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农家,我靠压力父母富甲一方 » 第一百一十章 带路

第一百一十章 带路

    110

    将要出口的话便又咽了回去,哪有带闺女来进学的?

    江明顺不好意思地笑笑,拉着江锦瑜道:“这不,送我闺女去吴娘子那儿哩。”

    书生眼里闪过了然,仍旧温声细语:“这边都是吴先生此回新收的男学生。”

    “你们若是找吴娘子,却不必在这儿排着了,直接往前去便是。”

    “多谢、多谢。”江明顺闻言感激地朝年轻书生直供手。”

    书生笑着摇头:“举手之劳罢了。”

    江明顺又是一番道谢,这才带着江锦瑜绕过队伍往前走。

    瞧着虽堵,实在队伍并不很长,两人很快就到了吴家大门外。

    门外只有个书童模样的人手执纸笔坐在桌子后头。

    江明顺站在旁边跟着听了会儿,或许是把他当成了来看热闹的人,竟也没人赶他去后头排队。

    书童低着头,手上不停:“姓名,年龄,家住何处?上过几年学堂?学过些些甚?”

    站在桌前的人一一回答,书童按照他所说的写好,晾干墨迹后才把纸递给他:“拿着这纸去里面讲堂找吴先生。”

    “下一个往前来!”

    江明顺了然,不好意思地朝周围人拱手,走近了问道:“吴娘子的女学可是也在这儿报名?”

    书童抬起头,上下打量一番:“去新开的后门,女学设在二进院里。”

    江明顺为难地笑笑:“不知后门在何处?可有人能带个路?”

    统共也只来过一次,上回还是有人带着,他是真不知上哪儿去找后门。

    书童也很为难:“我这儿正忙着哩。”

    后面还排着长长的队,他这一走可不得了。

    周围正竖着耳朵围观的人也连忙出声:“很是,你可不能走!”

    “你走了,咱们这些人可怎么办?”

    没法子,书童正犹豫着不然就让他们从正门进去,再让吴先生带着去找吴娘子。

    恰在这时,有一书生打扮的人从院子里大摇大摆走了出来。

    他朝人群看了一眼,正想从旁边离开,视线扫过两道人影,突然顿住了脚:“江叔父?”

    “还有鱼娘妹妹?你们怎的在这儿?”

    江明顺循声望去,不想却见到个熟人:“齐少爷?”

    齐彦珩站直了身子,一本正经道:“叫我彦珩就成。”

    他看了眼江锦瑜,想起方才在门口听到的对话,问道:“叔父可是要送鱼娘妹妹去女学?”

    “我知道后门在哪儿,不如我带你们去可好?”

    江明顺眼睛一亮:“真的?”

    说罢,见他还穿着书生的青衫,便不好意思道:“你这还要去学堂罢?”

    “哪里好耽误你读书,便告诉我怎么过去就成。”

    齐彦珩一挥手:“无碍,我已是去吴先生处报过名了,本也是要回家。”

    “明天才正式开始讲课。”

    说着便一马当先走在前头。

    江明顺一想他方才确实是从里往外走,便也跟着快步往前走。只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书童目瞪口呆看着几人的背影:“这、这、他怎的就出来了……”

    “不成,我要回去告诉老爷一声……”

    书童放下笔便想转身,却被后面的人一把抓住手臂:“你去做甚?”

    “咱还这么多人没记完哩!”

    “就是,等了这么久总算到了,你便先给我们登了再走罢。”

    “可不是!这是要耽误咱孩子读书啊!”

    “小哥儿,你……”

    被拉着动弹不了的书童只能重新坐下,挥动毛笔的速度更快了。

    相比已经排起了长队的前门,后门确实冷清许多。

    同样摆了长桌在门口,坐在门后的却是个丫鬟打扮的年轻姑娘。

    齐彦珩把人送到附近便止住了脚步:“前面就是了。”

    江明顺看一眼,连忙同他道谢:“多谢、多谢。”

    齐彦珩摇摇头,也不再多言:“你们先忙,我便先回去了。”

    也不等回复,说完便转身离开。

    不过几息间便连背影都看不见了,江明顺感叹道:“这齐少爷,动作可真利索!”

    江锦瑜嘴角抽了抽,拉着她爹去排队,

    是的,依旧要排队,不过这队伍可短多了,前面统共也就三个人,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加上一个小女娃,显然是长辈来送孩子上学的。

    前面那人很快便登记完,两个大人留在外头,只有小姑娘一个人背着个精致的小书箱一步三回头地往里走。

    江锦瑜看了她一眼,走到书桌前站定。

    登记的姑娘重新抽出一张宣纸,问道:“姓名、年龄、家住何处……”

    果然是一样的问题,江锦瑜挑了挑眉,也不用江明顺开口,自己慢条斯理地回答了。

    那姑娘一边笔走龙蛇地在纸上记录,一边好奇地抬头看了好几眼。

    恐怕也是想看看哪家的小女娃胆子这般大。

    晾干墨迹后,年轻姑娘绕过江明顺,直接把纸递给了江锦瑜,末了还叮嘱道:“进去后沿着右边的游廊走,讲堂设在院子的右边。”

    江锦瑜感谢地笑笑,抿了抿嘴道:“我晓得了。”

    江明顺摸了摸鼻子,感叹竟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忽然想到什么似的,他拍了拍脑袋,一把将荷包从腰间取下,塞进江锦瑜的书包里:“差点忘了,你进去后记得把束脩交给吴娘子。”

    江锦瑜的背包是她画了图让白氏给做的,仿照的是双肩包的样式,虽没有前世那些什么符合人体力学等噱头的名牌书包那么讲究,但比起现在常见背篓和书箱,这布双肩包可舒适且方便多了。

    她伸手在包底突起的位置摸了摸,点头道:“好。”

    江明顺心里突然升起一股不舍,连带着几天的激动和高兴都被冲淡了许多。

    就像每一个送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老父亲一样。

    江锦瑜可没那么多情绪变化,她说完就转身进了院子。

    现在进去,最多下午便能出来了,甚至可能一会儿就能回家,难道她还要像前世小时候上幼儿园那样抱着她爹的大腿哭不成,她可不是几岁的小孩儿了。

    不是小孩儿的江锦瑜没走两步就碰到了个哭唧唧的真小孩儿。

    正是在她前头报名的那小姑娘,眼下正委委屈屈缩在游廊拐角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