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74. 张紫烟 下

74. 张紫烟 下

    半年前,昌平王邱瑞的寿辰,张茂宣全家前往祝寿。

    宇文化及见紫烟生得美丽,就起了心思,打算要把紫烟弄到手。

    于是便命左翊卫将军府右统领麻叔谋去张府,假托说媒,为他的次子宇文成基提亲,实际上是他自己要纳为侧室。

    这麻叔谋是宇文化及的人,官职也是宇文化及通过其父与晋王提拔起来的,因此对那宇文化及死心踏地,百般逢迎。

    谁知张茂宣为人耿直,与宇文化及这种奸险之人根本不是一路人,拒绝了麻叔谋的提亲。

    麻叔谋回到相府,担心宇文化及责他办事不力,便添油加醋,说了不少张茂宣的坏话。

    梁子就这样结下了。

    四个月前因协助太子修缮宫殿被卷入贪污案,被判流放之刑。张茂宣性情刚直,申辩无果后便一病不起,不到一月人就没了。

    母亲悲痛之余,上吊而死。

    由于担心宇文化及不会善罢甘休,拿弟弟的性命,要挟自己就范。紫烟让弟弟先逃离,以便将来为父母报仇雪恨。

    弟弟张今诚不忍心离开姐姐独自逃生,但情势紧急又不得不走,于是打点包裹,带了许多银两和贵重物品,惯用的武器装备,三个家仆,离家出走,从此浪迹江湖。

    前几日宇文化及果然派人将张紫烟抓进府中,紫烟假意屈从,趁老贼不备,夺剑逃出许国公府。

    “你想报仇?”听了张紫烟的讲述,杨梓突然开口问道,她的眼神,可以穿透人心。

    张紫烟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犹豫再三,点头道:“是!”

    “知道自己的仇人是谁吗?”杨梓突然问道。

    张紫烟有些茫然:“冤有头,债有主,奴家只知道罪魁祸首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乃是晋王心腹,这个仇可不容易报。”杨梓似乎叹了口气。

    “只要能报仇,奴家赔上这条命,也在所不惜!”张紫烟说得很坚决。

    “你打算怎么办?”杨梓问道。

    “若公主肯收留,奴婢愿以这条贱命相报。若不能,奴婢便只有浪迹江湖。”

    “你恐怕走不了,公主府外,说不定就有宇文化及的眼线!”杨梓的语气透着肯定。

    “那就拼了这条贱命!”张紫烟绝望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坚持。

    “先不要轻举妄动!”杨梓转头吩咐红儿:“先给紫烟姑娘安排住处,这几天不要出府。”

    张紫烟拜谢而去。

    ……

    “这个张紫烟,梓儿打算如何处置?”望着张紫烟的背影,杨玉儿突然问道。

    “玉姐姐觉得呢?”杨梓看向杨玉儿,似乎是在征求意见。

    “就留在府中吧!”杨玉儿收回目光,想了想。

    “玉姐姐就不担心宇文化及暗中使坏?”杨梓意味深长。

    “我堂堂靠山王府,怎会怕他!”杨玉儿的语气有些不屑。

    但杨玉儿好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眉头轻皱,话锋一转:“怎么?梓儿好像很在意他。不过是仗着许国公之势罢了。”

    “这父子俩乃是一丘之貉,尤其是这宇文化及,玉姐姐以后可要当心此人!”杨梓轻摇螓首说道。

    宇文化及为人凶残阴险,经常仗着其父宇文述的权势,胡作非为,不遵法度,养成了贪婪与骄横的本性。

    这些都是杨梓前世从历史课本里知道的信息。

    不过杨梓觉得,如果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宇文化及绝不敢来公主府要人。

    ……

    “梓儿,在剑冢里曾听那少年说过,杨广当了皇帝,后来被宇文老儿杀了,那少年说的宇文老儿,莫非就是这个宇文化及?梓儿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待众人都散去,杨玉儿突然开口问杨梓。

    杨梓愕然。

    这条信息,当时在万剑冢里杨玉儿讲述时,杨梓选择性地忽略掉了,以为杨玉儿不会再提起,谁知道这么快宇文老儿就撞上来了。

    杨玉儿很聪明,这么快就能想到宇文化及头上。只是玉儿姐姐究竟知道多少?杨梓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她的问题。

    “还有这种事?那个少年还说了什么?”杨梓一边忽悠一边追问。

    杨玉儿盯着杨梓,轻轻摇了摇头。

    “玉姐姐看我干什么?”杨梓心里有点慌。

    “梓儿真厉害!”杨玉儿突然有些兴奋,似乎还有点羡慕:“几百年后的小辈,都能随口背诵你的诗词。”

    杨梓俏脸发红,硬着头皮说道:“这有什么?诗词,小道尔!”

    杨玉儿的神态很真诚,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一点,杨梓看得出来。

    杨梓不知道那个少年是否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她也不能主动询问杨玉儿,个中酸爽,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那少年还说了什么诗词?”

    杨玉儿摇头,不断回忆着。突然眼睛一亮:“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只有两句,算不算?”

    杨梓笑了笑:“当然算,还有呢?”

    “没有了!”杨玉儿白了她一眼:“你以为人人都像你,出口成诗。”

    看来杨过那小子没有在杨玉儿面前卖弄诗才,本宫以后搬运那些唐诗宋词,得小心一点了。

    不过让杨梓比较安心的是,杨玉儿除了是个武痴之外,还是个诗盲。

    “那他知道你的情况吗?就是…你是隋朝人,这个情况。”杨梓继续引导。

    “这个我倒没有提,只说是在大兴城进入了一座地下古墓。”杨玉儿突然变得兴高采烈起来:“那小子一直前辈长,前辈短的,想想还真有意思。”

    杨梓对杨玉儿突然表现出来的小女儿心思,忍不住觉得好笑,杨玉儿敢理直气壮地称呼那个少年为小辈,她杨梓可不敢。

    谁能说得清,那个少年和自己是不是结在一根藤上的瓜。自己的前世,可没有家谱。

    ……

    杨梓躺在宽大的床上,感受体内流淌着的磅礴真气。

    想起在小帐篷里左拥右抱的日子,突然觉得天地一片宽广。

    她的心境通透,淡蓝色的线条,连接星河,项链上那些晶莹剔透的结点,点缀在茫茫星系间,浩瀚无垠。

    ……

    杨梓与一众大眼萌妹子们喝着甜甜的豆浆。享受着寻宝归来的第一个清晨。

    小梦过来了,没有看到雪薇。

    杨梓有些愕然,心中没来由地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小梦眼圈微红,走到公主面前,竟然跪倒在地。

    “公主,太子妃她…她走了!”说完眼泪便涌了出来,泣不成声。

    杨梓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青儿正轻抚着她的背,为她顺气,众女尽皆投来担忧的眼神。

    “本宫没事!”杨梓顺手拉过青儿的手:“红儿,准备一下,去东宫!”

    杨玉儿过来,半蹲着抚住杨梓的脸,看着她的眼睛,很是心痛:“梓儿不要太过伤心,自己的身子也要保重,玉姐姐也去准备一下!”

    ……

    九月初六,东宫。

    杨梓与杨玉儿走进太子妃的灵堂。

    灵堂里已有不少人,面容戚戚,悲声隐隐。

    青烟袅袅,为这庄严肃穆的灵堂增加了一份沉重。

    雪薇跪在灵柩前,眼睛早已哭得红肿。

    杨梓的心很痛。

    前方一个披着白麻衣的中年女子,举着手中燃点着的香,念念有词。

    两人也分别点了三柱香,面向灵柩,躬身而拜。

    拜毕,取过一叠纸钱撕开,就着烛火点燃,放进纸钱槽中。

    杨梓走到雪薇跟前,蹲下身子,用手清理女孩脸上的泪迹。

    “姑姑!”雪薇心中的悲痛,再也忍受不住,扑入姑姑的怀中,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杨梓心中悲意难忍,只能抬头向天,尽量不让眼泪流出。

    她现在很想将雪薇带走,不让女孩呆在这让人心碎的环境中,只要出了这里,她至少有一百种方法,可让女孩快乐起来。

    只是这样,于礼不合。

    杨梓知道,怀中的女孩,看似身份高贵,其实在这个东宫里,唯一在乎她的人,正躺在这副灵柩里。

    杨梓没有看见自己的大哥。

    也没有看见云氏。

    想想也是,这个女人,说不定正躲在哪个角落里庆祝呢!

    蠢货,死到临头还在做梦。

    杨梓现在丝毫不怀疑,那个女人,正做着当皇后的春秋大梦。

    人就是这样,永远不知道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