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龙开局成了王语嫣 » 第三十三章 红嫁衣 下

第三十三章 红嫁衣 下

    那夜,汴京朱雀门遭袭,有禁军高手出现平反,不料城内早有贼人埋伏,一路突袭至浚仪街,准备从西华门直扑皇帝后宫,却被赶来的金吾卫剿灭殆尽,临死前这群贼人引爆了藏在身上的霹雳子,破坏性极好,给包围而来的金吾卫造成了不低的伤害,但带来的后果也是让瘫倒在床上的皇帝震怒,为此还咳了几口血,他已经老了。

    本该还能活些时日,这一下直接去掉了半条命。

    ……

    “娘,为什么这么着急要将青梅姐嫁出去呢?”

    王语嫣不是很理解她母亲的思维,就算是二人有救命的恩情也不至于这么快就促成这桩婚事吧?

    王夫人不急不缓的漫步着,偶尔指点一群妇人们张灯挂彩,闻言步伐不停,冲她斜视一眼,缓缓一语道来,“难不成你还指望盐帮那小子再当几年苦力就能八抬大轿娶青梅入门?”

    “哼!”

    “都老大不小了,早早嫁出去也让我早点省心。”

    “……”

    王语嫣无言,这年龄出嫁是晚了不少,可原因就不敢多提了。

    此时还不是南宋时期,八抬大轿的规矩只在民间兴起,因为有些地方道路不通坦,山路难行,所以需要人起轿子,还造就了一项行业。

    婚姻嫁娶并非儿戏,但也有潜规则,八抬大轿已经是江南道最高规格,富裕人家也不敢这么坐,四抬与六抬也是高规格了,还要宴请宾客,难免怕被人诟病,毕竟某些豪门世家也要脸面,你是什么档次,怎能与我们坐同一款轿子?

    于是,婚姻大事延用了这刚兴起的红轿子,花花轿子有人抬,这花费可不是一个粗汉能有份量请得起的,到时候徒惹话语让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下不来台。

    如今已有乱象征兆,哲宗已到末年,并无子嗣,这新旧交换不知会有多少动荡,虽不及江南之地,但利益更替总难免影响到此地官员的迭换,免不得新上任的人有怎样的举措,至于往好的方向想,那是不可能的,江南富庶本就是个香饽饽,盯上之人数不胜数。

    更有最近一事,西军种朴之死存疑,消息许多人已经获悉,一代名将竟被人从万军之中直接突袭至死,而其护将王舜臣一个人拉弓引箭击退万军这种离离原上谱的事都发生了。

    莫不是王舜臣已突破宗师了?

    那为何种朴会死于非命?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这种典型例子对于许多人来说看到了时下局势的风向不是很妙,种朴之死并未结束,其堂弟种建中必然有所动作。

    朝堂诡秘,天下震动,讨论声不绝。

    而王语嫣明白这种建中是何人,后来他还被赐了姓名。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种师道,这也是后话,许多人悄然遣家眷先跑到南边安定下来,这江南道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王夫人嫁女这决定,实在是仓促得让人咂舌。

    “难道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变故?”王语嫣心道,可王夫人不愿意提及,她也不好多问。

    为了不落挂颜面,颐城内的一座豪宅私第都盘置给了独孤雁,只为让青梅风光入门,作为粗汉的独孤雁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他也算是一步登天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这个“门第尤峻”的朝代,能像王夫人这么通情达理的应该不多了,要求自然也是有的,那就是让独孤雁去科举,至少中个举人吧?

    唐朝主要有时务策、墨义、口试、贴经、诗赋,到了宋朝则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

    只有开了特制,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才会有单独的科考项目,也就是所谓的开恩科了。

    除非你有惊世学问,如二十余年前的横渠先生张载,能作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千古名言,更何况人家本来就有真才实学,还曾有聚集义士妄图夺回被占之城,可惜如无根之水并不能改变什么。

    这就是宋朝眼下的现状,外患不断,又是走崇文抑武的路子,张载后来参与科考以图报国,可作出千古名言的张载就算科考不如意,最上面那个位置的人也能让你中第进士,最差也是同进士,这也会传为一段佳话。

    因为皇帝都怕史书里记载说他识人不明,如此大才都不中举,若是大灾之年如有过错也会默认算在他的头上,只道一声昏聩之君。

    ……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眼见布置完毕,只待新郎官高骑大马归来迎娶。

    尤其是湖桥两侧,放置了一些小巧精致的铁铃,当有轻风抚过,悦耳的铃声更会让人放松下来,内心浮起由衷的欢喜之意,这是王语嫣的主意,布置氛围感她也是出了力的。

    王夫人为此还母心泛滥,对她的态度好得不能再好,就差直接问她有没有心上人了,不然怎么对这种事比她这个做母亲的还上心。

    目光看向那时常进出山庄的欧阳锋时,把后者也看得浑身不自在起来。

    可一想到欧阳锋与那蛤蟆时常做伴对练,王夫人就顿感无趣,这种人就该单身。

    还有那该死的蛤蟆,总是趁人不备上来嗦上一口就跑,拍着肚子“进嗷~”得意地叫个不停,尤其是到了夜晚,呼噜声感觉能响彻整个山庄,王夫人母女俩还失眠了两夜,鬼知道蛤蟆还能打呼噜,奇了怪哉。

    王语嫣要不是心觉持剑追不上它,非得卸掉一条蛤蟆腿加餐。

    终于,

    一袭绛红袍缠身的新郎官出现在了桥头,直到踏上桥时礼貌地下来牵马而行,那马越看越发神骏,这是从契丹引进的枣红马,骏名叫日落乌啼,马匹是越来越少,私圈马者是重罪,可有的世家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尤其在江南道,官府默认特许。

    独孤雁一身红袍,井落有致,遮掩了一身壮实的肌肉又多了一份青年人的锐气,欣长的身姿堪称完美,眸光所及清冷又温和,俊逸的面庞让人眼前一亮,任人看了绝对想象不到他之前还只是个苦力,人靠衣装果然没错,他容貌本就耐打,不弱于人。

    春风得意不足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他,就是今天最大的官,新郎官。

    身后有一大红轿子,八个壮汉分站两旁,顶轿而行,这些都是独孤雁以往熟悉的那些汉子,听说有这差事直接揽了下来,说什么都不要钱,纯过来帮忙的。

    本该坐在府内与其他宾客畅谈,但觉不自在,坚持要护送,说是不放心别人抬轿,也没有半分架子,对他们来说落到手里的好处可不止这些,轿前那人就是众人的老大郝青,最是唏嘘的就属他了。

    回头招呼一声笑道,“弟兄们都打起精神来,留神做好了回去喝喜酒,可不要让新娘子颠簸了身子,咱们丢不起这个人。”

    “好!”

    其余汉子没有多言,同样笑喝一声,炯炯有神地目视前方。

    这可是八抬大轿啊,做好了以后类似的活估计也会不少,只需要一提八抬大轿,嚯,好家伙,保准人家都会先考虑他们做事,这些个汉子有一说一都不会缺钱拿了。

    良久,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传入众人耳际,紧接着,当独孤雁牵着同样绛红宫装女子的玉手踏出时,让众人只觉生得一对好姻缘。

    绛红色宫装女子面遮红盖头,上面还绣有金丝银丝的鸳鸯戏水图,偶尔能看到盘簪的秀发,正是王夫人的女儿青梅。

    举止优雅端庄,还散发着一股淡淡好闻的香气,馥郁芬芳。

    那帮汉子并未多瞧,实在是名花有主,他们懂得分寸,也最是重情义,只有祝福,没有半点歪心思。

    只有随行的王夫人母女等人出来时,这些汉子才悄悄偷看,啧啧暗叹。

    可也疑惑,不是说好嫁女儿,那曼陀山庄的主人家有几位女儿?

    未等思考,待完毕,听得一声郝青喝嗤一声“起轿”,汉子们平稳抬起红轿子跟随独孤雁离去,那动作一顶轿子对他们来说游刃有余,此一趟绝对是个美差,郝青深谙做人做事的道理,新郎独孤雁也受益良多。

    王夫人母女则未曾前去,她们需得等到一周后,这对新人回门来,现在就与她们无关了,该奉的茶也奉了,独孤雁并无父母,那么王夫人也不会单独出现在其府上做大,这也是规矩。

    曼陀山庄需要宴请的宾客都会出现在独孤雁的府上,以后也会照拂一二,另遣香竹香兰跟随照顾一路,欧阳锋今日出奇的没有练武,而是远远跟着独孤雁离去,近日来与独孤雁也是相熟起来,去喝杯喜酒也在情理之中。

    莽牯朱蛤也想跟上,被阻止了下来,“进嗷~”声不绝,发泄不满。

    在王语嫣一番话语下才安静下来,只道一句,“你想去给大家加餐吗?”

    王语嫣总觉得还差了些什么,略微思考一瞬才明了,原来是鞭炮,临行前吩咐香竹买来些在新娘子过门时放燃炮竹,增加氛围感。

    可这种新奇“主意”让众人都两眼放光。

    江南道这些新奇的玩意还是有货商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