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夭寿了,老朱竟夸咱了 » 第七章 血色大幕!

第七章 血色大幕!

    “行,那我就先退下了。”

    朱橚点头应了一声,随即似想到了什么,道:“对了,爹,我那周王府要不就用胡惟庸的府邸吧。”

    “现成的,又大又气派。”

    朱橚侃侃而谈,轻车熟路一般,开始给自己安置起来。

    朱元璋冷哼一声。

    他自清楚朱橚打的什么主意,无非是担心自己出尔反尔,后面又把胡惟庸的东西给收上去,就想趁机先把一些东西给占下。

    自己在朱橚心里就那么小气?

    朱元璋冷笑一声,不置可否道:“你想把胡惟庸的府邸,直接变成你的周王府,可以,但咱前面就说了,你要先给咱把钱弄到手。”

    “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就想白占咱一座宅子,那可没那么容易,一切都得等咱钱到手之后再论。”

    “现在,想都别想。”朱元璋也不惯着,直接就回绝了。

    朱橚洒然一笑,笑着道:“那事不就跟板上钉钉一样吗,只是爹,你可别说话不算数。”

    朱元璋瞪了一眼,没好气道:“咱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你眛了咱那么多钱,咱没找你算账都不错了,还跟咱讨价还价起来了,现在倒成咱的问题了?”

    “我信爹,那我先走了。”朱橚嘿嘿笑道,也不反驳,招了招手,直接走出了大殿。

    出了大殿,朱橚脸上的嬉笑,一下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脸沉着。

    他回过头。

    看了眼身后的武英殿,没有逗留的想法,迈步朝宫外走去,至于殿内老朱会跟朱标说什么,他其实心中大体是有数的。

    也知道为何老朱要支走自己。

    无他。

    就是要坚决的树立朱标的继承人身份,不给其余皇子任何可乘之机,也绝不给其他皇子任何争夺的机会。

    朱橚并不清楚朱元璋为何会这么做,或许是骨子里对朱标的信任,亦或者是吸取了历史上的教训。

    为了避免兄弟阋墙,骨肉相争,老朱近乎是霸道且固执的维护着朱标的一切正统身份。

    不容置疑。

    正因为此,老二秦王、老三晋王,几乎是刚及冠,就直接被朱元璋安排去就藩了。

    这也导致秦王、晋王,心中多少是有些怨念的,故在封地很多时候就跟老朱要求的对着干。

    这何尝不是在表达对老朱偏心的不满。

    他跟朱棣同样有此遭遇。

    毕竟除了朱标,秦王、晋王、燕王,还有他这个周王,同样是马皇后之子,先天性就拥有争夺皇帝位的资格。

    因而朱元璋一直在暗暗打压。

    在洪武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孙贵妃逝世,朱元璋便命自己跟朱棣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

    在当今社会,重建的宗法制下,嫡房是家族本支大宗的宗子,代表了家族的继续跟延续的责任,因而是绝不可能给妾室戴孝的。

    而他跟朱棣对孙贵妃戴孝,无疑是承认了孙贵妃的正室地位,也意味着他们今后只能继承孙贵妃那边的政治遗产。

    彻底跟继承大位告别。

    朱元璋就是通过宗法,打消他跟朱棣对大位的觊觎,即便以朱标目前的地位,他们本就没什么可能,但老朱依旧从各方面在扼杀可能。

    阻止他们生出任何非分之想。

    正因为此,秦王、晋王、燕王越是年长,心中就越是抱怨跟不满。

    不满的非是老朱不给争夺机会,而是老朱太偏心了,为了大哥,不惜各种打压他们,就为了维护大哥的绝对正统身份,甚至还将他们给赶出应天府,不让他们插手朝中任何事。

    现在他们几兄弟,私下其实争的不是那个皇位,而是想争一口气,想告诉老朱,他们同样不差。

    坐在马车上。

    朱橚目光平静,他没有其余几个兄长那么有争斗之心,不过他也面临到昔日秦王、晋王面临的问题了。

    就藩。

    他的封地在开封。

    北方的通衢之地,在朱元璋的规划中,其余兄弟负责拱卫边疆,而他就只负责给其他兄弟供应粮草。

    整体算是轻松。

    但一旦就藩,远离了应天府,当今天下的政治中心,他再想影响到朝廷大政,并借机对天下做一些改变,也就难上加难了。

    他不想就藩。

    他想要留在应天府。

    只是想留在应天府并没那么容易,至少老朱那边就过不去,老朱是铁了心让他们去就藩的。

    为的就是让他们远离政治中心。

    而明年,就是他跟朱棣就藩的时候,他只有一年的时间。

    他必须在这一年内说服老朱,让自己留在应天府,为此,他很早就谋划了。

    破局点就是胡惟庸案!

    现在朝堂对胡惟庸案的认识是不足的,都以为是胡惟庸专权,彻底惹怒了老朱,继而为老朱连根拔起。

    实则这是君权跟相权的争锋。

    现在只怕朱元璋自身都不清楚胡惟庸案要清理到什么地步,要什么时候收手,但他却清楚。

    而这就是他的机会。

    他要积极的参与其中,主动带起胡惟庸案的清剿大潮,继而让老朱看到他在其中的价值。

    从而让其滞留在应天府。

    朱橚用手掀开车帘,望着雨过天晴的天空,嘴角露出一抹浅笑。

    这场血色大幕,这次由他揭开。

    他放下车帘。

    将自己的身影藏于车身之中,不容外界窥视到。

    武英殿。

    朱元璋开口道:“老五走了?”

    朱标道:“回父皇,五弟已坐上马车,返回了胡府。”

    朱元璋摇摇头,叹道:“你这几个弟弟,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在咱眼皮子底下都不消停,日后就藩去了,只怕会更加折腾。”

    朱元璋也有些头疼。

    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了解的,能力都有,就是性格乖张,全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他也知道是什么原因。

    但为了大明江山稳固,也为了避免出现历史上的兄弟阋墙,他只能狠心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

    朱标欲言又止。

    他过去其实没少劝谏,想让老朱将几个弟弟留在应天府,只是都被老朱无情的拒绝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不聊这些了,老四、老五就藩之事,很早便定下了,不容变更!”

    “咱现在就想听听,你对老五提的建议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