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武侠世界挂机躺平 » 第九十七章 两楼一坊

第九十七章 两楼一坊

    雍州并非李氏一族的祖地。

    而且除了皇族李氏这一支外,雍州李氏其他分支也同样人口凋敝。

    譬如齐宣外祖这一支,其实已经算是绝嗣了。

    如此大规模地子嗣艰难,也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齐宣的推测。

    根源就在李家的血脉上。

    自家的父母感情深厚,这么多年膝下也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孩子。

    和父亲同父同母的大伯,可是有着三子两女,不算妾生的,也有齐宗和齐玉瑶两个嫡出的孩子。

    而且还要考虑到大伯长期驻扎在军营,和妻妾见面的次数并不算频繁。

    姑姑家也有一子一女。

    齐家人是没问题的。

    而那么巧,赵王妃,膝下并无一子半女。

    如今齐宣已经笃定,李氏一族只怕和木氏兄弟一样,体内流淌着龙血。

    按照木傲所说,即便不学武功,身怀龙血也会使子嗣艰难。

    但是赵王……子嗣颇丰啊!

    齐宣发现自己好像推测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

    若真是如齐宣所想。

    很久之前,不知道什么缘故,李氏从江南祖地出逃,有一部分族人流落到了江湖之中,为了躲避仇敌的追杀,不得不隐姓埋名甚至改了名字。

    木,宋,这两个姓氏应该就是此时产生的。

    而另一部分,则是来到了雍州。

    而后又过了数百年,雍州李氏之中,涌出了太祖兄弟。

    兄弟二人在七大门派的支持下,建立了大雍。

    恐怕七大门派也不是随意选中了太祖兄弟二人。

    他们一定是对李氏有着一定的了解,多半也知晓李氏血脉的特殊之处,所以才认定太祖兄弟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而李氏一族应该有契合他们血脉的武学。

    只是副作用太大,所以一部分族人选择了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不再习武,比如齐宣外祖这一支。

    至于流落江湖而改名的那些族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继续修习神龙拳……

    不对!

    李氏一族是被迫出逃,这时候不应该大张旗鼓地显露武功才对。

    所以神龙拳应该不是李氏一族的家传武学,

    多半是经过了修改后,不至于让敌对势力可以辨认出。

    这么看来,李氏一族的家传武学,应该不会是一门拳法。

    而大雍皇族的皇玺真气……

    既然并无李氏血脉的齐玉瑶能够修习,

    会不会也是因为修改之后,可以使不具备龙血的人也可以修习。

    多半就是如此了。

    那三十年前靖懿太子年纪轻轻便可以挑翻少林,只怕也是因为自身特殊的血脉,而所谓的皇玺真气最高境界,只怕除去李氏血脉外,其他人根本无法达到。

    亦或是……靖懿太子学得根本就不是什么皇玺真气!

    但最后,靖懿太子还是死于一种江湖中前所未见的武学“大黑炎手”。

    这个从未在江湖上显露过的“大黑炎手”,会不会就是当年导致李氏一族逃出江南祖地的元凶。

    ……

    “公子……这是厨房刚出炉的点心。”

    正当齐宣陷入沉思之际,耳边却传来了一阵清脆悠扬宛的声音。

    一只纤细白嫩的手臂突然出现在齐宣视线之中,一碟冒着热气的精致点心已然放在了桌上。

    齐宣扭头看去,正好与一双圆溜溜地眼睛对上。

    旋即小脸微圆的丫鬟小脸一红,赶紧移开了视线,垂下了头。

    是个俏丽可爱的小姑娘。

    看着这丫头的脑袋都快埋进了肚子里,齐宣不禁笑问道:“你是谁?”

    “奴,奴婢叫晴晴,是,是……夫人,让奴婢来伺候公子的!”

    晴晴,

    看着晴晴软糯糯,红扑扑的脸颊。

    齐宣嘴角不禁勾起一丝弧度。

    的确是个令人感到阳光灿烂的小丫头。

    ……

    晚饭的时候,齐宣在母亲那里见到了紫芸。

    当齐宣出现。

    站在李氏背后的紫芸眼中瞬间流露出了百般情绪。

    有思念,哀怨以及一丝恼怒……

    尤其是看到了紧随着齐宣身后,迈着急促的步子匆匆进来的晴晴,

    紫芸眼中幽怨之色越发浓郁了。

    齐宣给了紫芸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后笑着坐在了李氏身边,漫不经心地问道:“爹呢,难道晚饭还不回来吃?”

    “别管他了,你爹他差人回来说了,今天要带着人去下面县里查案子,估摸着要两三天才能回来。”说着,李氏眼中明显有了一丝愠怒。

    在她看来,能什么案子比儿子还重要,齐宣不远千里回来,一家人不团聚反而去查什么案子。

    “别管你爹了,娘陪着伱。”似乎怕齐宣不高兴,李氏赶紧说道。

    “哦?”齐宣倒是没有什么,他拿起筷子随意吃了一口,接着说道:“什么案子还需要爹亲自出查?”

    父亲齐晏这个同知明显是来镀金的。

    宁安府作为江南最富裕的府,当个二把手只需要按部就班,哪怕是什么都不管,三年之后,政绩自然就有了。

    到时候无论是调回京城,还是继续外放,就看祖父具体如何运作了。

    “谁知道呢,听说是下面县出了命案。”或是外祖这一支的教训,李氏对官场上事向来不太热衷,也对丈夫齐晏的仕途没什么要求。

    就算不做官,凭借着李氏手里的十几万亩良田,外加侯府的资产。

    一家三口照样可以过舒心日子。

    不过父亲齐晏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追求的。

    毕竟也是书院出身,儒家弟子,心中多少还是怀揣了一些理想的。

    况且齐晏从大理寺出来的,查案子也算是专业对口。

    就是不知道命案,自己的那柔弱的父亲能不能经受得住!

    ……

    “呕!”

    齐晏已经不记得自己吐了多少次了。

    只知道现在吐出来的已经全是胃里的酸水了。

    “大人,您没事吧!”一个捕头打扮的男子赶紧上前来问候道。

    “没事,没事。”齐晏挥了挥手,不过苍白地脸色已然出卖了他的真实情况。

    捕头当即沉声劝道:“大人,不如您先回县衙,这里就交给下官来处理。”

    “好。”齐晏想了想,随即一口应下。

    当他迈着颤颤巍巍地双腿从门口走出时,不禁回头看了一眼大门之上的牌匾。

    “龚家庄”

    轰隆隆!

    一道闪电撕裂了昏暗的天空。

    ……

    “胡闹!”李氏皱眉道:“紫芸本就是良家之女签了活契进来的,即便你要收入房中,那也得你将来的媳妇点头才行。”

    “这段时间我会派人教导她一些规矩,平日里就由晴晴来伺候你。”李氏的语气不容商量,总之就是不许紫芸在齐宣身边近身伺候了。

    李氏继而语重心长地说道:“娘也是为了你和紫芸好,毕竟赵家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你也不想紫芸以后受你媳妇的磋磨吧?”

    “她倒是敢!”齐宣当即皱眉道,“我可不在乎什么赵家不赵家,敢在我这自讨没趣,就是一封休书滚出门去!”

    “就怕你到时候舍不得!”李氏没好气地说道。

    “有啥舍不得!”

    等等……

    话不能说得太满。

    回想起赵灵心的模样。

    细细一想,还真有些于心不忍。

    齐宣当即改口道:“娘你就放心吧,别的暂且不提,后宅这点事儿你儿子我还是理得清得,别说是他赵家小姐,公主来了也得给我盘着!”

    ……

    最终齐宣还是没能将紫芸带回去。

    不过李氏最后还是抵不过齐宣的哀求,松了口。

    齐宣可以去紫芸的院子里过夜。

    但是以后不能再带着紫芸出去抛头露面了。

    紫芸现在作为齐宣的准姨娘,李氏已经在后院之中给她安排了一个独门独户的院子。

    至于晴晴……

    瞧着李氏那意思,是让齐宣放心享用了。

    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晴晴,你先回去。”走到一座假山旁,齐宣突然说道。

    “是,公子。”晴晴虽然面有疑惑,但还是遵从了齐宣的命令。

    待到晴晴走远,齐宣突地冷冷道:“出来吧。”

    话音刚落,从假山之后缓缓走出一道人影。

    “属下高英,拜见四公子。”

    齐宣只是看了了眼对方垂在两侧的手,便问道:“你和高杰是什么关系?”

    手上使用暗器的痕迹十分明显,而且和高杰是同一路数。

    “回四公子,高杰是属下的弟弟。”

    “亲生的?”

    高英默然地摇了摇头。

    齐宣明白了,应该是一起被收养的孤儿,同姓高而已。

    世家大族都会利用收养孤儿来培养一些忠于家族的死士,除了可以用来保护家族的安全,还可以私下处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你们兄弟一共几人?”齐宣又问道。

    “一共四人,都姓高,名字取自英雄豪杰。”

    英雄豪杰……

    倒是简单粗暴,不过却也符合祖父齐江的作风。

    齐宣旋即微微一笑道:“看来你就是负责保护我们二房的人呢。”

    高杰当即恭敬地躬身拱手道:“不敢,有四公子在此,又有谁赶在这里放肆!”

    “消息倒是传的挺快!”齐宣并不意外,林青凤早已回京,纵使别人不知道,身为皇帝身边红人的齐江不可能不清楚荆江一带发生了什么。

    齐宣不顾唐天阙的阻拦,强杀藤原千军一事,其实并未流传的太广。

    一来山河会初次露面,便遭此一劫,唐天阙也觉得颜面有失,自然不会主动提及。

    至于船上的其他人,碍于声势正旺的山河会,想来也没多少人有胆子敢主动放出风声。

    即便是林青凤这种有着朝廷背景的人,也只是对少数人吐露了事情的经过。

    几方知情的势力,不约而同的对齐宣的存在保持了沉默。

    因为更令江湖震动的还是上官询的被杀,以及山河会的横空出世。

    “现在山河会的情况如何了?”齐宣问道,他主动将高英叫出来,当然不是为了叙旧,只是想打听打听近日江湖上的讯息罢了。

    “三天前,在山河会七星长老的协助下,江州当地的帮会已经全部被纳入了山河会。”

    “少林罗汉堂法寅大师找上了山河会在江州新设的总舵,与唐天阙交手二十一招后败走。”

    二十一招……

    齐宣闻言不禁眼神一凝。

    唐天阙的武功进步神速啊。

    犹记得当初法寅说过,少林方丈胜他也差不多在三十招以内。

    在离开上清观之前,张鹤鸣也曾说过,少林方丈法正,算是世上为数不多的可以和自己一战的绝世高手。

    甚至因为自己太阴诀不完整的缘故,导致自己的太阴真气会被对方的至阳真气克制。

    因而自己在面对法正时赢面并不算太大。

    不过那时自己还未学会太清功。

    现在有了太清功的加持,又掌握了“生之意”。

    若是真的对上法正,未必打不赢。

    “书院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吗?”齐宣又问道。

    副山长上官询死了,堂堂书院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虽说直接杀死上官询的方啸也已身陨,但山河会之中,包括唐天阙在内,明显和上官询之死逃不开关系。

    高英摇了摇头,道:“半月前书院已经将上官询安葬,此后便未有任何动静,除了……”

    “除了什么?”

    “除了书院的一位先生,季神通接到了第一楼的名帖。”

    “第一楼的名帖?”

    “公子难道没有听说过江南的两楼一坊。”高英眉头一皱。

    “什么一楼一凤?”

    “是两楼一坊。”高英认真地说道:“两楼便是指第一楼和云中楼。”

    “一坊,便是西湖之上的妙音仙坊。”

    其中第一楼在临安城。

    云中楼则就在宁安府。

    提起云中楼,齐宣突然想起了一位老朋友。

    冯九清。

    貌似他当初还托陈云生带过话,若是自己对第三张寒玉面具有兴趣,可以去云中楼寻他。

    “第一楼的名帖,云中楼的琴音,以及妙音仙坊的舞,被誉为江南三绝。”说着,高英眼中竟是露出了些许的向往。

    后两者齐宣倒是能够理解。

    可是这名帖有什么绝的?

    似是看出了齐宣的疑惑,高英解释道:“第一楼的名帖又被称为‘第一帖’。”

    “每当第一楼广发名帖之时,便代表新一届的武林大会要来了!”

    “只有携‘第一帖’的人,才能在武林大会上与群雄切磋比试,赢下最后的彩头。”

    “什么彩头?”

    “不一定……每次武林大会最终胜者的奖品要么是由铸剑山庄提供,要么是由藏锋谷提供,这两家均已擅长锻造神兵利器而闻名。”

    “所以历届武林大会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奖品,譬如有记载得到第一次武林大会,最终奖品就是一尾琴。”

    “而十二年前的武林大会,最终奖品是一副金蚕丝内甲。”

    “不过,此次武林大会有点不一样。”

    “听说最后的奖品,是由铸剑山庄和藏锋谷共同打造而成。”

    “而且,两家已经放出了风声,明确了奖品是一柄剑。”

    “所以此次第一楼的名帖,只向天下的剑道名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