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轮回之狱 » 第十一章 王的落幕

第十一章 王的落幕

    后来项羽分封诸侯,而关中军民知道诸侯要来,纷纷追随沛公,而项羽进入秦国之后便将财宝按名册收取返回江东并杀掉了楚怀王,诸侯也各自封王,对于秦地更是兵过如篦,还嫌自己得到的不够多。而封地本来的势力更是不服,自此天下对楚霸王皆生嫌隙,虽然刘邦灭秦后联系诸侯占领楚国国都之后又被项羽击败,与韩信的计划有所不符,但最后依然在各路势力的围剿下兵败自杀。

    随着李轩的推理完成,一切的一切都完成了闭环,从最开始陈阔的大胆猜测开始,众人的分析都在意料之外,然而却符合情理之中,甚至完美解释了历史中的种种疑点,这种舒爽的感觉让众人无比满足,

    这时楚胜天却站了起来:

    楚汉的历史中还有一个疑点。

    “什么疑点?”众人疑惑道。

    “那就是韩信之死。”众人心里皆咯噔一下,确实如果韩信能有如此计谋,且他在后面接连吞并秦,魏,赵,齐,立下如此战功,最后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真的是刘邦心狠吗?

    “我认为李轩的猜测是有道理的,但我还想给韩信的计策增加第四步。”楚胜天道。

    “第四步?”刘邦称帝之后还要什么谋略?

    “首先我们分析第一个疑点,为什么韩信要来投奔刘邦?”

    “因为项羽不重用他啊。”

    “错,他的计谋根本没有献给项羽,所以不谈不被重用,再者如果他准备将这个计谋告诉项羽,项羽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明白其中的重点,你们觉得项羽成就霸业的机会大还是刘邦成就霸业的机会大?”

    “确实,这个计谋虽然巧妙,但是一旦说破之后,是个傻子都能明白其中妙处,就算项羽真如史书上所说空有一身武力,他也不会笨到成为众矢之的,何况身边也还有范增等谋臣。”李轩回答道。

    “所以这条计谋的人选韩信第一个考虑到的就是刘邦,而在刘邦不见他之后他便立马准备回去。关键便在于他为什么选择刘邦。”

    众人已经明白其中关键,等着楚胜天一一道来。

    “韩信的计策不是为他人而谋,是为自己而谋,他选择刘邦的关键就是刘邦已经年过五十,而韩信项羽都是青年才俊,如果他将计谋献给刘邦,那么此计第四步便是,待刘邦死后,取其帝位而代之。”众人不免心中一惊,而帐中画面又开始变化。

    此时行将就木的刘邦,齐王韩信,张良,萧何四人正把酒叙旧:

    “回忆往昔,如果不是齐王的计谋,我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啊。”刘邦感叹道

    “这也得感谢萧何大人月下追韩信的佳话啊。”张良恭维道

    “哪有哪有。不过那一晚不知道齐王想将计谋献给谁呢?”萧何问道。

    “谁用我就给谁呗。”韩信并不在意

    “那你当初为何找我投奔沛公?你本身不就在项羽麾下吗?”萧何疑惑道。

    “项羽刚斌自用,自然不能与其共事。”韩信故作镇静,

    “项羽就是是个小孩子也能知道此计之毒,而且将此计稍加变化,项羽成就大业不费吹灰之力,你何故选择沛公?”这下刘邦张良都有些好奇。

    “不是跟你们投奔沛公的原因差不多吗?有什么奇怪的。”韩信笑道

    “不对,我们是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你是有选择的。”萧何不给韩信喘息的机会。

    “萧何你什么意思啊?”韩信有点不耐烦。

    “我认为你当时的计谋还有第四步。”萧何道

    刘邦和张良都有点摸不着头脑。韩信却沉默不语。

    “第四步是待大王死后,取而代之。”萧何一字一句的说道,这大厅里顿时安静的只能听见四人的心跳声,良久不语。

    “韩信,这是真的吗?”刘邦问道。

    “哈哈。。。哈哈。。。”韩信放肆的笑道“有没有如今还有什么关系呢?”

    众人皆沉默,确实,就像这条计谋的前三步,当被项羽知道后,不管刘邦是不是真有二心,刘邦必死无疑,当这第四步从萧何口中说出来之后,不管韩信内心是何想法都已经不重要了,关键在于韩信有这个能力,韩信大笑着继续喝起酒来。

    李轩等人心中也不免激荡,帮他人成就霸业的计谋,反而害了自己,一切的真相不得而知,再不世而出的天才也避免不了惨淡的落幕。

    军帐外的风声更加呼呼作响,众人还没从韩信的悲剧中走出,声声楚歌已然传来,声音在风中时而飘散,时而又更加怨艾,李轩泪水已然盈满眼眶,在这只言片语的历史中,再传奇的英雄,再倾城的美女都不过占一掌之地。而在那沛县,又有多少个亭长死于荒野,在楚地,有多少贵族后裔死于起事,在朝野,有多少能臣谋士死于算计,更何况那些连名字都没有的奴隶,兵卒,流民。世人总想找出成败兴亡的规律,正如他们五人在此刻的推测,再精妙也抵不过世间无处不在的巧合,一道迷雾的揭开似乎没有任何意义,楚汉的历史也不过是始皇帝暴毙的巧合,众人在一种面对历史和命运的无力感中只觉胸中一股怨气无法抒发。