有此等利器助力,必将事半功倍。”

    “还有一是,这机器应该叫做推土机,与我之前想要的挖掘机虽有类似,但还少一个挖掘的功能。”

    说着,陈文远比出挖掘的手势,“一些土质坚硬的山坡,还是要先爆破,再挖土,用车运走填补坑洼之处,最后不平整的地方再用推土机推平,几种机械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汝等可理解朕的意思?”

    “陛下,臣等也尝试过无数次,但要实现陛下您的设想,还是没多少头绪。前些时日,我们用蒸汽推动杠杆,勉强实现了挖的功能,但力度太小,也有些不便,所以未向陛下禀报。”

    “无妨无妨,失败乃成功之母,朕相信你们的智慧。你们这说起来,朕突然想到,似乎可以用液压推动的方式来驱动。”

    看着众人一脸茫然,陈文远又补充道:“可以想象一个装满水的气球,如果你用手指按压气球的一点,你会感觉到气球的其他地方也变硬了,这是因为你的手指产生的压力传递到了水里,然后水又把压力传递到了气球的各个方向。

    这就是液压的基础。液压系统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把水换成油,把气球换成各种形状的容器和管道,然后在容器和管道里安装一些阀门和活塞,就可以控制油的流动方向、速度和力度,从而控制机械的运动。”

    “臣工似乎明白了,但还需要一些时日验证。”前方的沈思躬身答道。

    “孺子可教也。”陈文远满意地点点头。

    “臣工还有一事,想奏请陛下。”

    “但说无妨!”

    “这推土机重量巨大,我们之前试运行的时候,经常陷入泥土。现在这片地是反复夯实才避免了下陷,若是用到拓荒团,还得解决这个问题。”

    “那好办,多安装一些轮子,轮子上要制作间距相等的突起。接着制作一些与轮子一样宽的细长铁板或木板,将其与轮子的突起一一对应,进行成型和冲孔,使其能够与轮子互相咬合。然后包裹在同侧的轮子外,拼接勾连,做成宽大的活动链条,此为履带。由于受理面增大,而总重量不变,以致同一寸履带上承受的重量变小,便不会陷入泥土,你可明白了?”陈文远自信的说。

    沈思眼珠子转了转,随即躬身说道:“臣工明白了,多谢陛下点拨。”

    “这小子确实聪明,得重点培养。”陈文远不禁对面前年轻的沈思刮目相看。

    这时工部尚书略微靠上前来,小声说道:“臣等还有一奇策,想请陛下过目,也是这沈思构想出来的。听他描述,似乎有些道理,但要实现,恐耗资巨大,还不一定能成,所以想请陛下圣裁。”

    “何等奇策?”陈文远顿时来了兴趣,看向前面沉稳而立的沈思。

    “请陛下移驾。”说罢在前方引路,同时招呼沈思在内的几名工匠紧随其后。

    一行人来到一处室内的水池旁,旁边的大案桌上放着一个模型状的物件,像一只船,却又有一个龟壳样的穹顶,上方伸出几个管子。

    “陛下,为方便解释我的想法,先制作了这个小型的演示之物。此船唤名潜水龟船,若是建造出来,可在水下潜行,作战时可出其不意出现于敌阵中,近距离攻击敌方重要战舰,必能一击必中,犹如万军丛中探囊取物。”沈思在一旁解释着。

    “潜水艇,你小子有点能耐呀。”陈文远在心里想着,面露喜色。

    沈思接着介绍道:“陛下您看,这船顶上立起的有几个是通气管,以便船中之人呼吸。还有几个管子是用来控制龟船沉浮的,船中有几个用巨大皮囊制成的气囊,联通这些管子,气囊外面是密闭的大铁箱子,与船底相通。当潜入水中时,用蒸汽泵抽走气囊的气,海水从船底进入大铁箱,船便下潜了;当要升出水面时,用蒸汽泵给气囊充气,排出铁箱的水,船便上浮了。”

    “你他娘的真是个奇才!”陈文远脑中闪过这么一句话,随即大喜,“此子乃奇才呀!竟能想出这等妙法,深得我心!”

    沈思谦虚一笑,随即又继续解说:“这船的弊端就是,通气管必须一直在水面上,要是不小心潜多了或是被敌军破坏了,进了水,就无法再上升了。对此,我也有应对之策,在通气管下方、蒸汽泵的前面,加上一个密封的空袋子,平时是扁的,如果上面通气管漏水下来,会先进入这个空袋子,袋子撑大了就表示进水了,这时就要关闭通气管。同时,在船身和船尾加上船翼,调整角度就可以在船快速前进时增加上下方向的推力,控制龟船更快的上升或下潜。所以就算水面的通气管被破坏了,只要船里的气够人呼吸,就还有机会冲出攻击范围,然后靠船翼的升力浮上水面。”

    “你还懂点流体力学,可以呀!”陈文远暗自高兴。随即宣布,拨款拨人,集智攻坚,全力保障潜水龟船的研制。至于沈思这等奇才,就新增个研究院院士的头衔吧,俸禄增加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