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纵横,从六神装开始 » 第七章 夜色飞鸟

第七章 夜色飞鸟

    “咕...咕...”,

    唐道的车刚驶出小区门口,五脏庙开始求香火了。

    之前一直在忙,

    注意力非常集中,所以还没有太大感觉。

    现在一开车,精力一分散,就感觉肚子空空的,很难受,

    做了一下午的的日记,中午的营养早就消化了。

    眼下他着急去郊外,

    只能在路边找了一家包子店,先买几个包子垫一口。

    开着车来到黄山森林公园,

    他没有进入公园内部,

    而是沿着森林公园的盘山道,直接开进山里。

    顺便在山口处的加油站,买了一桶40升的柴油备用。

    唐道沿着盘山道开了近十五分钟,来到一处观景台。

    这个观景台建在一个小山峰的山腰,视野良好,可以俯瞰下方的大半个森林。

    这个时候的观景台上,空无人烟。

    挑手看了看时间,晚上七点半。

    也是,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可能还在加班!

    即使有人想来除非大半夜闲得蛋疼也不会有人来这里。

    这段时间这里就是他的秘密基地了。

    这里有现成的座椅和空旷平台,是一个测试无人机的绝佳地点。

    唐道把车靠边停好,熄火下车,关闭车灯。

    这里虽然只有两个昏暗的太阳能灯,但在他看来足够了。

    如果胆子小,昨天他就不会救人了,

    再说了,他可是经历过800部惊悚、恐怖片洗礼过的男人(战术后仰.jpg)

    就在唐道调试好设备,准备测试的时候,

    起雾了,

    紧接着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

    就在这时,

    一阵诡异的电话铃声响起,

    “我是隔壁的泰山,抓住爱情的藤蔓......”

    唐道看着手机上的视频申请-说一不二,就是一阵头大,港囧本囧,点击语音通话,

    “喂,亲爱的老妈,有何指示,”

    “你在哪呢,怎么不接视频,”

    “我在外边跑步呢,”

    “大晚上跑步?对了,之前那个姑娘你还有在联系吗?”

    “哪个?”

    “就是你顾阿姨给你介绍的小王,”

    “唉,别说了,刚见面一套‘农夫三拳’就给我打蒙了,我说你们两个人能不能放过我,我才25啊,这么早结婚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妈妈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你都开始上小学了,妈妈的朋友胡阿姨记得吧,他有个女儿在网监局工作过两天你俩见一面,......”

    唐道一听这话,吓得赶忙采取措施,

    “喂,喂,妈,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清啊,我这里没信号啊,我先挂了。”

    “好险,又躲过一劫。”他抬手擦拭脑袋上的虚汗,

    与此同时,某处政府大院,

    “看看,看看这就是你教的好儿子,竟然敢挂我电话。”一个美貌妇人气愤的指责着旁边的中年男人,

    唐寅无奈地为儿子辩解,

    “玄然(唐道的小名)还小,等他再大几岁,在社会上磨练磨练,自然会懂得你的苦心的。”

    唐寅的话没有平息妻子的怒气,反而像小火星,

    “小?25岁还小,你22岁拉着我钻小树林的时候,你怎么不觉得还小!”

    一听这话,唐寅怒了,拍案而起,指着妻子,

    “宁涵,我忍你很久了,当年是我拉着你吗?我分明是挣不开。”

    “你敢吼我,你敢拿手指着老娘?”

    一听这话,唐道爸爸刚刚升起的气势立马降了下去,

    “我这不是着急嘛。”

    看着妻子在沙发上翻找,试图挽救一下,

    “你在找什么,我帮你,”

    “不用了,找到了。”

    宁涵起身,拿着鸡毛掸子对着唐寅,

    “你今天竟然敢拿手指着我,还吼我,老娘非跟你拼了不可。”

    女人心,海底针,既是说女人的心像藏于海底的针,无处琢磨,也是说......

    “君子动口不动手,”

    “老娘是女的。”

    他逃她追,他插翅难飞!

    夜色下,小区门口的警卫好似听到风中依稀传来杀猪的惨叫。

    .............

    滨海市郊外黄山森林公园后山山腰观景台,

    雨意正浓,

    唐道并不知道一个中年男人只不过因为帮他说了几句话,而饱受磨难,

    他现在正拿着手机查看今晚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显示,这场雨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钟左右,

    不过还好,

    无人机不是模型、航模,不怕雨淋,

    涡喷的高温气室会直接汽化水滴,最多不过是损失点动力。

    他以最快的速度将无人机摆好,后撤进观景台,这里有个凉亭,今晚风不大,这里遮雨来说足够了。

    唐道端坐在电脑前,左手放在油门上,右手握住操纵杆,双脚摆在脚舵两侧。

    系统自检完成,

    航电系统启动,

    引擎启动,

    松开刹车制动,

    推动节流阀。

    轰鸣声环绕,

    两道带有马赫环的尾焰从无人机的引擎口喷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庄子先生果然没有说错!

    强劲的引擎推力,使得无人机在平台上急速滑行一段距离后,直接窜出,

    幸好唐道急忙拉升机头,

    无人机直接大仰角起飞,笔直的刺向黑夜。

    果然,客观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只要推力够大,麻雀也能飞上太空。

    人类历史上飞的最快的人造物——井盖!

    他也没想到强化过后的引擎如此给力,

    幸好他手疾眼快,

    在地面距离即将结束前,拉升机头,

    倘若有一丝迟疑,看着下方的丛林,哪里即逝它的归宿。

    唐道将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保持在两百米以下,

    山区的200米是一个限定安全高度,雷达扫描不到,

    同时,在飞机达到预设高度后,启动无人机的地图扫描功能,实时生成地表三维模拟地图。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三维模拟地图,他控制着无人机,开始在山林峡谷间肆意穿梭。

    看着眼前大好河山,唐道梦回历史!

    其实人类追求飞翔的梦想从古至今从未断绝,

    飞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制作有“机关”的飞行器。春秋战国时期大哲学家墨子曾经带领300多个弟子专心研究飞行原理。花了三年的时间,制成一只“会飞”的木鸟,古书上把它叫作“竹鹊”或者“木鸢”。

    因此,在2300多年以前,我国(世界)就出现了第一架飞行器。

    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也制作过一只“木雕”。这个“木雕”飞行器的最大特点,是在它的腹中安上了“机关”,只要开动机关,它就能够独自飞出好几里远。张衡首先设计用机械作为飞行的动力,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试验。

    据《汉书·王莽传》介绍,在西汉末年,王莽为伐匈奴,招募各地能人加入,为此在长安举行了飞行表演。还真引来了一个“会飞”的能人,此人“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着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坠”。这段记载,真是让人惊心动魄,此人在当时竟敢玩滑翔,胆量和智慧必定非同一般,真的是惊天壮举。

    东晋的学者葛洪,从老鹰平伸翅膀滑翔升空的现象得到启发,提出模仿这一动作制造“飞车”进行飞行的想法。

    在南北朝的时候,还有一个利用风筝成功飞行的故事: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是个十足的暴君,简直是无恶不作。一天,他竟然突发奇想,强迫人们乘着用席子做成的风筝,从十七丈高的台子上往下跳,好多人都摔死了,他却哈哈大笑。然而有一个叫元黄头的却乘着风筝飞到了城外,安全落地,得以逃生。

    这应该是我国风筝载人最早的一次成功飞行记录。

    不,应该是世界风筝载人最早的一次成功飞行记录。

    唐代,一个天才的工匠韩至和发明了一种极为精巧的飞行器。他先是给皇帝制造了一个能飞的“龙床”,差点没把皇帝给吓死。后来又制作了一个形状像鸟一样的飞行器,只要按了按钮,它就能够凌空高飞,升至一百尺高,能飞行四五百尺远。

    元朝,飞行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一个叫哥德斯春的美国人,在他写的《西洋航空发达史》一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4世纪初期元朝仁宗登位时,在首都北京上空,升起了一个大气球。据说,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气球。

    最著名的古代飞行发明家就是明朝的万户,当时堪称火箭的神火飞鸦、火龙出水和飞空击贼震天雷炮三种新产品独具匠心。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明朝的火箭技术都是世界领先的。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想到了着陆问题,手里准备了两个大风筝,这样就可以平稳地降落。这几乎是当时所能用到、所能想到的最先进的优势组合了。

    一声巨响,万户连同他的“飞船”一起坠落在万家山。这就是有史以来,记载的第一次空难。

    万户虽然牺牲了,可是他敢于牺牲的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为了纪念万户的功绩,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而近代冯如,以他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的勇气,终于实现了万户等古人的飞行梦想。

    1907年9月,冯如在奥克兰租了一间厂房。

    1908年,他们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在奥克兰的麦图进行试飞,结果试飞没有成功,工厂失火。

    1909年2月,又制成了一架新飞机。可惜,依旧失败。

    1909年9月21日,他的飞机飞上了蓝天,飞行距离达到了2640英尺,超过了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创造的飞行852英尺的首飞记录。

    不久,冯如又制造了一架更完美的飞机,飞出不到20分钟,就飞行了20英里,时速达到了65英里,最大飞行高度到达了700英尺,创造了当时世界的最高纪录,为我国航空史揭开了第一页。

    飞翔啊,这是一粒让人心甘情愿吞下去的毒药!

    朝游沧海暮苍梧,这是多么宏大的展望,

    佛教常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但唐道看来,我能登到对面的彼岸,为什么要回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