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夭寿了,老朱竟夸咱了 » 第十四章 咱已很开恩了!

第十四章 咱已很开恩了!

    半个时辰。

    胡惟庸的胡府牌匾,已经正式换成了周王府。

    而在此期间,一道身影急匆匆的从府外来到了周王府,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就进到了府内。

    前院。

    朱橚喝着茶,听着文义前来禀报才发生的事,双眼微阖,嘴角露出一抹冷笑,慢条斯理道:“我这大哥还是没死心啊。”

    “不过……”

    “我这藩王府的官员,都是父皇安排的,我又岂会事事都交由他们去做?我内外其实一直是两波人。”

    “也互不打扰。”

    “大哥想从府里这些人口中,打听到我那东书草堂内的真正实情,实属是想太多了。”

    朱橚将茶碗放下。

    他抬了抬手,道:“下去吧,这事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要对其他人说。”

    临末。

    朱橚似想起了什么,又吩咐了几句。

    “另外,去通知左长史,让他把刚才放太子殿下进来的下人杀了,作为我的家臣,不以我为主,这样的人,留之无用。”

    文义心神一凛,连忙道:“臣知道了,这就去办。”

    朱橚点头。

    等文义离开,朱橚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刚才文义来报,朱标离开后不久,就私下召见了田封,询问起东书草堂的具体情况。

    只是并没得到有用的信息。

    朱标并不清楚,东书草堂是东书草堂,藩王府是藩王府,在朱橚眼里,这是两个不同的存在。

    自不会用一套班底。

    何况他对藩王府内的人信不过。

    他可是记得清楚,当初秦王、晋王就藩后,他们在封地的一举一动,都很快落入到了老朱耳中。

    这就说明了一件事。

    老朱给他们配备的官员,其中安插了不少老朱的耳目,这些事他们几个藩王都清楚,只是碍于老朱的存在,只能装作不知。

    他们的确是不好对这些藩王府官员动手,但对一些吃里扒外的下人奴仆却是无所顾忌。

    只不过相较秦王、晋王的明目张胆,他就显得小心不少,唯有触怒到他,才会去清理一下。

    即便如此。

    他依旧感觉自己的藩王府被渗透的像个筛子,最终无奈只能私下另搭一个班子,这也是前几年,他执意要修东书草堂的原因。

    东书草堂的保密措施之所以做的那么严谨谨慎,不仅是为了保护前来的官吏子弟,也是为了让他私下自己搭建的班子不完全暴露。

    朱橚低声道:“我那东书草堂,经过这次的事,只怕再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做不到了。”

    “这倒也好。”

    “以后做起事来,不用再这么束手束脚了。”

    “还有一年时间。”

    “我必须想办法留在应天府。”

    “不然我在应天府做的一切,恐就成了他人的嫁衣。”

    ……

    奉天殿。

    朱标已将前面去朱橚那了解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禀告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冷哼一声,带着几分轻视跟不屑,道:“这混账东西,还跟咱耍起心思来了。”

    “真当咱不知他背地的事?”

    “咱心里一直跟明镜一样,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他还得意上了。”

    “不过老五真说了,咱大明的这些官员富得流油?”

    朱标点头了点头。

    朱元璋冷笑道:“呵呵,看来咱还是小看了咱的这些臣子,一个个私下比咱这皇帝都富。”

    随即。

    朱元璋眯着眼,咂摸着嘴,又叹了一声道:“其实有些事咱也清楚,毕竟都是苦出身,以往哪有机会见到那些奇珍异宝,金银玉石?”

    “好不容易见一次,自然是挪不动眼了,拼命的想往这些东西往自己腰包去拿。”

    “咱当初也一样。”

    “咱还记得,那时候还在郭大帅麾下当亲兵,那时咱刚跟你娘成亲,什么东西没有,你娘也没嫌弃。”

    “那时咱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好好打仗,不能让人看低了,而在最开始,咱上阵就专门盯着那些军官将领杀,这些人身上可都有好东西。”

    “咱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送你娘礼物,送的是个玉簪子,那还是咱破城后,从一个死人身上搜到的。”

    “这事咱一直没敢告诉你娘。”

    “哈哈。”

    朱元璋回忆着往事,脸上也浮现一抹感慨和笑意。

    朱标点点头。

    他自是听说过这些。

    只是父皇第一次送母后东西,竟还是扒的死人东西,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但他也明白。

    那时父皇实在太穷了。

    根本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想靠自己去买,还不知要等到何时,自然只能靠在战场上‘拾遗’。

    朱元璋笑容一收,继续道:“咱大明的这些臣子,很多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后面咱成了大帅,自不能再这么偷偷摸摸。”

    “不过咱再怎么约束,其实也约束不了,私底下私拿偷藏是常有的事,只要不太过分,咱一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只是咱也没想到,他们私底下胃口竟这么大,这几十年下来,不知道私拿了多少金银珠宝。”

    “以前咱不知道。”

    “也没有太放在心上,眼下咱既然知道了,自然该让他们把多拿的那些吐出来,咱也不要多,至少私拿的咱要拿回一半。”

    朱元璋轻飘飘的一句要一半,却是让朱标倒吸一凉气。

    他以为自己胃口已很大了。

    但听到父皇的,才知道自己还是太收敛了,不过一半太多了,根本就不可能的。

    就算他们敢要,那些臣子也不敢拿出来,不然该怎么去解释这些钱财的来由?

    朱标苦笑道:“父皇,太多了,这根本就没办法开口,也不会有大臣敢给。”

    朱元璋冷笑道:“咱作为一个皇帝,拿回一半的财物,有什么问题?给他们留一半,咱已经很开恩了。”

    朱标道:“父皇就别说笑了,且不说我们不知大臣的具体家产,就算是五弟也只是推测,万一五弟推测出错,岂不是让君臣皆两难?”

    “这是不能的。”

    “按五弟的想法是只取一成。”

    “一成?”朱元璋面露不愉,直接否决了,摆手道:“不可能,一成太少了。”

    “那一成半?”朱标试探性的询问着。

    “也不成。”朱元璋继续摇头。

    “父皇,两成最多了。”朱标凝声道:“我们是不知具体实情的,只能依据朝廷赏赐的金银做推断。”

    “若再高,就过了。”

    “让他们肉疼一下就行,哪能死揪着不放,要是他们没那么多家产,难不成还要逼他们去抢?”

    朱元璋眼中露出一抹沉思,在权衡片刻后,最终还是松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