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大礼议开始 » 第六十三章:保卫午门

第六十三章:保卫午门

    汁水四溅,无头的尸身保留着生前下意识想要握剑的动作。

    身旁的亲卫见此刚要呼喊午门守城兵卒下来支援,身后的蒙古兵便异常娴熟的从背后割掉了他的喉咙。

    刀锋上浓郁血腥味呛得四周卫士的眼睛微微有些刺痛,被割喉的士卒捂着自己正不断向外涌出鲜血的喉咙,艰难的转过身去,口中发出血液呛入气管的“嗬嗬”声响。

    他们还想辩解些什么,最终身躯还是只能无奈的倒下。

    带着太多的遗憾和不甘。

    “诸位,还等什么?难道还有人想要效法此僚勾结外官,意图谋逆吗?”

    这个蒙古汉子大声呵斥道,他的目光从在场众人脸上扫过,众人见他浑身上下都满是刚刚溅上的鲜血,格外瘆人,纷纷低头,不敢与其对视。

    “职责所在,我等自然不敢懈怠。”

    众人齐声说道。

    兀鲁斯点了点头,蒙古兵卒跟在他的身后,刚刚派出去的岗哨传来消息,陛下已派羽林前卫指挥使蒋安蒋大人已经在策马赶来的路上了。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今天的事情将以陛下的胜利而告终。

    内阁首辅之子被捕入狱,在百官眼中更是颜面尽失。

    兀鲁斯心中想到,他看着面前不远处正在宫内禁军的追捕下四散奔逃的朝廷官员。

    再一次感叹着陛下的神算和对人心的把握。

    不仅仅是预料到杨慎等人会借助经筵作乱,甚至就连宫内禁军会对此漠然处之,不管不顾的态度都已经提前算到了。

    最后甚至只能依靠天子派亲军起来方能捉拿,余者竟然如同朽木干尸,毫无所察。

    “大人,是否让夔治和刑常两位大人带人马回援。”

    他的亲兵,名为速赤的少年达官提醒道。

    毕竟刚刚兀鲁斯当众打死蓟同的场景实在是太过于骇人,以至于刚刚还气势汹汹的百官此时都大觉不妙,四散奔逃而去。

    而因为之前的分兵,兀鲁斯身旁可用之兵也不过百人。

    “不必……”

    兀鲁斯摇摇头一边说着,一边随手将昏迷的杨慎扔给了这个少年人。

    “有他们把守各个要道,方才是万无一失,保证不漏一人。”

    兀鲁斯说道,他松了口气。

    他们只认为自己派兵士守卫要道是为了拦截试图逃跑的百官,而实际上,不完全对,兀鲁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拦截禁军中某些试图给张太后通风报信的探子。

    说难听些,这些文官,他们连地痞流氓都比不上,更没有舍生的勇气,又有什么好怕的。

    面前的百官那里是这些朝廷禁军的对手,一个个被击倒,按在地上,以连枷铁索擒拿。

    不会再出什么意外了吧——

    兀鲁斯想到,他甚至已经在思考按照陛下的计划,一会前来交接的蒋定的亲军将会以怎样的手段对付这帮胆大包天的文官。

    想必……不会让他们太过于好过。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但是片刻后,他的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听到身后的声响,他缓缓的转过了头。

    异变突生——

    只见身后,被太宗朱棣誉为国门的午门正门不知何时在两侧人等的惊愕之中缓缓打开。

    原本只有一墙之隔的宫外士子和宫内的百官,还有躲在兀鲁斯身后的张璁等人震惊的对视着。

    彼此在看到了一墙之外的混乱和血腥之外,明显神情都大为震撼。

    “张先生,李虎和秦曹等人何在?”

    在宫门外,看见张璁几人身上的鲜血淋漓,杨俎明显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

    而发现现在张璁几人比之刚进宫时,人数明显对不上,他心中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

    “李兄……李兄和秦弟……他们……他们……”

    还没等张璁想好,该如何回答才能配合朱厚熜更好的向着内阁发起进攻,身旁那位唯一的一位容貌秀丽的江南士子在听到杨俎的询问后。

    因为差点被百官殴死和亲眼目睹了李虎被在金水桥旁殴打,弄得有些精神恍惚的士子终于顶不住压力,忍不住坐在地上,大声抽泣道。

    “见贼人竟敢在皇宫中行凶,李兄毫无惧色,在金水桥上厉声赤喝百官僭越之举……李,金二人已被杨慎率经筵众官殴杀,尸体从桥上抛入金水河中,壮烈成仁了!”

    “什么……”

    听到这样的回答,在场的众多士子听闻噩耗莫不悲愤。

    “我们受上命,觐见陛下,犯了什么罪?竟然要屡遭这样的迫害!”

    “他们凭什么敢在皇宫中行凶?李虎等人犯了什么错!竟要被围殴致死,尸体被吞入鱼腹……”

    士人们震惊的看着只有一门之隔,跟随杨慎一同参加经筵的众官员,质问道。

    而面对士人们的质问,经筵官员皆是沉默,不乏有人在士子的质问下面带愧色。

    “我们无罪!朝廷真正应该捉拿的是在皇宫中行凶的杨慎等人!我们无罪——”

    杨俎面对着身旁眼神中充满了对于现状的难以置信,杨慎等人竟然敢在神圣的皇宫中行凶的震惊的士人们讲道。

    他再一次重申了他们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对待,然而这一次,已经彻底被激怒的士人和同样更加急迫的兵马司众位指挥使确是已经是超越了忍耐的极限。

    留下来的士人愤怒不已,原本因为劣势已经动摇的人心再次坚定了下来。

    他们再次聚集在一起,牢牢的将午门守卫在身后。

    “让开道路,奉太后懿旨,捉拿在皇宫行凶的杨慎等人。”

    当几分钟前,杨继在接过了身旁气喘吁吁的从武英殿出发的骑手传来的一明一暗两份密令之后,脸色一变。

    明的那份,自然是授权其领兵捉拿在皇宫行凶,被小皇帝的亲信逮了个正着的经筵大臣们。

    而暗处的那份薄薄的纸拃,只有短短的两句话。

    “杨慎入诏狱,交由锦衣卫审讯。”

    张太后意思很简单。

    其他人都可以抛给小皇帝,但杨慎一定要从小皇帝的手里抢过来。

    而张太后的命令和她的奖赏一样,让杨继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